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 Adama
Lee Adama

Base at Singapore

世间之纷争,孔子孟子和荀子给的答案

看完这篇,你会发现世间的纷纷扰扰,古已有之,所需答案也尽在其中。

孔子

孔子之前,殷商与楚人皆好占卜,周人则生于忧患,注重人事,敬天但人为主宰。

孔子的学说从说礼开始,礼之意义,窄者则为仪文,宽者则为礼教制度,我们主要讨论后者。

首先礼之概念,在孔子之前常常被解释为畏天,畏天即奉礼,很显然礼以天道为根据。然则孔子给礼之含义带来了根本变革。

在孔子看来,礼仍然具有礼教制度的含义,但是礼之根据却不再是天道,而是义与仁。也就是说,孔子之礼意在将确立人之道德自觉性,从而将人从原始信仰的泥沼抽离。

义有正当和应然之含义,礼应当从义而行,在孔子看来,礼并非固定的教条,而是以义为内核,礼的执行应该符合义的要求,所以礼仪文是为末节,然则守义才是本体。

仁的学说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之体现有多重含义,有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夫仁,体现在于道德的自觉性,孔子通过仁确立了人的道德主体的含义,从而可以才可以施义和从礼。

  • 仁是道德的自觉境界,孔子的礼以义为核心,义为正当性然则义又以仁为根据,说明正当性出于仁,因而秉持仁的行为才是从礼的。
  • 仁是价值判断的标准,从仁的行为则是正当的行为,所以仁者可以好人,也可以恶人,而无私累。

政治学

春秋政治崩坏,孔子曾说 “吾从周” 因而想要重建周朝之礼教,他认为重建的关键是正名,正名则为君臣父子,每个人都恰得其位,从事其政。

到现时政治上,孔子反对战争,强调教化,孔子认为战争只会让民生凋敝,而教化人民则会使其他国家向往之。

人生观念

孔子的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但具体如何行之,曾子曾曰 “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作为成仁的手段,而与今日含义不同。忠为做好本分,其含义是在正当性之下的含义,例如臣子服从君子是忠,但是若是君主做出不义之行为,则不服从是忠。恕之含义,体现在视他人为己,若是自己觉的非正当的行为则不可施与他人,从而体现着一层视他人为目的的理念。

命与义

命和义在孔子的学说中分为客观领域和道德领域,命代表的是天,而义则是人的领域,中国素有信命之说,但是孔子这里却不然,孔子从周,周强调人事的作用,孔子认为鬼神要敬而远之。命作为客观的存在,而人力有尽时,所以孔子将眼光放到人的身上,确立人的道德主体的概念,强调人可以通过道德实践功夫,从义(正当性)而施礼,进而到仁,也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孟子

孟子之出,杨朱墨翟学说已盛,故孟子承继孔子必然要言儒学之教化,广为论辩,以折百家。

心性论(性善论)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仁的开始,由此引出了四端说,端为起点,但孟子却并不是表示人在出生时就为善,而意在指出人拥有应然和正当之自觉,若是遇见一稚童落井,人不会有任何厉害思量,而直接救童于井,因而性善之性指代为人的道德自觉之心。

既然性善则为何有人行恶事呢?孟子用流水之喻来解释,性如流水,而水流本应就下,但是 “势” 的出现使水可以逆流而上。所以人性本应任善发挥,但水有山势,人有厉害之考量,所以人或有不善。

那如何达到善呢?首先要区分自觉心和物欲,义和利。

  • 自觉心和物欲的区分,若沉溺于感官物欲则性不能随理,但若人苟能自觉朗照,则性随理行。
  • 义利之分,孟子认为义是普遍性的道理,而利则为厉害计较。

义与利区分之后则需养气以成德,气则为浩然之气,而养浩然之气就需分清心与气和情之关系

  • 心为心志,孟子有不动心的解释,孟子认为心是气的统帅,不动并非字面不动之义,而是心如理,意为心和理同在,因而才可做气之统帅,可曰之德性我。
  • 气指情意我,若沒有心志指統帥,气则会随物欲而行。
  • 情为无自觉之欲望,是情意我之内容。

若需养浩然之气,则需德性我之统帅情意我,以心帅情,从而使得生命情意之理性化。

政治学

孟子则生于战国,周室衰微,固重建周室之政权已成空谈,然则以论争政权之基础为己任。

民本说,孟子认为天下之得失在于民心之相背,殷商起之善用天命来解释自身权力来源,孟子看来,政权之来源在于天意,而天意之来源,却在于民心。因而虽然仍有天意之存在,其实却转接到民心之上,因而是民本说。

孟子通过史实来论证,他认为尧舜时期,传贤而不传子,是为人心所向,所以社会安乐,而自政权由血统承继,贤人不受重视,而贵族不会治理,进而礼崩乐坏,从而体现出尚贤之思考。

进一步,孟子指出,君王之统治若不施仁政,则百姓可以取而代之,诛一夫而非弑君,弑君在古时是严重之罪行,但若是君王首先施行暴政,那么百姓之行为非但无罪,而应是正当之行为。

那么君王要如何统治以至于百姓不会群起而攻之呢?

孟子认为要施行仁政,仁政得基础要素首先是满足民众基础的生存要素,有足够的事物,可以娶妻生子,孝敬父母。其次,则要拥有教化,简言之就是进行道德教育,从而真正的获得民心。

荀子

性恶论

孟子性善,荀子性恶,素为论争。劳思光先生指出,两者虽字面意思上看有相互对立之意,但论实际内容,则大有不同,荀子之性为人出世即具有之性,此性人与动物皆有之,然孟子之性,实为人之为道德主体之道德自觉,而并非生而具有之性。此为孟子荀子学说之大不同。

荀子认为人生来具有的性本恶,故需受到人文教化,从而化性起伪,首先人的生理与感官需要为人的本性,此和任何动物性一致,所以需要通过礼仪的教化,但是既然人性本恶,礼仪又如何产生呢?荀子认为礼仪教化由圣人生,但是既然人本性为恶,而圣人又能生出礼教,荀子指出,人可以借助外来的力量来建设礼教,这种力量就来自圣人,而圣人的来源是因为是一种理之能力,但此能力若是人之本有,其性乎?若不是性?那么又如何谈之人之本有能力。劳思光先生曾言,为荀子哲学之冲突处,盖圣人非人乎?

圣人可以化性起伪,“伪” 译为人为,意思为人固有本性,但通过训练就能使自身的恶化为善,使动物之欲望化为道德之行为。

心与天

荀子认为起伪的能力来源于心,心是自身的主体,心之功能为观理,而理并非来源于心,因而使理在心外,孟子学说中理从性中发端,故有显著不同。

孟子认为性若流水,荀子认为心若盘水,盘水越是清明,就越能映照道理,理在心外,但并非来自于天,荀子持儒家一以贯之之思想,人事之活动,并不取决于天。

然则不取于天,荀子指出礼之起源来源于人的欲望,而有欲望则必有争斗,而前人恶争斗,于是提出用礼来约束各方,从而限制人的欲望而有伦理。于是,起伪之能力就来源于平定乱争之要求。因而可称为权威主义。

盖论孔孟荀之学说,孔子与孟子强调个人之道德主体之自觉,而至荀子却认为性之恶,而心之清明可观照理,而理之来自平息欲望纷争之需要。于是礼教在此有了后果论之功利主义价值,虽孟子学说已有体现,然孟子仍强调个人之道德自觉,而荀子此说,则有纯然论后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