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 俗人誌
LN 俗人誌

正在德國留學的台灣南部小孩。分享一些日常隨筆 書評 | 歷史文化 | 社會觀察 | 程式自學經驗

為什麼要當交換學生? | LN留學

到底是在讀書還是整天都在玩?交換之前的你該知道的數件事情
Photo by Element5 Digital on Unsplash


我該去交換嗎? 交換學生不都在玩? 會不會很浪費錢?

將近一年之前,我帶著厚重的保暖衣物,從15度的台北經由香港轉機,飛往壟罩在雪白世界的芬蘭赫爾辛基。一出機場除了冷還是只有冷,

第一時間感想就是:

哇,原來這就是北歐!但也太…他X的冷了吧

如今回顧這半年的交換時光,不敢說多麼的獨特或不可思議,但對個人來說卻絕對是我有生以來,最美妙的六個月。在此想藉由這篇文章,讓對交換有所遲疑跟好奇的人,可以心裡稍微有個底,並做出正確的抉擇

然而,從有交換念頭開始,到不同國家、學校選擇跟申請過程,其實就跟阿婆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也充滿了不少個人抉擇跟家庭衝突,以下且讓我緩緩道來...

首先,當然最重要的問題就是:

為什麼要去交換?

每年出去交換的台灣學生至少數百到數千人,每個人當然都有自己背後的原因與理由,以下列出數點包含我個人以及常見大家選擇交換學生的理由:

1. 培養訓練語文能力
2. 旅遊 + 背包客
3. 走出台灣看世界
4. 個人獨立生活能力
5. 異文化交流

但是,我個人也相當誠實地在這裡承認,交換學生這件事情,在某個程度上還雜揉了一部份的自我實現以及夢想人生追求的元素,說難聽一點就是…

交換學生所帶來實質可見的實益並不算非常顯著

上述這點個人認為非常重要,如果你是個務實主義者,也就是注重金錢的投入要有相對應的回報的話,那麼留學拿學位或是海外實習可能會比較符合你的想像跟需求。

Photo by Matese Fields on Unsplash


那麼,交換學生到底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交換學生就是在大學或是研究所時期,到自己學校簽約的姊妹校,進行長達半年或一年的互換學生制度。

而在一般情況下,因為是互惠生,所以只需要繳交自己母校的學費即可,這對於無法負擔歐美等國動輒得咎的昂貴學費的學生來說,算是可以體驗國外學生生活的高CP值選擇

然而,也正因為僅只是互惠生的身分,無法取得學位證書,再加上國外交通便捷或是機票便宜,使交換學生當中學習所佔比重其實不高,旅遊反而占了蠻大比例,這可以算是有點丟人卻不可名諱的共識。(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但如果你有看過台灣交換學生社團當中,每次接近假期大家在社團當中揪團找旅伴的頻率跟次數,我想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了。)

再來回到文章一開始所列出大家對交換或許會有的期望,由已經回國半年的我,一一回答。

1. 培養訓練語文能力

台灣社會上對於英語能力訓練有句名言,也就是

台灣人英文讀寫一百分,要他聽跟講卻沒輒。

就語言學習而言,當然在生活中多講多用,你對於該語言的掌握跟熟悉程度就越高。在交換學生的情境之下,你需要分成英語系以及非英語系。

對於一般交換學生在沒有學習當地語言的情況之下,通常會使用英語作為共通語言,的確,假設你並沒有跟太多華語系地區的人混在一起的話,你的英語會得到蠻顯著的提升,尤其是在生活層面或者是學術層面(因選課通常都英語授課)。

BUT!!!!

如果你把交換學生當成提升英文能力的萬靈丹,那麼說難聽點去報名台灣的英語密集補習班,$$換算下來絕對是比較划算的,補習班也絕對會確保你有一定學習成效。

Photo by Matese Fields on Unsplash


2. 旅遊 + 背包客

我想這點應該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哈哈哈,說來心虛但對於從小對壯遊或是背包客旅行的人來說,交換學生簡直是完美的制度。

以歐洲為例,各個城市間的機票在廉航發達的市場機制下,機票簡直便宜的荒謬!若是提早訂票的話,小於20歐元(700台幣)就能讓你往返巴塞隆納、米蘭、倫敦等著名大城市,比高雄台北來回高鐵還便宜。

另外,也因為交通費不貴的緣故,很多人都抱持著反正現在玩完以後就不用再花大錢從台灣飛來的心態,對於有環遊世界或是環遊歐洲夢想的人來說,真的推,而且也比較不會有假期人擠人的風險。

3. 走出台灣看世界

說個笑話,在台灣說要走出去有國際觀的,一半以上說的國際觀aka去對岸。

基於台灣複雜的歷史社會因素,也許作為"台灣人",在世界上的定位就像尚未下錨的帆船,還在尋找方向。交換的過程中會遇到來自不同國籍、種族的人,在與他們言談的過程中,多多少少可以得知該文化社會的思想、立場等。同時,你也會跟著思考:

台灣或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在世界上是扮演什麼角色?處在怎麼樣的立場?

還記得高中公民課本時常提及的國民外交世界公民,出來了之後對這兩個名詞才有深刻體會,也才明白在國外台灣的尷尬處境,和有多少人在為了台灣奮鬥著。

4.

個人獨立生活能力

這點對不少留學或是交換生來說,應該都是血淚史吧QQ

在國外除了語言不通,上超市買個菜可能都要google翻譯,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來,從換燈泡到搞懂看病怎麼請保險流程,不像在台灣資訊充足又方便,國外常常需要跑一連串流程,資訊網路上可能也沒有或已經或時很久。想抱怨或討拍,可能還要顧慮台灣的時差或是怕打擾別人。

脫離家庭跟朋友的保護傘後,人真的會變獨立,也比較能自己面對選擇跟問題。畢竟交換真的是一連串的無盡選擇,最近看到一句話很喜歡:

人的一生,能陪你到最後一刻的,也只有你自己

當然能有人依賴是在幸福也不過的事了,但會不會有時候,你其實比你自己想像的還能幹呢?

Photo by Matese Fields on Unsplash


5. 異文化交流

異文化交流或者是文化衝突,我覺得可以說是交換當中,每天無視無刻都會出現的事情,也是交換學生最容易讓你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

但是,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也可能讓你對每個國家的人或文化,產生極度負面的印象或看法也說不定。舉我的例子而言,因為交換的地點是歐洲國家,所以想當然耳其他的交換生,大部分也來自歐洲國家。而各個歐洲國家例如德國人、法國人或義大利人之間,每個國家的人的習性或是生活喜好都不一樣,真的非常有趣!

所以像是如果一起煮飯聊天,就常常可以交換各國不同的菜餚,也可以聽到他們抱怨自己國家的事情,或是偷講別國人壞話(例如德國人抱怨南歐人很吵或是義大利人偷嫌棄德國人只會吃香腸跟馬鈴薯,就我看來兩者都蠻有道理的xdd)。



一點小總結

希望上面提及的幾點多少有解答關於交換的疑惑,對我來說,當初吸引我與說服我的很重要一點就是:

如果不是利用現在的機會,以後人生還有多少機會能到XX國去住6個月呢?

會寫下這篇文也是想說可以把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不然日後只剩相簿裡照片卻忘了照片背後的故事是什麼,也是怪可惜的。


題外話

身為馬特市新人,因應自己的人生規劃變動,最近想要重整自己的發文內容跟書寫方向,可能會多書寫跟德國留學、歐洲旅遊文化有關的主題。
你的鼓勵會是我持續的動力,所以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不吝給予拍手鼓勵吧!有想看哪方面的文章也可以留言跟我分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