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fwind
leafwind

在日軟體工程師|不務正業|碎念個人意見|聯絡我:https://linktr.ee/leafwind

神保町舊書街。世界觀 patch

由於上百年以來累積的地域歷史因素,讓神保町成為東京有最多舊書店的地方,在這上百間舊書店當中尋寶,也是我以前從沒想過的事情。

打個廣告,小弟的電子報緩慢經營中,除了發了什麼部落格文章之外,也會把推特的廢文放進去,更新一下日常近況。

這篇是最近一期,歡迎訂閱:https://www.getrevue.co/profile/leafwind/issues/leafwind-tw-patch-1377829


2022-10-15

由於上百年以來累積的地域歷史因素,讓神保町成為東京有最多舊書店的地方,在這上百間舊書店當中尋寶,也是我以前從沒想過的事情。

在神保町的舊書街上,隨處可看到類似鈴蘭形狀的路燈,雖然我沒在那個年代的日本生活過,但也能感受到那股懷舊的氣氛,或許跟台灣以前的昭和風從日本傳過來有些關係吧。


還沒不惑

臉書上一位大學同學說,他很好奇現在看到文章的同輩們,對他們來說,人生意義是什麼,以及對什麼還抱有熱情。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因此四十歲以前感到困惑也是理所當然,而跟我同輩的人都已經邁入三十歲的後半。三十後半代表著什麼?代表即使是念完研究所再當兵的男生,也都已經踏入職場將近十年了。

十年可以完成的事情很多。在職場方面,如果是一個適合在企業生存的人、也恰好找到能發揮的工作場所,應該已經爬到不錯的位置;如果又位於特定高薪產業,甚至已經退休了。

若論私生活,很多人的小孩都已經長大,早一點結婚生子的,小孩甚至已經進入幼稚園或學校生活,買房、買車、五子登科。

這些都是我們最容易看到他人的「成就」,卻也像是無形的頸圈,圈著脖子讓我們呼吸困難。疲憊並不是最糟的,畢竟不到四十歲,如果是暫時的疲憊,我們也有辦法休息後重新前進。

但一部分的我們開始逐漸習慣,以至於越走越慢、失去動力,忘記十年前為了什麼而興奮,也懷疑還有什麼能讓我們重拾當時的熱情。


這天我們找到一間名為神田伯剌西爾(Kanda Barzil)的喫茶店。在日本,喫茶店也是咖啡廳,但喫茶店通常是特指裝潢建築有古風、有濃厚舊情懷、允許吸菸的老咖啡廳。

這間喫茶店不是復古,而是貨真價實的古,因此牆壁斑駁、煙味中還混著一點木頭味,不是文青書店的那種清香,而是真的老舊的味道;用餐的木桌椅也讓我回憶起小學,不但充滿了使用痕跡,桌腳還會因為長短不一而搖晃。

這間店的味道不好聞,甚至有點煙霉味、牆壁也很髒、桌椅也破舊不堪,但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可以很輕易地把我們從這個殘酷的現實抽離。

在我們喝著店家自己烘的咖啡豆、搭配招牌的起司蛋糕的時候,一邊在腦內做時空跳躍,讓一些自己或許早就忽略的各種想法再次湧上。

後來回家才發現他是 Tabelog 的喫茶百名店,我突然想到,電影劇情裡面看到吸毒能幫助藝術家產生創作靈感,那麼強制抽離現實,是不是也算一種類似的原理呢?


僵硬的橡皮筋

在三十後半,我們一邊承受著還要更往前努力的期望,不管是自己能夠得到的成就,還是賺更多錢還房貸養家;也一邊承受著與日俱增的負擔:體力走下坡,無法跟剛畢業的新人一樣加班衝刺、回家要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屬於自己的時間也顯著減少。

就像一條橡皮筋,有別於幾年前能承受被大幅拉扯,彈性逐漸疲乏的現在,兩端的釘子也更穩固、更少刺激嘗試拉扯我們,當然,一部分也是因為自己會找一些藉口避開挑戰。

與其說生理的彈性疲乏,三十多歲更多的是失去目標的心理疲乏:諸如「我還能突破嗎?」、「是否就這樣一直下去了?」、「我真正想做什麼?」之類的問題,不斷地出現質問自己。

