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今
李今

两岸认证边缘人:赴台陆生往事

据教育部消息,教育部港澳台办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综合考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两岸关系形势,决定暂停2020年大陆各地各学历层级毕业生赴台升读工作﹔对已在岛内高校就读并愿继续在台升读的陆生,可依自愿原则在岛内继续升读。当务之急,要解决陆生返回台湾高校就读受阻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而大陆高校今年对台招生政策则保持不变。

自1895年甲午战败,中国割让台湾予日本以来,两岸已有多年因军事和政治的对峙,不相统属且无正式往来。1949年,国民党政权因内战失利,相继有近120余万军民及相关物资迁移台湾。自此,两岸开启了军事对立、剑拔弩张的「相互否认」时期,1990年代渐渐走向「互不否认」阶段,直至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两岸关系才明显活络起来,交往始得拓展到教育领域。

2010年8月19日,台湾立法院在经历八次肢体抗争、两次抗议行动后,终于三读通过「陆生三法」——即《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专科学校法》修正案,翻开两岸关系新页。

2011年3月开始,设籍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个省市的大陆学生只要取得高考成绩即可透过「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经由网上报名、邮寄资料、选填志愿、分发录取等申请流程,前往台湾就读本科和硕博士班。

同年9月,928位陆生抵台入学,2011年被称为「陆生元年」。

基于复杂的政治因素,台湾政府在开放陆生赴台时,便有附带决议,对陆生采取「三限六不」政策:

限校——限制采认985院校和少数艺术院校来台攻读硕博士班;

限量——限定来台陆生总量;

限域——限制采认医学、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学历认证。

条例还规定陆生入读不予加分、在学期间不编列政府奖助学金、不影响招生名额、不允许校外打工、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不开放报考证照,并不纳入健保体系。另外,申请赴台就读公立大学的陆生,学费通常是台湾本地学生的两倍。

台湾制度性的歧视和大陆的小范围试点,凸显了赴台陆生这一群体的「小白鼠」地位和政策存续的不确定性。但台湾「少子化」问题严重,许多私立大学招收不到学生,面临经营问题。另一方面,蓝营还具有相当的政治能量,马英九政府有能力积极推动两岸青年交流。所以,台湾将招收陆生来作为重点政绩推进,而在承认「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大陆也乐于配合。

2013年,台湾扩大采认211高校来台攻读硕博士班,大陆则对户籍放松限制——增加湖北、辽宁两省。自此,八省陆生赴台就读试点政策渐渐固定下来,成为台湾社会两岸政策议题下常见的争论点。

蜜月期没有持续多久。2014年3月18日,一群抗议马政府与中国大陆签订《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学生冲入台湾立法院,点燃了「太阳花学运」,两岸年轻人的观念冲突第一次摆上台面。

岛内有观点认为,在两岸经济关系以及国共交流进一步扩大的过程中,覆盖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既得利益网络日益扩张,大有掌握台湾走向决定权之势,长此以往不仅压迫台湾,并不断侵蚀着台湾的民主政治。而大陆则认为这完全是「被迫害妄想症」,某些政客鼓动恐中、反中情绪,制造隔阂,让没有判断能力的学生失去理智,把贫富差距、青年低薪及高房价等台湾本身的社会问题怪罪到大陆头上——同样的分析逻辑也被用在评论香港「占中」和「反修例」运动。

但其时国共关系较为融洽,大陆舆论仍在强调事件是「一小撮的台独分子」的别有用心,「台独」并非台湾主流民意。所以,对国民党继续执政的两年的陆生招生并未受到较大影响。

2014年11月,「九合一」国民党大败,马英九辞去党主席,但2015年,陆生本科赴台就读招生录取数据却达到峰值,达2024人。

而就在2014年开始,台湾淡江大学和台湾大学陆续有陆生参选校园学生会组织,均因国籍问题引发争议,被认为是大陆的「渗透」措施。大陆方面也开始有「陆生间谍」等事件引发讨论,发现台湾有人收买陆生在大陆从事间谍活动,坊间开始流传赴台陆生回大陆进入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等存在政审障碍,陆生「里外不是人」。

