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安
李易安

記者/譯者

台灣主體性的先師:熱愛明朝的朝鮮士人

既然談到了最近在讀的書,就想要再談談吳政緯的《眷眷明朝》。這本書其實是他在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的碩士論文,論證和文筆都很精彩,很難想像碩士論文居然可以寫出這種水準,真的是五體投地。

他討論的主題,是朝鮮讀書人在明朝滅亡之後對「中國」的想像和體驗,雖然好像跟台灣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卻一直讓我聯想到當代台灣的處境。

明朝被「異族」滿洲人推翻之後,朝鮮的上層社會和讀書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和漢人一樣痛心疾首,甚至以「小中華」自居,認為中華正朔已被「異族」推翻,而朝鮮人則是繼承正統中華的明朝遺民,甚至直到滿清統治一百多年之後,都還在用「明崇禎一百三十七年」這種荒謬的紀年。

《眷眷明朝》就引用了很多朝鮮人在中國旅行的筆記,讓這種小中華的形象變得非常立體。

比方說,朝鮮士人遇上清朝儒生時,經常會用漢字筆談(其實直到現在,我在韓國還會遇到一些老人,喜歡用手寫漢字的方式和我聊天)。這些朝鮮人會刻意問儒生對朝鮮人「帶有明朝風格的穿著打扮」有何意見、有意無意取笑清朝儒生「薙髮光頭」,還會問他們知不知道明末清初的「史實」,顯然以自己的明朝遺民身份為榮。

事實上,朝鮮「思念明朝」的認同和史觀,有時候也是統治階級為了獲得「統治正當性」而刻意塑造、維持的結果。

這些種種,都讓我覺得似曾相識。有些台灣人也會抱著「中華民國遺民」的心態、認為自己才是「正統中國」,以此嘲諷「新中國」使用簡化過的「殘體字」,取笑中國在文革之後「傳統文化蕩然無存」,連清明、端午、中秋都不放假(中國直到2008年開始,才恢復在這三個傳統節日放假)。國民黨政府之所以不斷標榜中華民國才是正統中華,也是為了維持統治的正當性。但我覺得這種鄙夷,毫無必要。

從朝鮮人的例子來看,這種「中華正朔」認同的結果也是辯證的。

朝鮮人一方面看到大清治下的中國強盛繁榮,一方面也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發現自己對中國史地瞭若指掌,卻不見得知道朝鮮之事。

等到「北學派」出現之後,朝鮮人才終於開始呼籲接受滿清、學習滿清,同時也逐漸將中國視為「外國」、重視自身的朝鮮史,讓朝鮮主體性得以茁壯。

這種逐漸脫離「中華」、發展出獨立主體性的過程,你在今日的台灣也可以看到。這種認同的變化不是一夜之間的變革,而是吳政緯所說的「犬牙交錯」,是一種逐漸發生的過程——在朝鮮半島,「小中華」和「朝鮮主體性」的競逐消長就持續了兩百多年。

當然,朝鮮和台灣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同。比方說,當年的明朝政權並沒有流亡朝鮮(不像蔣介石跑來了台灣),而朝鮮主體性萌生的當時,東亞也仍然處在「天朝體系」之中、而朝鮮和中國則是藩屬關係,和今日的民族國家體系很不一樣。再說,今日的國際局勢、中國國力,也早就不可同日而語。

但彼時的朝鮮人,還是可以給台灣人很多啟示:文化終究是流動的,也不是專屬於誰的;所謂「中華」、「中國」的概念,也一直都在不斷改變。台灣人若想發展出自身的主體性,鬆綁對於「中華正統」的僵固想像,將會是我們不能不邁出的第一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