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Chou
LilyChou

心靈、成長系寫作 I am seeking, I am striving, I am in it with all my heart.

你有被自己討厭的勇氣嗎?

早些年,有本名叫《被討厭的勇氣》在關注個人成長、心理學界中頗為流行。內容大意為要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亦即不需每每追求別人的認同,迎合別人的喜好或價值觀,而該尊重及愛護自己,活出自己的生命。經歷過同樣的掙扎,從事事看人臉色而遍體鱗傷,到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活出「我」的人生,我很認同《被討厭的勇氣》所提倡的人生態度,幫助我卸下許多心靈的垃圾,培養出積極的能量。但即使不再執着於別人的認同,我還是會常常陷入自我厭惡的情緒,失去動力去做喜歡或想做的事。我開始想,除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是否也需要被自己討厭的勇氣?

或許你會問,怎麼會需要被自己討厭的勇氣呢?我都受不了自我厭惡的循環,怎麼還叫我好好愛自己、善待自己,而是讓我繼續討厭自己?

可是,要是愛自己、善待自己有多容易,就不會一直有各種各樣的心靈書籍、輔導治療、精神健康的推廣活動啦。就是不容易,才會一直有人努力推廣啊。這並不是在否定正向心理學的方向,而是對我這類比較常反思或批評自己、不怎麼樂觀的人來說,很難避開討厭自己的情緒與時刻啊。

不過,承認「我討厭自己」,也需要省思、勇氣和接納,正如認識與愛自己一樣。會這麼說,是我發現不少人都沒有認知和接納「討厭自己」的一面,而是把這份情緒投射及宣洩到他人身上。比如許多人討厭推動社會行動者,尤其討厭環保或素食人士,指責他們愚昧和偽善。愚昧和偽善,是每個人多少都會擁有的面向,倘若人們能從中反思與改進,才是推動自我進步的表現,而許多社會行動者都是不斷犯錯再不斷進步。可問題是不少人都忽略「任何人都會犯錯」的現實,認為只要社會行動者沒有完全達到某種目標或理想,社會行動者就是愚昧和偽善的。當人們對社會行動者抱有過高的要求,也反映人們把社會變革本身想像得遙不可及、力有不逮。

換句話說,許多人會討厭環保或素食人士,並不是否定環保或素食本身是壞事,他們很可能都會認同環境污染很嚴重、素食是個不錯的生活習慣,只是他們認定了自己不可能做到。他們會說:「自備飯盒太麻煩了,清洗起來比用即棄餐盒更不環保」、「我接受不到每一頓飯都吃素」,他們覺得既然自己都做不到,其他人都不可能成功——怎麼可能堅持每一天都做到呢?只要某一件事不是完美地環保、完美地素食,社會行動者就是偽善者。他們害怕自己會成為口中的偽善者,達不到心中的理想目標,便把情緒投射在他人身上,演變成言語甚至人身攻擊。

就好像這兩年來成為部分港人日常生活的 撐良知店鋪、罷藍或紅店,對某些人來說卻是毫無意義的掙扎。他們會說:「食黃店又點,會幫到啲乜?做乜都無用嫁啦」他們認定社會現況是不可能改變的,也厭倦了無力改變的世界,更厭惡改變不到局面的自己。可是他們覺得自我厭惡太可怕了,不想承認和接納情緒,所以看到正在改變的人就深感不安,希冀對方不要成功、要阻止對方成功,因為要是對方成功了,改變不了的自己要怎麼辦?

可是,自我厭惡感真的很可怕嗎?需要如此擔憂嗎?我們不應該,也不可以討厭自己嗎?

平靜下來細想,我發覺自我厭惡也不是那麼壞的事。很多時為甚麼會討厭自己,都是因為達不到自訂的目標或期望,想到自己的不足之處而隱隱作痛。也就是說,討厭自己源自掙扎,不管是掙扎變得更好,還是掙扎着不變得更壞,都是很了不起的事。不管能不能達成心中的最高目標,會痛苦、掙扎、討厭自己,不就代表正在向目標進發嗎?不了解自我,或是對自己沒有期望的人,大概不會為自我厭惡而苦吧。偶爾討厭自己也不是甚麼壞事,反映我正在嘗試、正在努力呢。正如我們都會厭惡某些事、厭倦某些人一樣,只是偶爾對象會變成自己,厭惡或厭倦都是很平常、正常的情感,不必視之為洪水猛獸。

而當我自我厭惡感比較嚴重的時候,確實對工作效率、人際關係、身體狀況等方面都有影響,沒有動力去做「有益」的事。可是特別難受的時刻總會過去,我還是會繼續做喜歡或想做的事,繼續嘗試做個更好的人,而我的努力不會因為我休息了一段時間就逃走。我也可以趁這段低潮期,嘗試放下一些自己加給自己的責任,停止逼迫疲憊的身心定要達到某些目標。就好像有時身體病了,是為了讓我們停下來,心靈累了受傷了,也是個機會讓我們好好休息。

當我能夠直面自我厭惡的一面、接納情緒低潮期,我感覺跟自己相處時變得更寬心自在。或許,有被自己討厭的勇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喜歡的話可以給我拍手鼓勵哦:)謝謝支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