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登场,是海峡两岸自1949年以来双方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会中马英九提及希望推动陆生赴台就读「专升本」的有关合作。

2015年12月30日,国台办决定,自2016年起进一步扩大开放陆生赴台就读「专升本」。

2016年1月,蔡英文胜选。对「九二共识」迟不表态,含糊暧昧的两岸政策显然无法满足大陆的要求,失去了「定海神针」的两岸关系迅速降温。大陆不再对台湾「外交休兵」,多个台湾「邦交国」转向与大陆建立外交关系。同年陆生本科赴台就读报名人数出现2011年来的首度下降,录取人数降至1693人。

2016年10月,蔡英文表示,将修改《健保法》,让陆生比照侨生、外籍学生纳入健保,但不再提供政府补助,全额自付,保费涨到每月1249元新台币——相当于台湾民众月收入8.7万元新台币的参保标准。

2017年,大陆将陆生本科赴台就读招生名额减半,仅提供1000个录取名额,最终录取944人。8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传出以「放假前宿舍未打扫干净」为由,无预警将该校50多名陆生退宿,引发陆生不满,但校方澄清并无针对,又强调「规定对台生、陆生都一视同仁」。

2018年,陆生本科赴台就读招生录取降至733人。9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指出台湾政府加强对大陆发动间谍战,甚至以色诱、利诱方式吸收陆生以获取情报。

11月17日,一部与陆生在台参与社会运动有关的的纪录片《我们的青春,在台湾》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导演获奖感言涉及「台独」争议。一周后,「九合一」国民党大胜。

2019年1月,《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同年陆生本科赴台就读招生录取人数再降至732人。

8月1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宣布,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全面暂停核发通行证。

8月7日,国家电影局宣布,暂停大陆电影及人员参与2019年第56届台北金马影展。11月19日,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开幕,与台北金马影展「撞期」。

2019年下半年,受香港「反修例」风波影响,「连侬墙」进入一些台湾校园,有陆生与港生发生激烈冲突。12月31日,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反渗透法》。

2020年1月,蔡英文高票连任。其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陆生赴台就学问题又被推上风口浪尖。3月,美国「台北法案」签署成法。4月9日,大陆正式宣布暂停2020年陆生赴台就读试点工作。


开放陆生赴台仅持续九年戛然而止,也是一部微型的两岸关系史。

一串串冰冷的统计数字背后,藏着一段段真实的人生,那是一个人最青春的几年。求学体验往往是高度个人化的,它与性格、成长环境,还有最重要的运气密切相关。本人2014年赴台湾铭传大学——曾是本科陆生就读人数最多的大学,进行大学本科的学习生活,一度纠结迷茫,但从未后悔。

对我来说,它也许不是最好的,却没有什么比它更好了。

在学习方面,虽然台湾学术环境日渐萎靡,但人均教育资源依然丰富。衡量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不能只看学术经费,更要考量学术自由度以及学生获得机会的概率。大陆高校国际化建设起步不久,僧多粥少,内卷化的培养模式让年轻人狼性十足、力争上游。而台湾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后物质主义的阶段,大量年轻人开始追求「小确幸」的平静淡泊,不再相信「爱拼才会赢」,而高等教育起步早,教育资源严重过剩。而对刚刚经历高考拼杀的大陆学生来说,这无疑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

学校国际认可度高、不需要多努力就能获得高绩点、图书馆不用哄抢座位、托福雅思考位多且报名便利、交换生名额多……像我大学期间就获得了赴武汉大学和波兰华沙经济大学的两次交换生机会。试想一下,武汉大学的学生想要赴台湾和欧洲各交换一次,需要面对的是何等的竞争、付出何等的努力?还没有计算高考进入武汉大学的分数要比我高出多少,这一切与较为低廉的学费相比显得十分超值。

