寓森
寓森

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自戀檔案室>一件染紅的綠衫--北一女新生跳樓事件

事件簿:2017 年 09 月 06 日,台灣新北市一個 15 歲的吳姓少女,剛考上高中第一志願北一女中,上學第 5 天,和母親吃完早餐後說要出門上學,卻跑到住處 14 樓頂,留下「不用找我了,那就是我」的信封,然後一躍而下自殺身亡。

他的父母都是建中、北一女畢業,兩人都是醫師,唯一的姊姊也是北一女畢業。根據報導,吳姓少女原本向父母表示高中想要就讀第二志願的師大附中,比較能夠表現突出。但是父母認為既然分數有到北一女,姊姊也是念北一女,也希望女兒能念北一女。她曾經跟母親表示「壓力大、人生好難、很不想長大」,母親有對女兒開導,沒想到還是發生憾事。

台灣資優生的原罪

資優生自殺在台灣已經不是少見的新聞了。

2016 年一個有名的事件,建中學生在順從父母的期待考上醫學系後自殺,留下「父母是愛我,還是愛我的成績?」的問句。

每一個事件都有他獨特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吳姓少女的事件特別觸動我,是有原因的。因為我曾經親耳聽到我的二女兒對我說:成績好難道是一種罪嗎?

沒錯,「成績好」對於台灣的小孩而言,經常是一種原罪。

事件解析

有人指責父母,給了女學生太大壓力;既然女學生主動表示想要就讀第二志願的師大附中,就不用要她去念第一志願了。也有人認為,女學生抗壓性太低,可以有很多其他選擇,不該選擇以自殺來逃避。也有人批評考試制度,主張要廢除明星學校。這些也都不能說有錯,但有些細節需要深入地想看看。

她的父母的期待很過份嗎?我倒不這麼認為。這不也是其他很多父母的期待嗎?大家捫心自問一下,你的小孩成績如果可以上第一志願,你會欣然同意他去念第二志願嗎?既使你沒有強硬地堅持他念,多少也會試著鼓吹一下(念第一志願才能跟和你程度差不多的一起學習,學習的效果比較好;念的時候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啊!不用前三名也沒有關係;人生要能面對挑戰,不要逃避,等等之類的)。

「第一志願」的光環對於父母可不是輕易就拒絕的了!

就我自己而言,我家的情況幾乎和他們一樣,夫妻也都是建中北一女畢業,說心裡不曾有過同樣的想法是騙人的。我家老二的成績,剛好也是在第一和第二志願的邊緣,最後成績是落在第二志願的學校。我捫心自問,如果她像吳姓少女一樣,考上了第一志願,然後問我可不可以念第二志願,我會不會也是盡量鼓吹他去念第一志願?

我覺得我會做跟吳姓父母一樣的事情。

更諷刺的是,前面提到的建中生考上醫學系後自殺的事件,就是我本身的經歷。我也是在高三的那年,被父親好說歹說之下,同意放棄物理與哲學系,選擇了醫學系。而我在做了父母之後,竟然可能會不假思索地,做我父親對我做過的、讓我深感遺憾的事情。這種想法在台灣社會的遺毒之深,超乎想像。

我從臨床工作的經驗中深刻地了解到,父母看似普通的期待,其實對於小孩的影響很大;也知道父母本身對於小孩的期待,需要被盡量的隱藏,但還是可能會在不自覺中表現出來。其實父母的期待不可能完全隱藏的,小孩無論如何都會發現你的想法;父母所能做的是提醒自己,當小孩已經說出他的需求時,要放下自己的期待,好好跟小孩討論他的想法。

令人窒息的考試

一直覺得很多台灣父母明明很愛孩子,卻無法信任他們,總是幫他們安排自己認為好的路,保護在自己認為的安全傘下面。台灣的孩子很難有自己的選擇,盡責的父母們總是從小不斷計畫著孩子的人生,把小孩的時間填的滿滿的。為了所謂的競爭力,能塞給小孩越多的東西越好。已經十分冗長的上課時間還不夠,下課後還要補習。我們在批評小孩不懂得思考時,有沒有想過我們實際上根本沒給他們一些練習思考的機會,甚至還常常反對他們思考。「你的想法太天真了,不知道現實的困難啊」、「別想太多,忍耐一下,只要上了好學校,以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學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唸書,其他的不要管,別去參加什麼活動」,這些耳熟能詳的話,不是一直掛在台灣父母的嘴上嗎?