我們還能拉伸嗎?當然。但我們也沒有那麼能拉了。



小小的詛咒

剛步入社會的時候每個人都會以升遷加薪為目標,就算遭遇了失敗也會更加努力趕上、又或是換間公司繼續努力;而現在認知到高階職位就是那麼少,多數人成為「彼得原理」主角的可能性非常之高。

已經做了十年的產業可能也不會在未來起飛,但再轉換跑道的心力與風險好像很高,又不確定該不該趁步入中年之前做最後賭注。

相對於五六年級,七年級打破了很多傳統世代對於人生與職業的傳統窠臼,我們沒有那麼多被決定好的既定路線;但也因為活在一個經濟環境走下坡、高度變化的年代,反而在每個年齡層都很徬徨,不管什麼都只能邊走邊看。

三十代後半的現實,不像年輕那樣當頭棒喝,而是一個小小的詛咒,每天都在心裡的碑文刻下一痕,它不會帶來疼痛,但我知道石頭的重量又確實少了一點,這種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狀態,令那個內心世界的空氣逐漸變得稀薄。


在日本很難得看到繁體中文的書,而東方書店裡面有非常多簡繁中文書;當然,店門口的時代革命海報,以及店內有的各種「禁書」也是非常有趣。

另外這裡也有中翻日的書在這裡販售,除了中國傳統科舉考試的測驗試題之外(真的是考古題),還有日文版的 BL 用語字典,在我一邊懷疑自己到底看了尛的同時,也一邊增加了奇怪的知識。


世界觀 patch

別誤會了,三十後半還是很好的階段,我們有更多的經濟自主權、也更知道自己擅長什麼,真要改變的話也還有體力與心力去適應。

如果說是什麼讓我在三十幾歲失去熱情,那不會是工作的疲累,也不會是經濟壓力,而是對這個世界感到無趣。

花了多年工作弄清楚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之後,我開始看到自己在事業、金錢這些外在事物的極限,若要說什麼是可以持續刺激我的,那就是人的生命力了。

因此對我來說,旅行的意義不再是淺薄的「增廣見聞」,增廣見聞只會是一個手段,用來拓展、更新我的世界觀、讓我維持對這個世界的熱情。

我不是古物愛好者、文化藝術鑑賞家,連愛讀書的人都算不上,但透過觀察神保町的舊書店,還是讓我對這個世界又一次感到「有趣」。


magnif 是一間販賣古物的收藏店,裡面除了舊雜誌書籍之外,還有很古典的印刷廣告,貼在厚紙板上,用塑膠套包起來,以及舊得不能再舊的胸針。

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才剛進入傍晚,但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店都沒有開,因此從對街看過去,附近只剩下他的昏暗黃光,就像是強調它一直努力地保留那些沒人會記得的東西一樣,這樣的日子已經數不清有幾年。


昭和年代的廣告印刷品;出生那一年的雜誌;單一個看起來像廢棄品、全部堆在一起就彷彿回到小時候的舊胸針;很多都是網路上不可能搜尋到的東西。

我好奇是什麼人、抱著什麼心情進來這些舊書店。或許他們是愛好者?或許也跟我一樣只是出於好奇?這些店的主人跟書本有什麼故事?

當越多沒看過的東西映入眼簾,仔細觀察,就越多好奇心被喚醒,期待下一次出門還可以發現更多東西。

工作與金錢是我看得到、算得出來的極限,但人的創造力與文化的生命力卻是一輩子挖掘不完的新奇感。

跟十年前旅行的意義不同,我在意的不是去了什麼景點、打了什麼卡,去了別人(沒)有去過的地方;神保町如此多書店,這次我也只進去了三五間,還遠遠探索不夠,可能根本也沒進到網路上的名店,但我不在意。

我喜歡把感受力放大,不斷更新自己的世界觀、發現新的驚喜,像小時候一樣,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卻感到開心。像這樣的「世界觀 patch」模式,是目前能讓我持續對世界感到有趣的方法。


我沒有把握下次再訪是何時,或許到時候觀光客的人潮會讓我懷念起人少的街道,但我當然也會替這條街開心。

這是當天走過的點,給各位參考:Google Map

原文來自:〈神保町舊書街。世界觀 patch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