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e
Allee

不是在閱讀,就是在寫作。 子彈筆記|閱讀心得|家庭書寫|隨意畫畫 https://linktr.ee/cooking.reading.writing

意外的驚「?」:意外的來臨,其實我最害怕的是…

在需要做重大決定時,原生家庭與自己的關係,才是主導我做決定的主因。

意外懷上第三胎後,我和先生各自有著內心的糾葛。雖然我很肯定自己並不想拿掉孩子,但我卻在這一段深層的思考中,發現了自己最害怕的事。相比如何養育孩子、未來的經濟情況等等,原來我最最最擔心的,是「如果我的家人不支持我,怎麼辦?」

或許有的人覺得,考慮這個問題的我,也真的是太「媽寶」了。其實,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我也很訝異。原來,在內心深處,我一直依賴的,是家人給我的有形或無形後盾。或許,我一直追求的,也是家人最深的支持,尤其是我的媽媽。


老實說,在20歲以前,我和媽媽的關係並不是特別地好。我的原生家庭是四口之家,只有爸爸一個男性。然而,我和妹妹並非和媽媽親近,而是和爸爸親近。媽媽是那個「會管很多的」、「有點情緒化的」、「權威感更重」的家長。有什麼事情,我們反而是和爸爸先通聲氣,才慢慢地透給媽媽知道。這個情況,一直到我外出念大學後,才有所改善。

和父母保持一段距離後,變得比較可以用「平常心」去思考他們的為人處事,而不再是「女兒」的距離。我媽媽從小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長女,弟弟妹妹的事情都在她的管轄內;等到手足長大,她的轄區非但沒有縮減,還增加了原有父母的部分,開始要操煩他們的就醫、生活等等。我的爸爸則是不得不起負起全家責任的么男,但他又必須同時尊重上面兩個哥哥的意見與意志,更多時候他只是提出建言,但是不能插手幫哥哥們做決定。

光是他們在手足間的排序,就注定了我的爸媽在溝通時的態度:一位是提出意見,一位卻是插手管理。在自我意識比較高(也就是比較叛逆)的我身上,對於媽媽的態度不以為然,甚至排斥。但在個性比較溫吞的妹妹身上,她和媽媽的衝突就沒有我來得高漲。

但是,若要說我的成長充滿了「衝突」,倒也未必。或許是因為我爸的態度,還是或多或少影響了我媽。雖然她有時看不下去,但也願意放手讓我嘗試,雖然嘴巴上少不了念個幾句。在「愛」與「尊重」上,我媽還是給予了足夠的份量,或許這也是當我拉開距離、不被情緒左右後,可以認同她的原因吧。

而在成家之後,許多地方,我發現我越來越像我媽。尤其是在搬回娘家住後,連先生都發現很多整理的習慣、做事的習慣,我都和我媽很像。回想起來,就連我們接電話的第一個「喂」,在很多年前就時常被媽媽的友人誤認。一如漫畫《調酒師》中其中一話所表達的,親子之間的相似,常常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可能是喝酒時拿起酒杯的樣子,也可能只是接電話時的一聲「喂」。

也許是因為自己在不知不覺間,與媽媽越來越像;有了孩子後,也更能體會媽媽那種操煩的心情。因此,在終於要「告知家人」的這一天,我最為不安的是「如果媽媽反對怎麼辦?」從有形的條件而言,在娘家照應之下,可以很有效地減輕我未來的育兒壓力;從內心的力量而言,我仍然是需要一位女性長輩給予我支持與建言。尤其媽媽是在多個小孩的家庭下長大,在過去的育兒路上,很多時候是她建議我放手、讓孩子嘗試看看的媽媽前輩。


幸運的是,媽媽很支持我生下小孩,雖然她下一句話就是:「但也不要再生了啊!」聽到她這樣說,我當場哭了出來。直到這時,我才深刻地明白,我有多麼看重她的支持。其實,不只是這件事情,過去的我用了很多偽裝來掩蓋自己有多需要她的支持,假裝不在意但內心很受傷。到今日,似乎在這件事情上,得到了和解。

(關於內心和媽媽和解這個議題,是我過去一年來意外得到的禮物。我希望自己可以在這段過程好好梳理自己與媽媽的關係,也希望可以成文和大家分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