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明
李少明

未命名

要不要移民?怎么移民?真的到了必须逃离中国的最后时刻吗?


要不要移民?为什么要移民?国外真的有那么好吗?其实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国外好不好,是不是好到了值得放弃一切去追求的地步,完全是每个人自己感受的事情。


通常来说,我们说一件事物好与不好,是需要通过比较才能得出结论的。比如说有两个西瓜,我们无法从外表判断哪一个更甜,只有西瓜切开之后品尝了才知道,如果我们没有机会品尝的话,就应该听听品尝过西瓜的人怎么说,再来判断西瓜到底甜不甜。而且,大家一定同意两个西瓜都品尝过的人说的话,比那些只品尝过其中一个瓜的人说的话更有说服力,是这样的吧。


另外,出于谨慎起见,我们还有必要从更多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比如说,我们不要光听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这样就可以避免有人出于各种目的说相反的话欺骗我们,不光看他公开做什么,还要看他私下做什么。对一件事情能做到这样全面研究,基本上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值得我们这样谨慎对待。


比如说要不要移民这件事,对每个人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这种大事肯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慎重对待,所有更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比如说那些两个西瓜都尝过的人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参考。当然,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来源以及思维习惯,而信息来源以及思维习惯的不同又会决定一个人的判断力。不同的判断力会导致大家对同一件事做出完全相反的判断,而且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这是正常现象,也可以说是合理现象,所以我从来不打算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任何人,当然我也不喜欢接受别人给我强行灌输什么。


有鉴于此,我在此申明一下,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已经产生了移民念头或正在计划这件事的朋友们看的,没有这种想法或者认为移民就是不爱国(真的有人这样认为)的朋友,下面的内容与你无关,你可以离开了。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经常有朋友和我谈起国内经济形势不好,对前景比较悲观,咨询我移民的方法和路子,了解外面的情况。联想起这两年以来很多朋友提过的各种类似问题,我今天就在这篇文章里面把这类问题进行一个归纳和总结,我会把问题归纳成几个大类,然后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进行一个初浅的回答,希望对朋友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移民必须一步到位到达最好的国家吗?


我认为选择移民目的地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基本国情,也有不同的教育,医疗,社保,福利等政策,新移民和公民享受的权利也不一样,移民从拿短期居留到长期居留再到换国籍,都有不同的政策,需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也千差万别。另外,各国对移民的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财产,学历,特长等等。


我们把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分成三个层次,最好的当然是包括美加澳新英日和北欧诸国,这些是一流国家(借用徐思远先生的话,一流国家至少要符合三个标准,从上帝的角度看待你,从法律的角度保护你,从个人权利的角度尊重你)。欧洲国家里面除去这些一流国家以外剩下的和其它大洲那些经济发展还不错,政治稳定,治安还可以的国家,可以算是二流国家,这类国家数量太多,再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就不一一列出了,总之比不上一流国家,但是比最烂的国家好一些就是了。至于三流国家,应该就是大家都看不上的那种吧,治安差,经济前景差,政治不稳定,腐败横行等等,总之那种国家我就不建议大家考虑了。


我觉得能达到条件一步到位进入一流国家当然完美,但是达不到移民一流国家的条件的人,我觉得也可以先选择次一些的国家呆下来,以此为跳板,条件成熟了再去一流国家。实在不行,自己就在这二流国家呆着,为子女后代创造去一流国家的条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我们首要的目的是离开,离开并在外面成功的生存下来就是胜利。

原则一:离开就是胜利


2,一家人不能同时出来怎么办?


人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全家一起出来当然再好不过了,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管对谁来说,举家外迁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有人妻子正怀孕,或者孩子刚出生,也有人正面临升职加薪,或妻子面临职业上的大变动,还有人家里老人需要照顾,不能长时间离开,甚至有人有一大批的贵重家具和画作无法快速处理掉,等等情况都导致全家同时移民不是那么容易。


我对朋友们的建议是:无论如何,只要下了离开的决心,就应该至少先出来一个人,先到外面了解情况,体验一下目标国家的社会环境,华人在这里的生存状况,最好能够做点什么,为未来全家移过来先打一个基础。条件成熟了再安排把家人接出来。这样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始总比想走却又什么都不做强,事实上我的几个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原则二:最值得带出来的不是家里的坛坛罐罐,而是你的灵魂。


3,在外国生活难不难?


