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fwind
leafwind

在日軟體工程師|不務正業|碎念個人意見|聯絡我:https://linktr.ee/leafwind

Matters 作為感性社交平台給我的啟發

標題這樣寫,並非指我認為 Matters 不是一個媒體平台,而是社交性質確實是一個特色,打從一開始就是。

今天看到 @zzzyx 的《【Matters數據可視化之五】從點讚數據看社區規模》, @Sunline 給了一則評論,節錄為下:

會想觀察某些數據,一來是我想知道「社交」是不是有助於文章被閱讀、被拍手?我想是的,這是我亙古不變相信的事。透過數據是更確定的證明。但是「不頻繁的社交」真的就沒有人讀了嗎?這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還有另一種「被閱讀的可能」,這必須透過「主動經營」。
網路的本質,原來就建立在「互動、交流」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投身於陌生中(完全沒有人知道自己的)可以不透過互動交流就能吸引人的。少數有的狀況是:寫的文恰好吸引了人(這是轉載文章會不小心點讚的原因)或者,知道怎麼寫吸引別人的文!
有「大量社交行為」或是「同溫層太厚」到底好還是不好?這沒有標準答案。得從不同面向去觀看。就群體中建立起的討論和閱讀的風氣是好的,但就群體外的網站經營面可能會產生出「啊!那裡也沒什麼人會理我,不好玩」結果帳號開了幾天也就不看了的狀態。

不頻繁社交的作者

我自認屬於「不頻繁的社交」類型作者,畢竟從 Medium 時代(那是一個極難互動,介面也刻意避免互動的平台),相對於「跟自己對話」或是「跟特定人對話」,我一直都是透過「跟群眾對話」去書寫,逐漸累積到數千名追蹤。

這樣做並非我認為社交情感比較低俗,或者書寫理性題材、跟大眾對話比較高尚;而是自己的個性使然:我原本就喜歡獨立於群體之外當個觀察者,然後試著跟群體交流對話。

如果有感興趣的話題,我會試著參與其中、如果有人來搭話(評論)自然也會回應,但更多是針對「事情」而非「人」,因此少了那麼點社交的感覺。

平台社交性高的優缺點

最近心裡也有感,覺得「社交按讚」的比例還是蠻高的,這個「社交」並非如很多人說的「抱團刷讚」或是「迫於人情壓力」那麼地負面;而是確確實實的從人際交流,逐漸演化成「因為我喜歡你,所以支持你」的關係。

但即使是這樣正向的關係,也並非完全沒有缺點,畢竟任何事物都是一體兩面,得到了什麼,就會相對失去了什麼。

在《【寫作收入】我的寫作模式 2020/08(下)行銷與各平台定位》這篇文章中,我曾提過:

人本來就是群體動物,多數行為都脫離不了社群與政治,因此要想不參與任何社交活動(任何宣傳都是一種社交)與人性盤算,等著神明(演算法或萬能主編)顯靈,來欽點自己是優質創作者、讓很多人看到,在根本上就是背離人性。

不過 Matters 的社交性已經高到「很多人都互相知道彼此」的程度,這個社群更像是一個緊密連結的小聚落:雖然有很多人你稱不上認識,但大概都聽過那些人的名字。

家與宴會

的確,社交互動頻繁容易吸引群眾留存,但同時也會將原本不屬於這個群眾的群體推得更遠。

在社交低落的 Medium,每個人的空間像是獨立安靜的一個家,即使閱讀少、拍手少,也比較容易自得其樂;但在 Matters 就像是一個公共的大廳或宴會,如果來這裡喃喃幾句沒得到人注意,或許就會離開了。

創作類型集中

在 Medium 我很常看到設計、專案經理、管理等類型的文章,那些類型雖然是專業領域,但也是一般普羅大眾好奇、有興趣的主題,當然也有其他類型,從個人日記到技術分享的文章都有,可說是五花八門。

但在 Matters 則更多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譬如我觀察到了社區的某個情況、我想跟誰說些什麼、我覺得誰很棒等等,圍繞在這個社區內部的心情書寫比例相對高。當然並非沒有專業領域文章,比如文學與文化,就是 Matters 的專長。

