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fwind
leafwind

在日軟體工程師|不務正業|碎念個人意見|聯絡我:https://linktr.ee/leafwind

The Social Dilemma 觀後感(上)

兩個月前 Netflix 上映了《The Social Dilemma》這部紀錄片,看完之後的確有些想法,但礙於自己仍然改不掉「寫文章一定要牽拖很多各種主題與個人想法」的毛病,於是醞釀了許久才完成它。

老實說,一開始我不認為這部片的內容需要花這麼多時間,但像是一直有根卡在心頭的針一樣,覺得這部片的主題似乎能連結到我想傳達的一些概念,而那些概念是重要的,所以還是繼續寫完。

因為這篇又重提了以前的概念,無法在三言兩語內表達完整,若是覺得扯太遠、看不懂的話也不用擔心,挑自己能接受的部份閱讀就可以了。提醒一下有雷。

傳播力道大、引人入勝的商業片

平心而論,《The Social Dilemma》這部片的確又再一次地引起社會普羅大眾的注意,畢竟,這些疑慮雖然老早就被提出,但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並不清楚這十幾年來發生了什麼事,就這方面來說是好事。

對我來說,這部片沒有給我新的觀點,也沒有提出更深入的探討,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但如果你對這個議題不太熟悉,那麼這部片會是一部非常簡單入門的商業片:它有吸引人的情節、且讓人有動力看完,光是這樣就是一部值得觀看的紀錄片了。

對於資訊傳遞與表演的啟發

這部片帶給我的一個啟發是在資訊傳播。因為人類的想像力很容易被侷限在自己既有的經驗與知識,所以對於這些抽象的結構性改變,即使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只要沒有視覺化、情節化,就很難讓人理解。

好比說,七十年前那些知名的反烏托邦小說,對很多人來說仍然是非常吸引人的作品,它們沒有視覺要素,但是有具體的情節可以讓人進入那個世界;而《The Social Dilemma》則是大量運用視覺衝擊去形象化「操縱」這件事情。

單單告訴讀者抽象想法與邏輯,實在還是太艱澀了,換成聳動故事或小說情節,才更容易接觸到大眾。

表現手法的雙面刃

就表現手法與傳達議題重要性來說,《The Social Dilemma》是個強而有力的示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商業製作的預算能做出酷炫的動畫,一方面我猜測也是 Netflix 非常會製造「能夠挑起人心波瀾」的影集,它們在這一點已經相當有經驗。

片中用了一段虛構的故事貫穿整個紀錄片的時間軸,為的是表現張力:讓觀眾跟著時間進入情節當中情緒跟著漸強、然後進入高潮、避免整部片都是枯燥的邏輯與抽象的陳述,觀眾可能看一半就轉台了。但個人覺得這是一個雙面刃:的確它能夠吸引人繼續看下去,但這樣誇張的結局跟主題並沒有什麼強烈的關連或因果,會稀釋掉想表達的重點。

理想上最好的結果是藉由聳動的劇情吸引眼球,同時讓更多人理解導演想傳達的涵義;我認為這部份在「吸引」的部份做得夠好了,但可以再把議題挖深一點。

話又說回來,如果這部片照著我想的挖更深去探討,是否觸及到的人反而會變少?這也是很有可能發生的結果。如何平衡「傳播性」與「想要傳達的價值本身」,可能是所有想要發揮影響力的創作者都要持續思考的難題。

雖然不知道 Netflix 對這件事情的深入看法是什麼,但我嘗試寫了自己的切入點,為免偏離主題,我放在下一篇單獨成文。

從《The Social Dilemma》戲外看企業們如何面對社會責任

最後,臉書或抖音這些大企業,固然是有很多爭議性值得探討;但這類現象並非只發生在社群應用,同樣也發生在 Youtube、Netflix 等影音平台。

Netflix 本身也是一個追求黏著度、使用演算法讓視聽者上癮的平台,裡面也有一堆工程師,做著跟紀錄片裡面抨擊的對象一樣的事情,但片中卻沒有任何一個 Netflix 員工,當然也不會提到 Netflix。

臉書也不甘示弱被污名化(至少他們自己覺得被污名化)而做出了反擊。但就跟所有科技本位的公司(像是抖音CEO)一樣,對於能夠掌握這種(某種程度比原子彈更強力)科技的自信,我覺得還是過於樂觀、甚至到了有點傲慢的程度。我不確定真的是從科技本位散發出來的自信,還是只為了保護自己的私利而睜眼說瞎話。

當然,以上是我個人比較反科技的價值觀。說到底,我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定義「被集權控制是不幸的」可能也是一種傲慢;很多時候人類可能更想被控制。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巨頭所塑造出來「科技極端進步與方便,每個人只要按照劇本生活」的樣貌,才是人類追求的「幸福」也說不定。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