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fwind
leafwind

在日軟體工程師|不務正業|碎念個人意見|聯絡我:https://linktr.ee/leafwind

【寫作收入】我的寫作模式 2020/08(下)行銷與各平台定位

老實有什麼錯

行銷與導流

因為我只寫我想寫的主題,雜又小眾,既沒有高的曝光率(Impression),也不追求什麼明確結果的轉化率(Conversion rate),從行銷策略來說可以算是不及格。

不過我個人喜歡研究不同平台的差異,以及如何善用他們的特性提昇影響力,或許能夠提供給不同創作者當做參考,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的話儘管拿去~~,反正平台消失得很快~~。

為什麼行銷重要?

在為愛發電活動中,有人就這樣說道:

今時今日大家寫了文、拍了片,少不免還要自我營銷、落力推廣才能有曝光機會。創作人可以選擇不參與,但也不能怪世界現在就是如此運作。冷門作者能夠遇上伯樂,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氣。 https://matters.news/@leungyi/bafyreidqvnzsn5ponak3z2g2hjoku3qyzxngxk7puma35kw2evr6rkfcti

的確,現代創作者最痛的往往不是如何產出內容,而是在這之後的行銷。任何用心的創作,在世界上都一定有屬於自己的受眾,但要找到那群人並不容易。

二十年前要做的是 SEO,讓自己的文章能被搜尋到;十年前是社群網站要跟你的好友們分享;五年前要有流量,就要開粉專建立個人品牌;過幾年粉專也漸漸無法觸及使用者了。

現在更多人用的是跨界合作 feat. XXX,不 feat. 一下好像你這個頻道就完蛋了,這一點在明星光環吃重的 Twitch、Youtube、Podcast 更為明顯,很多人可能就不解,為什麼創作也要搞社交?

但仔細一想其實很好懂,人本來就是群體動物,多數行為都脫離不了社群與政治,因此要想不參與任何社交活動(任何宣傳都是一種社交)與人性盤算,等著神明(演算法或萬能主編)顯靈,來欽點自己是優質創作者、讓很多人看到,在根本上就是背離人性。

可以說,除了寫給自己的日記之外,只要你的創作是要分享出去的,就逃不了行銷的本質。


七個平台的使用心得

所有的平台與渠道都需要不斷嘗試,去找到適合自己的使用方法,用途也可能會隨著時間跟自己的目標改變,這裡列出目前我在使用且值得一提的平台。

Notion 作為內容管理工具

這是我比較近期的改變,將草稿從 Bear 慢慢轉移到 Notion,因為當我的想法與文章太多之後,他的表格資料庫比較有辦法找到自己以前的文章連結。

你也可以用任何你喜歡的管理工具,重點是要用起來舒服、生產力高,我使用 Notion 的方式是用大量的表格整理,長得像這樣。

寫作結構三元素:標籤、專題、概念

順便介紹一下我的寫作系統如何運作,如果沒興趣可以直接往下跳到各平台心得:

  • 「標籤(Tag)」用來連接外部知識,必須是大眾一看,或者網路上一查關鍵字就知道的東西
  • 「專題(Topic)」是在文章之上架構更高一層的結構,像是書本的章節,但一篇文章可以同時屬於不同專題,一個專題就能把一串肉粽(文章)拉起來。
  • 而「概念(Concept)」是標籤的特殊用法,但特別跟標籤分開,我用來連接內部知識,也就是必須要透過我自己寫作的文章才能知道的東西,可能是某篇文章提過的一個現象、或一個想法,目的是讓文章與文章之間產生聯繫,也讓我自己好搜尋。

最近比較紅的卡片盒寫作法,跟我第三點的「概念」是一樣的原理:利用連結讓創作想法更容易出現。

有些卡片盒筆記法工具並沒有那麼好用,因為它的連接並沒有「名字」,而我的「概念」有確切被賦予一個「名字」。

舉例來說,如果單純建立連結 A → B 且 A → C,下一次就沒辦法看出 B → C 是不是有關係;但如果用一個明確的「工具塑造了我們」這樣的概念說 A → B 以及 A → C 是連在一起的,那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知道 A B C 都具有同一個概念叫做「工具塑造了我們」。

以 Notion 來說,「概念」實際上就是資料庫的一個表格欄位,技術上跟標籤無異,作為一個對管理文章有強迫症的人來說,還是覺得用一目了然的表格更容易讓我掌握全貌。

Medium 作為推播通路

相信很多人也曾經仰賴臉書的粉絲團,並且也吃到觸及率逐漸下降,卻無法把讀者帶走的虧。

我曾經非常依賴 Medium 的追蹤成長,但一兩年後發現我的讀者完全被演算法控制,縱然有三千以上的追蹤者,雖然發文章會有 app 通知(但會被演算法嚴重篩選),內建電子報功能也可以用,但除了透過 Medium 之外,自己卻毫無能力主動通知我的讀者,就逐漸不把它當作主要的平台使用。

我目前還是會用 Medium 發文,因為他的追蹤者最多,但只把它定位成一個推播平台,文章的標準連結(canonical link)也會指向其它地方,避免讓它搶走其它平台的流量。

目前我在 Medium 有 3196 followers,大部分是早期紅利的讀者,現在成長已經非常緩慢,推播通知的效果也很差,一篇文章通常只有 1% 不到的 follower 會來看,絕大多數通知都被 Medium 過濾了。

