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e
Allee

不是在閱讀,就是在寫作。 子彈筆記|閱讀心得|家庭書寫|隨意畫畫 https://linktr.ee/cooking.reading.writing

不斷捨離就無法居家整理嗎?試試《不丟東西的整理術》

這些年來,居家整理的風潮一股腦兒地靠向「極簡主義」、「斷捨離」的方向,不光是書籍,在facebook上,也可以看到很多主打極簡生活的粉絲專頁。我在居家整理這一塊上,不能說是擅長,但這一、兩年的「磨練」之下,也算是小有心得。

但是,在面對自己捨不得丟掉的物品面前,還是只能眼一閉牙一咬地通通裝回盒子(或袋子)裡,眼不見為淨地藏起來。

如果你也是和我一樣,有著許多丟不掉的珍愛之物,那麼,《不丟東西的整理術》或許會很適合你。

「極簡」與「極繁」,是光譜的兩端,有像緩莉舞和佐佐木典士一樣家裡空無長物的人,也有運用色彩、大量物件形塑生活風格的人。然而,大多數的人,想必都不那麼「簡」,也不那麼「繁」。我們都是在中間遊盪的居民,家裡有些地方東西多,有些地方東西少。

日本整理師米田瑪麗娜注意到了我們這些「中間居民」,對於我們「即使不丟東西,也有辦法整理嗎?」的提問,給予了正面的解答。

不是每個人都要當極簡主義者

米田瑪麗娜依據「物品的依戀程度」與「整理意識」兩個指標,將整個類型分為四類:極簡主義者(物品依戀程度低且整理意識高)、秘密基地居民(物品依戀程度高且整理意識低)、收納達人(物品依戀程度高且整理意識高)以及垃圾館仙人(物品依戀程度低且整理意識低)。就連一般人覺得最為棘手的「垃圾館仙人」,因為他們雖然不擅長整理,但是卻也因為對物品依戀程度低,而容易進行斷捨離。這類型的人,只要給他們時間和整理的邏輯,他們反而很容易達成極簡主義者的境界。

但我們一般人,都是在「收納達人」和「秘密基地居民」之間打轉。這本書呢,就是針對「對於物品依戀程度高,但整理意識低」的人給予信心,「就算不丟東西,也可以有整齊而好用的居家空間!」

不丟東西沒關係,重點是:「你知道家裡有多少收納空間嗎?」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在整理房子的時候會被耳提面命地交待「多做收納」。事實上,我很不喜歡被系統櫃填塞完所有牆面的房子。在整理我的家之前,我和老公達成的共識就是:不做系統櫃,,而是刊用現成家具來做空間的規畫

無論家裡的收納是用什麼方式,當東西多到收不下去時,基本上都是家庭成員因為「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收納空間,而讓家裡有了超過的物品」所致。

因此,米田瑪麗娜建議,利用大小類似的紙箱,實際統計一次自己所有的物品,以及家裡有多少的收納空間。利用對於收納收空間的實質掌握,才能進一步掌握實際物品「應該擁有」的數豆。

我有很多愛好品,都捨不得丟,怎麼辦?「喜歡,也是有等級之分」。

相比斷捨離,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整理法」,是比較多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但是,也有不少人困擾:這些東西都是我的愛用品啊!每一項我都會怦然心動,怎麼辦?

而且,難道想要整潔的居家環境,就必須等於無欲無求嗎?

米田瑪麗娜建議,在愛用品及愛好品中,也有等級之分。是要需要被供奉起來的「神明」等級呢?還是每天都會使用的「親密愛人」等級?還是偶爾需要時用到就會覺得很開心的「中發票」等級?也有可能,當我們進一步地審視這些物品時,過去的怦然心動已經消失,就可以幫助它尋找下一個主人,而不是停留在家中生灰塵。

區分出物品的等級後,才可以幫它們安排各自的家,親密愛人等級的物品,自然要放在好取得的地方。利用「收納的黃金區域」,讓這些使用頻率高的愛用物品們方便取用。

很多人的收納,就像是「俄羅斯套娃」,東西用小盒子裝起來,小盒子用大盒子裝起來,大盒子放在收納抽屜裡,上面再壓上其他的大盒子。這樣子的收納,並不會讓生活便利,反而只會讓取用物品時變得更麻煩。不如善用「收納的黃金區域」,才能生活更加舒適。

「收納的黃金區域」,大約成人的膝蓋到肩膀的高度,以及櫥櫃最為中央的區域。無論是衣櫥、櫥櫃,這些地方都應該擺放最常使用的物品,優化我們每天生活的動線。

如果是「神明」等級,那麼妥善的收納最為適合。利用高處的儲物空間,或是櫃子的深處,都可以用來收納這類型的物品。我覺得麻理惠所說的「紀念品」等級的物品,也屬於這個範圍內。丟不掉,沒關係,就在合理運用空間的前提下,幫它們找個家。日後有需要使用、或是想要回憶時,也知道物品放在那邊。

我自己是一個不擅長整理的人,對於物品的依戀程度也滿高的。因此,在實踐極簡主義的整理法時,內心往往非常卡關。因為我的愛好物很明顯,就是書籍與手工藝的材料,是無法捨棄的部分;但衣物類就已經精簡到了一個讓我覺得「很舒適」的程度。

其實,書中的收納與整理邏輯並不新穎,就像是再久一點、1990~2000之間出版的居家收納指南,也會有類似的建議。但看完《不丟整理的整理術》後,我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米田瑪麗娜把我這類型的讀者視為「找不到方法的人」,而不是「人生有缺憾的人」(一些癒療類型的整理書籍有時候會給人這種感覺)。她一開始的分類就像是說明了:世界上有擅長整理的人,就有不擅長整理的人;有物慾低的人,就有物慾高的人。

但不管那種類型的人,都可以擁有讓自己舒適方便的生活居家空間。只要掌握基本概念:也就是你家倒底有多少空間,可以裝得下多少東西,不同類型的人,都可以創造出能讓自己安心的家。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