比較之下,Medium 是一個相對發散與泛用的平台,而 Matters 則是收斂到相對集中的狀態,

我們通常在意平台權力的中心化,但使用者的中心化也會是一個議題:當使用者無法普及到各個族群時,代表這個平台的群體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

這不見得是壞事,但可能也代表成長有限,以行銷的概念來說,雖然漏斗下方非常活躍,但漏斗上方進來的活水逐漸縮小,從 @zzzyx 的分析可以看出這樣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但也未必為真,畢竟數據只是其中一個面向)。

Medium vs. Matters

這兩個平台的差異可說是老主題,不過最近我有了更新的認識。

為什麼 Medium 會被當做一個泛用的寫作平台,而 Matters 卻不是,或許 Medium 官方對中文區的刻意不作為也幫了一個忙。

Medium 中文幾乎沒有策展,可以算是被編輯有意拋棄,也沒有首頁演算法的推薦,所以每個作者都是靠自己的手段去爭取曝光、累積讀者(像我行銷與各平台定位這篇文章當中用了一大堆的平台)。

而 Matters 初來乍到的作者很快就會發現,自己需要在這個群體互相認識、交流,才有辦法登上「熱門」與「熱議」(「最新」時效性太強,而「精華」的主題又太深入);因此寫了幾篇之後,若無法得到站上社群的認同,很快就會覺得自己格格不入,轉回到自己熟悉的平台。

可以說,如果在 Medium 必須寫給大眾看,那目前在 Matters 就必須寫給這個社區看;除非是早就有自己一套經營策略的「外來種」(像我有 Medium 的宣傳、自己的讀者 Email 清單、WordPress 網站等),否則那些能存活在其他平台的創作者,到這裡未必能存活。


不頻繁社交的作者能做的事

Matters 的社交特性與溫度,是我從早期 beta 參與就感受到的優點,但我也一直覺得不社交、不那麼感性的作者會比較難融入這個環境。在這個情況下,我暫時想到一些方法,分別對應到「融入社群」、「擴大社群」以及「創造不同的社群」幾個面向。

更多閒聊

一直以來,沒什麼主題我就不會特別去寫文章,所以都是專題式的寫作(否則就會變成草稿永不見天日);但像這篇文章,從有一些心情共鳴,寫著寫著也變成了一個主題,或許擴展小小的心得變成長篇廢話也是我的一個優勢。

如果你剛起步,想要適應這個平台,那麼可以試著多讓大家知道你是誰,不用把寫作當做是很高門檻的行為,或許就會得到更多回饋。

向外分享

除了能夠嘗試我在《【寫作收入】我的寫作模式 2020/08(下)行銷與各平台定位》這篇文章中提到的一堆平台之外,最近即將推出的 SuperLike 或許也是一個方向。

SuperLike 有別於讚賞,按下去是要付費的(初期會給讚賞公民免費額度),而被 SuperLike 的文章則會出現在 Liker Land app 當中曝光,若是更多人讚賞、SuperLike,證明你是內容伯樂,那之前付出的 SuperLike 也會得到回報。

因此,SuperLike 或許有機會增加更多非 Matters 的讚賞來源,而即使是 Matters 內部,社交讚賞的比例也有可能降低(或是反過來更高?),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觀察。

更多平台

@zzzyx 作的視覺化分析,說明了更多平台的可能:只要用 GraphQL 就能用一些方法找到文章與作者,或許也提供了更多閱讀的選擇(也或許會誕生出更中心化的平台)。

雖然這樣做的門檻非常高,但如果未來這樣的社群不再只有 Matters 一個,而是有更多 niche 的社區,譬如科技、政治、設計、娛樂等面向,我會非常期待。


文末宣傳區

最近成為了 LikeCoin 的驗證人,如果身為社群一份子,對於以上想法有共鳴,願意支持我一起治理社群,歡迎將 LikeCoin 委託到我這(從 LikerLand app 就可以操作),除了支持我的硬體支出與人力成本之外,委託給我的 LikeCoin 也會成為我的投票權,在往後的議案發揮作用。

如果你是讀者,歡迎加入 Telegram 寫寫村 或是到 Telegram找我 一起討論,或是到 Substack 免費訂閱《米寫糕》,同時取得發文通知及所有分類文章列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