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安
李易安

記者/譯者

伊斯蘭國的新娘,與她們無法離開的寡婦之屋

像塔利班、ISIS 這樣的組織或政權,如果真的「對女性充滿壓迫」,為何會有歐洲女性願意前往、為他們效力呢?

大家午安,我又要來宣傳書訊了!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翻譯的書《伊斯蘭國的新娘》(訂購連結由此去),主題是「伊斯蘭國」(ISIS)裡的女性;在我接過的翻譯工作裡,這本也是我私心最喜歡的前二名。

就某個意義來說,這本書的中譯版出現得正是時候。

自從塔利班於 2021 年 8 月份接管喀布爾、在阿富汗重新掌權之後,不少人都在擔心,阿富汗女性公共參與的空間是否會再次遭到限縮;而隨著塔利班掌權,ISIS 也再次回到了國際新聞的版面之中。

然而很可惜的是,這些擔憂或報導,不僅很少對現象成因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也讓女性在伊斯蘭社會之中的角色、以及伊斯蘭教對女性的態度再次遭到了刻板化,看不太見女性作為個人,在不同社會脈絡中的人生經驗,如何影響了她們的抉擇、立場和行動。

於是這本書,便以幾位來自德國、英國、突尼西亞、敘利亞的女性穆斯林的生命故事,適時地補足了我們在看國際新聞時缺失的微觀視角。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試圖回答的,也確實就是一個讓不少人百思不解的問題:像塔利班、ISIS 這樣的組織或政權,如果真的「對女性充滿壓迫」,為何還會有歐洲女性願意前往、為他們效力呢?

讀過這本書之後,你可能就會發現,「投奔 ISIS」對於一些歐洲、北非女性來說,原來有時是她們逃脫原生家庭、丈夫和婆家的途徑,能讓她們打破日常枷鎖;有時,則可能是一種「反抗體制」的行動,能滿足青春期女孩的叛逆想望,又或者能抵抗世俗派菁英和統治者的壓迫。

因此,和 ISIS 的拉力相比,真正讓她們決定上路的,或許更多是來自原生家庭和社會的推力。

這本書的作者 Azadeh Moaveni 是一名伊朗裔的美國記者,她花了三、四年的時間,追蹤了數十名受訪者──能夠以這麼長的時間,專注追蹤一個題目,其實很讓我羨慕。

有些段落,也讓我覺得大開眼界,比如有個德國女孩之所以皈依伊斯蘭,有部分原因居然是「穆斯林女性比較有女人味、德國女孩不愛打扮」;讀到幾位女性為了逃離 ISIS、在車子裡接受邊界哨兵檢查時,我也跟著直冒冷汗──與其說我是名譯者,不如說我搶先閱讀了一本讓我捨不得放下的書。

Moaveni 也告訴我們,受訪者的人生故事,與背後的結構性敘事經常是一樣重要的,兩個層次的素材必須不斷來回驗證、相互對話,而不能只是某個層次主導另一個層次的走向:我們要避免被過大的宏觀敘事綁架、太快套用結構性的理論去解讀現象,但也不能見樹不見林,只看見破碎的人生故事。

然而一如不少評論者指出的,身為伊朗裔後代、在西方成長求學的 Moaveni ,雖然對西方國家的「反恐政策」抱持批判態度,但她在看待性別議題時的知識框架,一些伊斯蘭女性主義者或許也未必會全部認同。

此外,書中微觀的個人故事,是否真能合理化她們加入 ISIS 的決定,也依然是不少評論者爭論的焦點──尤其近期英國人仍在討論,這些當年「投奔 ISIS」的英國公民,究竟應不應該重新接納他們、讓他們回到英國呢?

但不論如何,如果你對女性在伊斯蘭社會中的處境感到好奇,也想探索性別議題在當代伊斯蘭政治中的角色的話,那麼這本書,依然是一個見樹亦見林、閱讀起來又非常愉快的入口。

我身為一名記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也學習到了不少採訪和敘事的技巧,因此如果你是有志於從事調查報導、非虛構寫作的記者,這本書也非常值得一讀,衷心推薦給大家!

註:如果你懶得看書,也可以看看這部全程都發生在在電腦桌面上的「電影」,劇情是一個英國記者,假扮成想要投奔 ISIS 的女孩,和 ISIS 帥哥互動的「調查」過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