題外話,在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搜尋「寫作 賺錢 報告」會出現一篇農場文章,裡面全都是在講如何在 Medium 寫作賺錢,而我自己的文章佔了兩篇,分別是《中文寫作者在 Medium 的平台劣勢》與《為什麼我選擇退訂 Medium,成為讚賞公民》,這才知道,原來我已經成為了反 Medium 代言大使。

Facebook 作為特定族群的短期曝光

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已經不活動了,只會去找有相同興趣的社團貼文,但如果要找一個相對「陌生」,但卻又興趣相投的族群,這些讀者可能不知道我是誰,也沒有任何忠誠度,但剛好他需要這樣的內容,臉書就是可以考慮的地方。

譬如臉書社團就是我用來為特定主題做短期曝光的方式,像是資料科學與工程文章,我就會貼到《Data Science Meetup 台灣資料科學社群》或是《臺灣資料工程協會》,效果都會很好。

但並不是所有主題都能這樣做,更多的文章通常都沒有特定族群可以讓我到社團貼文,因此只能透過中長期的渠道(各平台原本的追蹤者、搜尋引擎、讀者自發性轉貼)去觸及流量。

對我來說,短期曝光有時候雖然很有效,但並不是一個可以持續的作法,必須得仰賴中長期平台的長期耕耘。

當然,如果你的主題非常集中,那麼找到一個好的渠道主動去獲得曝光就相對容易。

Substack 作為訂閱管理系統

很多人會把它當作付費牆經營的平台,就像 Patreon 一樣,但我基本上所有文章都是公開的,所以除了把它作為少量收入來源之外,更重要的,它同時是我的會員訂閱管理系統,讓我能把不同平台的讀者都集中管理,定期寄信通知讀者回流。

雖然這個「集中」的過程非常緩慢,但我認為非常值得,因為你不知道哪天平台演算法會改、公司會倒,但 Email 是不會消失的,你仍然能保有最後一個與讀者聯繫的方法。

目前我在 Substack 有 368 subscribers,開信率約 30%,點擊率約 17%。

Matters 作為交流與少量打賞

Matters 並不是流量最高的平台,但卻是我收穫最多的平台,除了比其他平台更容易拿到 LikeCoin、金錢收益更多之外,最重要的是我會在上面得到很多想法交流以及取暖,我可以更容易地得到讀者的回饋跟建議,這些都是其他平台很難得到的。

互動率高的平台的確會讓人更有持續寫作的動力,但除此之外,當得到的「讚賞」跟實際「金錢收益」成正比的時候,會有一種自己是街頭藝人的錯覺:比起無形之中騙取注意力、降低讀者體驗,然後再跟幕後的廣告商請款,靠自己一塊一塊從讀者心甘情願的掌聲中賺錢的感覺更踏實一點。

目前我在 Matters 有 345 followers,是所有寫作平台中最少,但有形跟無形的含金量也最高的。

WordPress 作為平台實驗與長期備份

我很緩慢地在經營 WordPress,算是土法煉鋼,沒什麼特別的策略,這個平台不是為了流量而經營,它的功能也幾乎可以被其他平台取代,但最特別的是它可以實驗非常多別的平台沒有的功能。

比如購物車、電子信箱訂閱、內容匯流,以及最早 LikeCoin 第二個支援的就是 WordPress,基本上你能想到的 CMS 功能,WordPress 都有,而且自己掌握的平台,任何主控權都在自己手上,不管是後台更新還是前台 CSS,不滿意就自己改,有時候只是換個設計,就算沒人發現,自己也覺得心情煥然一新。

LinkedIn 持續實驗中

LinkedIn 也是很神奇的平台,通常只要是認真的文章,迴響都會比臉書好很多,特別是社會觀察、科技觀察、職涯的迴響也都比較好,短期看不出直接幫助,但我認為是可以長期經營的地方。

已經有很多社會人士在上面把自己當做 KOL 在經營,當然也容易看到一些相對比較老派的言論,畢竟牽涉到職場社交,還掛著公司職稱,就很難看到高階主管抱怨公司、獵頭抱怨工程師這種赤裸裸的內心話,就算再不順遂都得表現出正向的一面。

不過我個人算是比較作自己的流派,反而因為不是很近的朋友圈,可以很大方地分享自己的文章,不像私人臉書常常會擔心朋友覺得我很煩,所以很少宣傳自己的創作。

我的 LinkedIn 有將近六百聯絡人,分享的文章運氣好可能會擴散到數千人觀看,觀看率取決於有沒有人互動,高互動的推文就容易被演算法推薦出去。


後記

個人也想嘗試 Steemit 之類的平台,無奈因為目前平台已經太多,光是 Medium 與 WordPress 就已經太花時間,雖然都是 markdown 語法,但常常都有排版問題需要小幅度重新排版,在沒有一個很好的自動發佈方法之前,可能沒心力去處理。

影音平台也是比較可惜沒能嘗試的部份,Youtube、Instagram、Podcast 都不是我擅長表現的方式;至於圖像的部份也不是我的專長,所以 Plurk、Twitter 也找不到什麼有效經營的方法,可以說流行的社群平台我沒有一個在行的。

如果有其他平台的使用心得也歡迎跟我分享,或許能拯救一下我這個古版的文字偏執狂。


此文收錄在專題《寫作收入》,目前有以下文章,你可以在公開平台搜尋這些標題,或是到 Substack 免費訂閱《米寫糕》,同時取得發文通知及所有分類文章列表:

也歡迎加入 Telegram 寫寫村 或是到 Telegram找我 一起討論。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