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安
李易安

記者/譯者

曾經可以穿短裙的阿富汗:「嬉皮之路」是如何中斷的?

這條「嬉皮之路」的中斷,其實也就是中東當年動盪、以及社會氣氛變化的一個縮影。


1970 年代,穿著短裙走在喀布爾街頭的女性。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貼阿富汗 1970 年代相對「開放」、女性可以穿短裙走在街上的舊照片。

其實這種從「開放」變「保守」的現象,不是阿富汗獨有。

我四年前在科威特唸書的時候,也曾聽別人說過,1960、70 年代的科威特其實也相對「開放」;科威特大學裡,甚至還可以看到穿迷你裙的女學生。

等到我 2017 年在科威特大學的時候,不只男女生不能共用食堂、會分別坐在教室兩邊,穿全身黑罩袍的人也不少(不過比較有趣的是,讀文學院的女生穿著一般比較保守,而工程學院、建築科系的女生穿著比較西化)。

換句話說,這種從 1960、70 年代的「西化」、「開放」,逐漸「宗教化」、「保守化」的現象,其實不只發生在阿富汗而已,在其他的伊斯蘭國家也能見到。

針對這個問題,我曾不只一次在科威特請教(自由派的)學者,但大部分人似乎都不太願意多談;我在文獻裡看到的說法,則會把這種現象歸因於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在 1960、70年代的戰爭──以色列當時的勢如破竹、以及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也激起了伊斯蘭世界的反彈和宗教化。

不過伊斯蘭世界在過去半世紀以來的變化,其實在這張地圖上,也能略窺一二,而且可能更加有趣──這張地圖上的紅色路線,就是所謂的「嬉皮之路」(Hippie Trail)。

嬉皮之路(圖片來源:Wikipedia)

嬉皮之路據說是現代「年輕背包客壯遊/窮游」的前身或原型,背景則是西方世界在二戰之後,開始出現的「垮掉的一代」、「嬉皮族群」。

現在我們講到「垮掉的一代」、「嬉皮」的時候,一般都會聯想到大麻、性解放,但其實這個浪潮還有個很重要的面向──對東方宗教、東方精神世界的高度興趣與探索。

所以嬉皮之路,就是當年西歐年輕人踏上旅途,前往東方的一條背包旅遊路線,有些後來大紅的歌手、樂團,年輕的時候都曾經走過這條路,或是把這條路線當作歌曲題材。

比如 Pink Floyd 的主唱 Roger Waters,就曾經把自己年輕時搭便車走這條路、經過黎巴嫩的故事寫成歌,藉此反對小布希在中東出兵;我前陣子跟一個台灣的資深背包客聊天,他 1970 年代末的時候,也曾抓住「嬉皮世代」的尾巴,走過這條路線。

換言之,今天背包客的始祖,就是這群放蕩不羈、身無分文的嬉皮,而當年背包客最流行的路線,也就是這條路線。

由於阿富汗是罌粟花、大麻的產區,所以當年喀布爾的街頭,也經常能看到嬉皮在找樂子──今日我們在看著 1970 年代的喀布爾照片瞠目結舌時,這些嬉皮也就是那些照片裡會被拍攝的其中一群人。

如果你熟悉 19 世紀英俄之間的「大博奕」,大概也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條嬉皮之路,其實就是英屬印度,當年害怕其他西歐強權入侵印度的路線:

從西歐出發,並在路過伊斯坦堡之後,岔出兩條路線,一條途經敘利亞、黎巴嫩,另一條直取伊朗;兩條路線在伊朗匯流之後,再途經阿富汗、巴基斯坦,最後抵達印度(有些版本會繼續往東南亞前進)。

黃色線條就是當年的英國人,想像歐陸強權入侵印度時會走的路線

不過這條路線,後來卻因為 1970 年代的黎巴嫩內戰、伊朗革命,以及 1979 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而開始式微,因此這條嬉皮之路的中斷,其實也就是中東當年動盪、以及社會氣氛變化的一個縮影。

身為一個在 1980 年代出生的背包客,我這輩子最大的心願之一,其實就是期待著有朝一日,能走一回這條嬉皮之路,而不用擔心人身安危──只是眼下看來,這個心願似乎愈來愈難實現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