我老家有句俗话说“出世容易过世难”,意思是一个人出生很容易,但这一辈子过下来总会有各样的难题在等着。说到难不难,我可以这样举一个例子:几个好朋友从老家西部省份的乡下到广州谋生,他们都不懂粤语,只能一边学习粤语,一边寻找工作,慢慢的语言熟悉了,对当地的情况也了解了,工作也越来越熟练了。后来,在厂里上班的人当上了工长,工资提高了,在餐馆工作的人学到了手艺成了大厨,工资也涨了,在服装店打工的学会了进货批发,自己也开起了小店卖服装,跟着老板跑前跑后的人摸清了门路,自己开起了小公司,也混得有模有样了。


你要问他们难吗?当然很难,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和你讲出一大堆的故事,他们经历过的难处几天几夜也讲不完。但是,你继续问他们愿意回去吗?他们想都不用想就会告诉你,不回去,回不去。


也许你会说从西部到广州都是在国内,难度不大。我这样举例只是想说明,人离开自己的家乡是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出门总是有难处的,但是我们总要有信心,天底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出来了不管是投资做生意还是给人打工,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项一项尝试,不要在家里瞎想。首要目的是人出来。


华人在海外混的好的不少。很多华人出来时两手空空,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他们的成功基本上都有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最开始都有一个艰难的起步阶段,而到后面不但实现了自身的突破,也为他们的后代走向更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从小孩子适应外面环境和语言的角度来说,孩子越小的时候出来,他们未来的成长就越有利。


当然,混的不好的华人也有的是。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在家乡的时候没有任何特长,也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没有很成功的创业或打拼经历,也没有丰厚的资本,这样的人不可能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突然得到了这些,这些能力或资源不会有一个武林高手像传输内力那样直接传给他,一切都需要他自己慢慢去积累。自己从头开始慢慢积累会很难,会很累,不过好处是,只要是你的,别人就不能把它拿走,比如你买了一个小院子,哪怕它再小再破,那也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它永远是你的,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把它留给你的子孙,没有人敢来强行拆了它,当然,也没人会那样想。


原则三:永远相信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4,在国外会被歧视吗?


说起歧视,我谈几件小事,有一次过马路,我看虽然是红灯,但是没有车,就这样走过去了,我看到对面等红灯的一位绅士模样的人投来不悦的目光。另一次是我开车,当我从一个路口经过时,我直接就开出去了,一辆直行的车正好路过,看到我的车立即紧急刹车,我也赶紧刹车让他先过,对方司机探出头来骂了我一句。再有就是,我听到过几次本地人叫我chino,应该是中国佬的意思。


我觉得前面那两次别人对我的态度不是歧视,而是对我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本身的批评,也就是说他们批评的是我的行为而不是我的身份。最后那个chino中国佬的叫法确实有歧视甚至蔑视的意味,但是这样叫我的人很少,我来了三年多,只遇到过不超过5次被人这样叫,而且,说实话,只要不是来自政府法律规定方面的歧视或者某些势力的欺压,这点歧视算不了什么大事。我们以前在国内也没少叫美国佬,英国佬,甚至还叫过更具侮辱性的日本鬼子,越南猴子,是吧。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我们国家其实是世界上歧视最严重的国家。一个村子里面人口多的家族都会欺负人口少的家族(我家族的亲身经历),一个镇上大姓人家欺负小姓,干部欺负平民,富人歧视穷人,乃至城里人歧视乡下人不是很普遍的现象吗?


所以,关于歧视,我的看法是,这是一种人类社会难以避免的现象,人的罪性决定了人有骄傲的一面,人在骄傲的时候就会看低别人。这种现象哪里都有,只是严重程度不同,一般来说,越是文明的国家,这种现象越少,越不文明的国家,这种现象越多。我们只能做到端正自己的心态,礼貌对待文明的人,对没有素质的人采取无视的态度就好。


原则四:自尊自强,不卑不亢


5,出国后生活中必须远离华人吗?