這些很普通的、看似平常的期待與話語,其實卻扼殺了台灣小孩的想像力與可能性,也阻礙了他們關懷周圍其他的事物。我們在感嘆現在小孩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與環境時,有想過我們從小有曾經鼓勵他們去關心自己成績以外的事物嗎?

再來談談明星高中。精英教育到底該不該存在?難道我們不該為了資質好的小孩提供更好的教育嗎?讓他們花時間學一些他們早就會的東西不是浪費時間嗎?確實,提供不同的教育方式給不同資質的學生確實有必要,但前提不是應該先確定小孩的特質是什麼嗎?台灣的資優教育只有用考試成績,來區分好與不好的分法,沒有依據不同的特質去分類。然後在以考上第一志願為優先期待下,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去根據小孩不同特質去發展;甚至為了成績,學生反而要花更多時間在不擅長的領域,因為這樣才能贏別人。(文組的需要數學好,自然組的要社會科強,這樣才能在分數上贏。於是不斷補習自己不擅長的科別,這不是很扭曲嗎?)

我不想太苛責學校,因為他們經常也是在家長的壓力下,不得不配合。但是一個正確的理念,本來就需要付出努力能堅持下去;如果只是順著「多數」家長的期待就不嘗試改變,這樣要如何讓學生學習正確的人生態度。而這些可能算是所謂「少數」的學生和家長,卻被迫要在不適合他們的教育環境中學習,這樣難道就公平嗎?而在從小被教育要乖乖服從、放棄自己不同想法的「好學生」,長大之後,又如何會有熱情去堅持自己的理念呢?

最近參加了兒子的國中畢業典禮,典禮上播放畢業班導師們的「諄諄教誨」,超過一半以上內容都是鼓勵他們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顯然他們也認同個人特質的發展很重要。但是在目前國中生活的實況是--不要有太多個人的想法,提供標準答案,要大家盡量遵循既有的規則走。如果你真心在理念上認同個人特質,為何不在實際的生活學習中實踐?

教育就這樣陷入了一個可怕而無止境的迴圈中。而這一切很多是來自於一個在台灣很普通且平常的期待中--「把書唸好,考上好學校,一切就沒問題了」。

這期待不過份,但是很令人窒息。

墜落的自戀

關於這名女高中生自己的部份,有些人覺得她太脆弱了,也太想不開了。只要慢慢溝通,事情還是可以解決的--「撐過去就沒事了」。目前並沒有太多資料可以來判斷她的人格特質與成長過程的影響,但是確實有些小孩先天的氣質是順服且敏感的,她很有可能是屬於這類的小孩。小孩原本就會極力去符合父母的期待,因為來自父母的肯定是他們建立自我必須要有的歷程。這也是我前面提到,父母盡量隱藏自己的期待是需要的,因為這對小孩影響很大。這種順服又敏感的小孩,往往都是乖乖的,表現很好,通常讓父母很放心;但是這往往也是危險所在,因為他們也會隱藏自己內在真正的想法,為了要符合父母的期待。所以一旦發生憾事,父母的反應常常是震驚無法置信。從她對文學的喜愛,可以推估她具有一定敏感的特質,台灣父母常常會忽略這一類小孩的敏感特質。

她會選擇自殺,不會只是單單考上北一女的壓力而已。她曾表示要念第二志願師大附中,但並不是因為喜歡這個學校的某些特色,而是這樣成績比較容易「名列前茅」。在一個充滿明星學校光環的家中成長的自戀,很容易形成這種幾近「強迫性」的自戀。她的人格特質加上長期自己也無法放棄滿足父母期待的需求,而父母也沒有得到足夠強烈的訊息來修正,最終形成了絕望感,導致憾事的發生。

大人們因為自己的生命經驗,知道現實經常是殘酷的,所以會為自己的小孩想很多,考慮很多。但是每個人特質與經歷生命的感受很不同,過於把自己的生命經歷加在小孩上,常常並不能夠真的幫到小孩,反而更常變成一種阻礙。這是一種很強且經常不自覺的誘惑,需要去意識到它並加以克制才行。更何況世界一直在變,你經歷的世界通常都不是他們未來的環境。

讓孩子順著自己的特質與本性發展,其實是最好且最安全的策略;他們或許不一定成功,但是很有機會活的熱情而快樂。

<< 更多關於「自戀」的文章,請看我的自戀筆記 >>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