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安
李易安

記者/譯者

哈姆雷特:丹麥人眼裏的「無境之地」

本文節譯自 Frank Jacobs 的網誌。Frank Jacobs 為關注、蒐集各種地圖的作家,結合知識涵養和人文關懷,引介地圖背後各種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文化觀察與評論。本篇短文,就是他其中一個我很喜歡的作品:作者在二戰前丹麥的地圖閱讀指南與圖例之中,發現了與水、沙岸、海岸相關的大量字彙,從而指出,這份地圖所描繪的地點雖然並不存在,卻也是最「真實」的丹麥地圖,因為其折射出了丹麥的地景原型(prototype),於是地圖在此,有了近似於「民族語義學」的價值,不只為我們再現外在世界、提供指南,同時也是文化的有形載體。

這張地圖所呈現出的,看起來像是丹麥的某一個角落,再尋常不過。然而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儘管地圖中的每個名字,聽起來的確都非常丹麥,但丹麥既沒有「科布司塔」(købstad)這個城鎮,也沒有任何一個在「科克蘭司比村」(Kirkelandsby)附近的相似物,而「加爾」(Gaard)也從來就不是丹麥鄉間常見的地名。

實際上,這些地名,標出的是丹麥典型的地景種類。「købstad」[1]的意思是「市集」,「Kirkelandsby」是有教堂(Kirke)的村莊(landsby),而「Gaard」[2]在丹麥語裡則指用來耕作的「農地」,或不事農耕的「院子」。

因此,這是丹麥「任何一個地方」(anywhere)的地圖——或者毋寧說,這是一幅「無境之地」(nowhere)的地圖,圖中的一切根本不存在。它的功能完全是地圖學上的、用來釐清分類的,旨在教導人們閱讀地圖的方法,而非標注外在世界。

然而,儘管並非製圖者的本意,這幀地圖其實還有另一個功能:它為我們昭示了丹麥人心目中理想的地景樣貌。順道一提,「lansby」的意思是「沒有教堂的村莊」,在英文裡則常被稱作「hamlet」(譯按:與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同字),聽起來在字源上也與丹麥有些關聯。[3]

那麼,典型的丹麥地景原型究竟是怎樣的呢?首先,你不會找到沙漠(ørken),也不會找到山脈(bjergkæde),珊瑚礁(koralrev)就更不用說了。不過這裡有的是水:在地圖左方、右方,甚至連正中間都有「indsö」,亦即丹麥語的「湖」,字面上的涵義為「內海」。

西邊海面的小島上,一座燈塔(fyr,又名fyrtårn)佇立著,不遠的水淺處則標有「sten」(礁石)。小島南面隔海相望的陸地邊上,佈滿了鵝卵石(rullesten),而稍往北點的海灘上,則有兩條橫槓區隔出了一處「ålegårde」(鰻魚養殖場)。

同樣在海岸上,其他有意思的地方還有:一片面積不小、標高十八公尺的「klit」(沙丘),一汪尚稱寬闊的「mose」(沼澤)恰恰位於「tørveskær」(字面上的意思是「切泥炭」,亦即泥炭開採場)的正北方,一座被「lyng」(帚石楠)包夾圍繞的「skanse」(堡壘),以及一片以「damning」(水閘)為界的「marsk」(濕地)。「vandløb」(小溪)連結了湖泊與海洋;溪水徑流之上,則有「spang」(獨木橋)跨接河岸。適時出現的「kilde」(泉水)保持了土地的潤澤,而間或現蹤的「grøft」(溝渠)則擔負著灌溉的功能。這裡沒有陡峭的岬角或半島,沒有巨大的岩石或山嶺;一如真正的丹麥,這個虛構的丹麥同樣也是充滿沙地、平坦曠蕩,而且到處都是水。

這個虛構的丹麥在地形的呈現上或許稍嫌薄弱,但完全無礙我們繼續虛構丹麥人縱橫穿梭在其中的「fodsti」(步道)、「sognevej」(堂區道路)、「markvej」(鄉間小道),以及「landsvej」(鄉野道路)──如果他們選擇的不是鐵路(jernbane,字面上的意思為「鐵鑄的路」)。

鄉野由孤立遺世的「hus」(房舍)點綴其間,「nåleskov」(針葉林)、「løvskov」(落葉林)、「hedgerows」(灌木叢),以及「række af træer」(一列樹木)拔地而起。這裡既沒有終年繁盛的植被,也不見有利可圖的經濟作物:就算在虛構的丹麥裡,嚴酷的天氣依然不利園藝技術的發展,儘管「jordvold med beplantning」(植栽覆蓋的隄防)偶爾可見。

不過別擔心,盎然生機的立命之處還多著呢:這裡有「sandgrav」(沙坑)、「vejrmølle」(風車,字面上的意思是「天氣的研磨機」),還有牛群在「eng」(草地)上大快朵頤。上天賦予的資源也許不多,但除了僅有的幾處「kirketomt」(廢棄教堂),這片土地幾乎不曾有過丁點傾頹或疏漏。村莊與市鎮繁榮昌盛,也從來就沒有興築城牆防禦的跡象;而「slot」(城堡)看來則更像是來自過往的遺留,今日徒具裝飾功能。

想想,住在如此像是課本或說明書一般的地景之中,會是多詭異的事情啊。如果這是Google地圖,我們或許還可以開啟街景服務,發現一個叫做「Bank」的銀行,夾在一個叫做「posthus」的郵局與一個叫做「Tøjbutik」的服飾店之間[4]。這個虛構世界的問題在於:它驚人地同時缺少了獨特性(specificity)與模糊性(vagueness);在這個「丹麥抽象性」的整潔一角,沒有模稜兩可的線條、沒有灰色地帶,也沒有施工中的工地。

但也許,只是也許,那些曾藉由這個「虛擬丹麥」訓練地圖閱讀技能的丹麥人,也曾因此被觸動啓發,夢想在某個「købstad」填入他們自己的生命故事,以及某個住在「vejrmølle」裡的磨坊工人。或許,他們也將自己看作這幅地圖中,某個控制三角點的角色──畢竟,如果想在自成的小小世界裡當個造物主,有什麼比在一個虛構地景之中,當一名地圖測繪員更合適的呢?


註:

[1] 字面上的意思為「購買的城市」。現代丹麥文已用 ø 取代了 ö。

[2] 這幅地圖上的丹麥文仍屬舊時拼法。1948年,字母 å 取代了雙母音 aa,而名詞首字母大寫的規則也被廢除(今日德文仍保留此規則)。但這些拼法的變革並沒有完全套用在每個字詞上:一些地名仍然沿用傳統拼法,比如 Aalborg。相似的還有 ö 改為 ø,但地圖上的地名同樣並未採行。

[3] 雖然兩者的語源十分不同。莎翁名劇「哈姆雷特」中的同名主角哈姆雷特,雖然是一個虛構的丹麥國王角色,但其實是由愛爾蘭民間故事中英雄的名字「Amlaidhe」演變而來,原意為「狂怒的」。而英文的「hamlet」則來自古法文「hamelet」,源於字根「ham」,與德文的「Heim」、荷蘭文的「heem」、英文的「home」同源。

[4] 或許我們還趕得上季節大拍賣(slutspurt)。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