这些年,听到很多人说过这句话,说这话的人有的在国外,有的在国内,都劝人出国后要远离华人,甚至在一些人的口中华人已经成了世界上最低劣的民族,坑蒙拐骗,毫无底线,无恶不作,所以应该彻底远离。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想反驳任何人,我只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说句公道话,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有一些缺乏道德底线的人,偷抢拐骗这种事也不是仅仅华人才有。我在智利就遇到过非常非常烂的智利人,而且还是个开了几个连锁餐厅的老板,品德非常烂。抢劫和盗窃更是多如牛毛,难道你要我远离华人去和这些抢劫犯小偷天天混一块吗?我肯定不愿意。


我女儿刚去日本的时候,遇到两个去的早一点的学生,带着她报名,找宿舍,一个房子不理想又找另一个,非常热心,也非常细心,帮了很多的忙。那两个学生是华人。我刚到智利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比我早来几年的张老板,帮我找店,我们新开业什么也不懂,都是他来帮忙,从怎么陈列衣服到怎么接待顾客,帮了很多的忙,他也是华人。所以,我是绝对不会说出国了不再接触华人这种话的。


想想看,没有人生下来就高尚的,人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一流国家文明发达的社会,文明人就多一些,二流国家相对差一些,流氓无赖就多一些,垃圾国家就更多,这是一种必然,与国籍和民族就算有关系也不大,更主要的是看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养。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跟任何人打交道都保持一个谨慎的态度,涉及到金钱方面更要有一定的警惕性,还有就是自己不要贪便宜,不论面对金钱还是女色,自己都不要心怀不轨。这样自己各方面都注意了还被人坑的概率其实真的不高。


原则五:不贪财,不贪色,不信天上掉馅饼


6,当下真的到了逃离的最后时刻吗?


首先,我不认为当下是逃离的最后时刻。但是鉴于这些年中国以来的形势一直在向极权控制一切这个方向演进,只要方向不变(事实上我认为方向根本不会变,反而越到后面越有可能加速),喜欢这种演进的人可以坚定“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分离”的决心,不喜欢这种演进的人会更加坚定要离开的决心,对于想离开的人来说,以后的趋势一定是逃离越来越难,逃离的成本也会越来越大。


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内部。内部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先是中层干部收缴护照,统一管理,后来是小干部和事业单位有编制的通通收,各地都在逐步展开这项工作,在某个时间点以后,没有他们允许的理由就不允许出国也是很大概率的事情。第二,外面,中国已经完全站到了文明世界的对立面,形势可以说是烽烟滚滚,黑云压城,根据这个走向发展下去,各国还会像以前那样欢迎我们移民吗?各国的移民政策会一成不变吗?我非常怀疑。


重复一句我以前说过的话,世界上没有天堂,我们不要把任何国家想象成天堂。就算是真的存在一个天堂,我相信我们也没有资格进去。


原则六:不要寻找天堂,只求离开地狱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各位还有什么问题的话欢迎留言,也欢迎扫码进我的读者群讨论。最后,我再放上一个小故事,这故事相信不少人听说过,就当它成本文的结尾吧。


1950年7月,上海召开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张爱玲在应邀出席,坐在后排,在全场灰蓝色服装的代表中,身着旗袍外罩白绒线衫的张爱玲显得异常突出,她感受到了别人眼光带给她的深深的不自在,也感到了自己与他们的格格不入。


1952年初,“三反”、“五反”运动全面铺开,张爱玲跟随上海文艺团到苏北农村参加土改,这两个月的经历让张爱玲下了离开的最后决心。


恰在此时,香港大学复学,张爱玲到香港读书的申请得到获准。于是,在1952年,张爱玲经由罗湖,进入香港,从此再没有回来。



“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 ---徐志摩:《欧游漫录——谒列宁遗体回想》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