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懿 leungyi
梁懿 leungyi

www.SesameBeans.com

Bauhaus (2):因時地制宜的包浩斯白院聚落

若說我們覺得近幾年活得特別艱難,也有可能是我們以前太過幸運,剛好生於平穩安逸的時空。回望不過是百年前的1920至1950年代,便曾發生了從經濟大蕭條以至二次大戰的巨大動盪。

這段時期,許多建築師和設計師打破固有傳統,嘗試新材料和新技術,思索設計該如何改善生活,影響了你我現在的日常。上回寫過發酵於此憂患世代的包浩斯(Bauhaus)風格以及位於德國Ulm的烏爾姆設計學院,今次來介紹一下其他相關建築。

我們應該如何生活?

1927年,德意志工藝聯盟(Deutsche Werkbund)在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舉行了一場展覽,發表由一眾著名建築師操刀設計的白院聚落(Weissenhof Estate)

展覽的宣傳海報以「Die Wohnung(住宅)」為題,舊式客廳的照片上面,有一個紅色大交叉,下方有手寫字:「wie wohnen?(我們應該如何生活?)」這個問題來到2021年仍然值得我們深思。

Image from www.moma.org

位於斯圖加特的白院聚落於1927年落成,是當地市政府與德意志工藝聯盟為了解決一戰後房屋短缺問題,而共同策劃的住宅項目,由包浩斯設計學院第三任校長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帶領十多位歐洲建築師參與設計,被認為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宣言,現代設計發展的轉捩點。

這個聚落花了21周便建好,21棟建築物共有63間住屋,雖由不同建築師設計,卻展示了和而不同的特色。這些平房的建築物料和時間成本相對低廉,展現包浩斯簡約實用、形隨功能的優點,也是後來被定義為「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的代表建築群,採用幾何空間,強調適用而非大小。這個項目當年被宣傳為工人階級的未來住屋雛型,但亦有指,它們實際上仍非一般工人所能負擔得來的住宅。

Image from thecharnelhouse.org
Image from commons.wikimedia.org – Weissenhofsiedlung, Stuttgart, Germany, Aerial Photography 2004 (Photograph taken 2004 by Veit Mueller and Martin Losberger)

為時代而設計

白院聚落約有半數房屋已於二戰時被摧毀,部分如今依然有人居住,遊人不能進屋內參觀,不過仍可在四周自由散步。當中由功能主義之父Le Corbusier與Pierre Jeanneret設計的一座連棟住宅(下圖),於2006年被改裝成對外開放的博物館,並於2016年被列為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Weissenhof Estate博物館內可以拍攝,不過館方指引是未經許可的話,照片只能作私人用途,不能隨意發佈,所以我就不放館內照片了。

這座連棟住宅的其中一邊是資訊中心,講述聚落的歷史和背景。館內其中一面牆寫道:「aus dem geist unserer zeit für unsere zeit gestaltet – denkschrift deutscher werkbund 1925」(為我們的時代而設計 — 德國聯邦儲備銀行備忘錄 1925年),點出這個建築群的設計前提。

另一邊則保留著1920年代的室內裝潢,讓遊人可以置身其中遙想當年的居住狀況。其中我最為印象深刻的,是房間雖小,但佈局靈活,例如牆壁可以移動,方便改變間隔,床也可以隨時收納起來,不佔空間。這種因時地制宜、靈巧多變的生活和思考方式,正好適合活在亂世的我們。

原文連結SesameBeans.

參觀完博物館,不妨在白院聚落閒逛,看看近百年前由Ludwig Mies van der Rohe、Josef Frank、Hans Scharoun等建築師設計的小屋和平房。

1975年,BBC曾帶領觀眾參觀白院聚落其中幾間房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