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懿 leungyi
梁懿 leungyi

www.SesameBeans.com

作者焦慮症候群

我喜歡當傳媒人的原因之一,是定期有作品公諸於世,有種完成一個個目標的滿足感,但與此同時,我總會不其然擔心(為數可能不多的)讀者的看法,心裡有大大小小的包袱,也不時拿自己的出品與別人的來作比較。

一有比較,便容易覺得自己廢柴。這情況在我年紀漸大,年資漸長,互聯網和自媒體變得普及之後更為嚴重,因為我發現,許多年紀比我輕、資歷比我淺、非以文字/創作為本業的人,都比我有才,都比我做得好。十多年來,這種壓力和焦慮一直存在,從來沒有半分改善過,我只能盡量去習慣、適應,以及坦然接受自己廢柴的事實。

在fight or flight中輪迴

看到別人的佳作,我一方面是欣賞讚嘆,一方面是自卑自憐自怨自艾自我質疑。在積極的日子,我會鞭策自己加把勁,並嘗試找出自己獨特之處;在消極的日子,我會逃避現實,不輸入也不輸出任何形式的創作,像斷食。

直到某天,直到我餓了,直到我忽然想讀些甚麼、寫些甚麼的時侯才出關。而且通常會餓到一個不要臉的地步:我就要看那個誰誰誰寫得有多好,我就是寫得不夠誰誰誰好,但我就是想讀想寫,那又怎樣?

@JinlyWong〈寫給自我懷疑的作者朋友們〉所說:

絕大部分的作者,一生都不會寫出一部算得上優秀的作品,獲得廣泛的認可。我們都如此平凡,終其一生只能成為沙灘上的沙粒,無法變成皇冠上的珍珠。
感到羞恥怎麼辦?不怎麼辦,帶著羞恥寫下去。

不過一段日子過後,我又會墮進那個我寫的東西很垃圾我的文章沒人想讀我的存在是浪費空氣的死胡同,然後重啟封閉自己的保護機制。應用 @斜槓三寶爸〈人生沒有無用的經歷 沒有白費的努力〉一文所說,這大概是fight or flight的反應。

我想,能fight時便戰鬥,想flight的話也沒關係,逃避可恥但有用啊。每次來來回回,可能並沒任何意義,也可能在每次自省沉澱中有所進步。蔡康永在《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短信》中寫過一段我很喜歡的話:

我們會遇見各種牆。我們推牆十下、牆也不會倒;我們推牆百下、牆也不會倒;我們推牆千下萬下、牆還是不會倒。 牆就是不會倒,但我們會變成肌肉強健、有力量的人。 牆不倒、不該成為我們自願當弱者的藉口。

英語中有writer's block一詞,指的是作者無法創作的心理障礙。這個block我們推千下、推萬下,它都不會倒的,但我們在過程中會變得更有力量。(沒錯,今天是我積極的日子。)

Photo by Etienne Girardet on Unsplash

和昨天的自己比較

剛好看到一段頗有意思的短片,心理學教授Dr. Jordan B. Peterson在一次演講中指出,我們身邊總會有人在某方面比較優秀,使我們心生嫉妒、憤恨、絕望。他提到他有位朋友在苦惱自己的人生不夠成功,「他拿自己和室友比較,他說他的大學室友的成就比他大很多,而那室友⋯⋯是Elon Musk。」教授笑言那位朋友太主觀了,成就不及Elon Musk的還有70億人呢。

他認為人們拿自己跟成功人士比較是自然不過的事,因為我們都需要榜樣,但卻也因而容易批判自己,眼裡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對此他的建議是:

  1. 我們該拿誰和自己比較呢?答案是昨天的自己。你要達成的目標,是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變好一點點(每天好一點點就夠)。「變好」的定義由你來決定,而不是按別人的標準,因為只有你真正了解自己。
  2. 設定一個具難度的崇高目標,然後把它細分,確保自己有進步,也確保目標在力所能及的合理範圍。
  3. 人生是艱難的,甚麼能讓一切痛苦變得有意義?他引用尼采的話:「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只有領悟到自己為何而活的人,才能承受幾乎任何困境的考驗。

同樣地,我相信只有明白自己為何而寫、毋忘初心的人,能承受幾乎任何困境的煎熬。共勉。

上文提到的那節,開始於30:48。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