而台湾特殊的社会经验,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对陆生而言,学习不只在课堂,还在社会中,宫庙、沙龙、山林、Livehouse、街头、剧场都是学习的场域。两岸分断超过七十年,各自走过不同的路径,这些异质性铭刻在社会的日常中,它们对于台湾来说可能只是过去的历史,但对于关心中国社会的学生来说则是难得的经验与参考。我想,赴大陆念书的台生中,一定也有不少人怀着这样的期待。

在生活方面,我也并没有感受到明显歧视。虽然台湾年轻人被称为「天然独」,思想普遍偏绿,与大陆人相处似乎会有激烈摩擦,但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深红、深绿都是少数,政治冷感普遍地发生两岸年轻人身上,有空吃吃夜市、追《甄嬛传》、看落日飞车演唱会它不香吗?大部分人不会故意将话题引到意识形态来恶心你,在思想多元、信息高速流通的今天,尊重别人的出身和立场、求同存异是交流的基础,这恰好也是「九二共识」的要义。

值得注意的是,友好、不歧视也不意味着接纳,在深入交往的过程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两岸年轻人国族认同分歧的不可调和与无法融入台湾社会的尴尬。大陆人在大多数台湾年轻人的潜意识中等于外国人,多年教育形塑的「悲情本土意识」已经是条件反射,与我们的「悲情大中华意识」完全相反。

另外,世界局势的变化、两岸的力量对比也一直影响着赴台陆生的心理观感。从开放陆生赴台的2011年开始,中国大陆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经济兴起,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而反观台湾,对大陆的认识陈旧过时、经济建设迟缓、政治空转内耗、娱乐工业与文化输出能力也大不如前,唯有情怀和细节打动人心。与此同时,国际社会民主退潮、黑天鹅事件频频,都为大陆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了素材。

也许是「预期管理」的问题,尽管大陆也有大量问题亟须解决,可在对「宝岛」台湾和民主制度失去往日光环的情绪下,转身拥抱「中国梦」、加入嘲讽台湾的行列、「互相伤害」也就成为了许多陆生更加合理的选择。

在赴台陆生、交换生的讨论群组中,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台湾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调侃归调侃,可这也反映出陆生政策的失败之处——与两岸青年交流的政策原意明显背道而驰了。


相互好奇又相互嫌弃,互相依存又互相厌恶,抽丝剥茧又彼此缠绕——两岸的命运牵绊,剪不断也逃不过。

台海局势风云变幻,突如其来的疫情正加速两岸脱钩,「陆生赴台」此门一关,恐怕很久不会再开。

其实,早在台湾决定给陆生发出「停留」而非「居留」的签注类型那一刻起,已经为所有陆生的命运写定了判词——终究只是过客而已。

台湾就像个渣女,想说爱你不容易。

她甚至从一开始就说清楚了无法和你有什么结果,把你当成凯子,PUA套路,最后却也终于让你念念不忘。

那难爬的山,绵密的雨,疾驰的机车,软糯的台湾腔,彻夜不眠的诚品书店……

还有那专属十八岁的明媚忧伤。

陆生的存在,不应该被理解为愚昧的大陆人到民主台湾念书,或者发达富裕的大陆学生到落后缺乏生源的台湾私立大学念书,而应该被积极地想像为形构两岸民间社会的有机成员。陆生所看见的,除了是两岸的差异之外,更多的是两岸的共通性。我们本可以交流这些共通的社会经验,串连两岸有志者,为共同的社会改革而思考。

与其说这是两岸关系的另一种想像,不如说这是超越两岸关系的一种路径。

然而如今,一切渐行崩坏。

此刻,当我翻看微博上「暂停陆生赴台」的评论,

是有多贱,现在还要跑去台湾念书?

再翻看脸书上「暂停陆生赴台」的评论,

最好不要來!感謝對岸!

互联网无疑放大了敌意,可当两岸关系真正渐行渐远,赴台陆生「两岸认证边缘人」的历史定位得到确认,还是不禁令人感慨:

一个单纯想要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中国年轻人是否需要被这样对待?

一些时刻,我强烈地感到一整代人的无奈。

既然我们共享着太平洋的风,就不能让风吹过所有的一切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