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Hsu
LanceHsu

國立大學會計系畢業,曾於會計師事務所、新創公司財務窗口,現職為電商財務數據分析師。部落格用來分享我的經歷。 原文連結:lance-hsu.com

[藍抒]非暴力溝通:生活語言

I never feel more given to than when you take from me –
when you understand the joy I feel giving to you.
And you know my giving isn’t done to put you in my debt,
but because I want to live the love I feel for you.
To receive with grace may be the greatest giving.
There’s no way I can separate the two.
When you give to me, I give you my receiving.
When you take from me, I feel so given to.

“Given To”(1978) by Ruth Bebermeyer

本書(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of Life)由心理學博士Marshall B. Rosenberg所著作,書中說明執行非暴力溝通的要素並舉實際臨床案例來分享給讀者。

非暴力溝通(NVC)四要素:

  • 觀察(Observe without introducing any judgment or evaluation)
  • 表達感受(express how we Fell when we observe this action)
  • 需求(say the Needs connected to the feelings we have identified)
  • 請求(Request in order to enrich our lives)

在執行這四要素時,Marchall提醒我們需注意的是應當專注在事件本身及自己的情緒,以表達感受來說,人之所以會感到生氣、憤怒,是因為發生了與我們原本認知預期不一致的事情,而並非是對方做了什麼事情。

舉例來說:小明媽一回家就非常生氣的斥罵小明襪子亂丟。
然而,依照NVC的流程來分析:
觀察:小明襪子散落在小明媽非預期的地方
感受:小明媽感受到不舒服
需求:小明媽需要乾淨的空間
請求:小明媽詢問小明是否可以將襪子收好或是拿去洗

由上述例子可以發現,小明媽需要乾淨的空間,因此,當進入不乾淨的空間時,身心感到不舒服;而並非是小明這個人本身讓小明媽感到生氣(生氣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情感描述,背後藏著更深層的情緒反應)。此外,亂丟這個詞語,其實也間接評斷了這個行為為“亂“;然而,如果我們無法客觀的去觀察行為本身,而是說出批判及評論時,接受方(聽你說話的人)會起到自我防衛機制來反抗。動物對於外在攻擊本來就會產生自我防衛機制,而言語的批判,實質上是一種無形的攻擊,因此人們對於批判及評論的攻擊產生自我防衛機制,是非常正常的事。人有情緒是非常自然的事,如果真的一時無法恢復平靜,那就不要強逼自己這麼做,將讓自己維持那個狀態,享受每一個時刻,但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甩鍋很容易,我們都知道,但今天會產生這些情緒,是因為發生的事情與預期不一致所產生的結果,而並非對方的所作所為所造成的。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作為,但可以透過瞭解自己的內在感知,知道自己的實際感受,從而精確的表達。人對於情感是有共感也有同理心的,當瞭解對方的感受及需求時,是會想要去實現這件事情的,當然,前提是在沒受到攻擊之前。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已經跟對方講得很清楚了,但為什麼對方都聽不懂?反問一下自己,你聽對方說了嗎?你希望對方了解你,相對的,對方也希望你瞭解他,或許他還不知道什麼是NVC,但你可以透過NVC的概念,針對對方的表達文句去猜測他的感受,並透過詢問的方式,例如:「我猜,你現在覺得很受傷?」等等來再次確認。當對方感到被真正瞭解後,感到被同理後,才有可能開始聽得下去你想表達的感受。換想是你,不也希望能夠被對方瞭解嗎?

知道了NVC之後?

實踐!將NVC實踐在平時與人相處的溝通上。我知道這很難,因為我們從小學習如何按照社會框架去表達,試圖禮貌的訴說自己的情感,這種社會教化的習慣反而時常變成詞不達意。但,如果我們想要好好維持人際關係的話,用詞精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當你將NVC應用在平常生活中,挖掘自己的內心深處感受,也猜測到對方詞不達意時的實際感受時,才能真正發揮同理心的作用,否則,你說再多的同理心,也不確定跟對方是不是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NVC的衍生

除了在表達情感上,書中也提及關於如何接收對方的表達,以及讚美他人時的注意事項。接收對方的表達前面已經稍微提及過,當我們理解對方不了解NVC而使用情緒性字眼在訴說時,已經了解NVC的我們,可以透過四要素去拆解對方實際想要表達的觀察、感受、要求及請求,當然這是在建立在如果你還想要跟對方繼續溝通和維持人際關係的狀況下,如果他在你生命中沒那麼重要的話,依照現代人忙碌的程度,連眼都懶得一瞥。至於讚美他人的時候,需要避免虛無的讚美。舉例來說:行銷主管稱讚屬下你那份報告做得很好。這是完全背離人際關係溝通的,反而讓人感受到一種上對下的裁判,甚至是會覺得你的讚美只是希望我做更多事而已。很多企業管理訓練家都會說,這種方式非常管用,只要讚美員工,他們就會更加努力的工作;或許這招剛開始管用,但一直用這種讚美方式去執行管理的話,員工遲早會知道這背後的意思,反而感到厭惡。Marshell提到,我們對他人所表達的讚美時應該包括三個要素:

  • 何種行動增進了我們的福祉
  • 我們有什麼需求因此得到了滿足
  • 我們在那些需求被滿足後,產生了什麼樣的愉悅感受

這些要素沒有一定的順序,有時候甚至是一句「謝謝」可能也就夠了,重點是真誠的讚美而不是別有所圖的讚美,否則也只是包裝成比較好看的文字來評判對方而已,到頭來被識破後,得到的反撲更加嚴重。

人際關係的範疇不只包含朋友,父母、家人、同事、伴侶等等會相處到的人,都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環。每個人的價值觀多少有點不一樣,即使是在同一家庭出生長大的兄弟姐妹,也不會完全一樣,但我們都有共同的感受及需求。放開心胸,真誠以待,互相同理,相信在未來的人際關係相處上也能越來越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