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无
方无

計算機專業在讀學生,女權主義者,關心文化多樣性保護,人權議題,以及2047倒計時下的香港

中二LOMO梦续摊(二):迟到的120胶卷

前文说到我尘封多年的holga 120相机。当年我网购的是一个套装:除了相机还有全套滤镜(彩色塑料片)、135相关的配件、和几卷135胶卷。

滤镜包装盒(内容物已找不到)和135转换套件

常见的胶卷尺寸有35mm宽和56mm宽两种(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常见的尺寸)。最最常见的135胶卷属于前者,而120(或者更长的220)胶卷属于后者。

120胶卷

我买的这款相机,正如它名字里写的,适配120胶卷。不知道为什么,卖家没有把120胶卷安排进这个套装里(可能是因为价格更贵?)。中二如当年的我,并不知道胶卷有不同尺寸(我的回忆已经模糊,这是唯一能说得过去的解释)。而holga的135套件里,也没有包括把135胶卷延长成宽幅的转换头。我拿着135的卷,在胶卷仓里怎么也放不稳。我父母的同事里有好些摄影爱好者,其中一位伯伯看了看我的holga,说:“这就是个玩具吧”。一下戳破了holga塑料质感带给我的失望心情。我觉得自己被卖家骗了。后来我的胶卷摄影活动就不了了之,这台相机(和那些135胶卷)也一直搁置着。彼时数码相机已经非常流行,我身边也没有人会需要胶卷了。

我真正的胶卷初体验始于一个月前。朋友T寄了两台佳能的胶卷后背和三个镜头给我,附带的还有他以前给自己准备(却从没用过)的冲胶卷的工具。(有了这个暗袋和冲洗罐,不需要暗室也可以冲洗胶卷)。

量杯、温度计、冲洗罐、暗袋

面对一件新鲜事情,有时候我越想去做,就越觉得难开始。(胶卷这一回,真是全靠天才发明家逼着做下来了。)

刚拿到相机的时候我对冲印工艺一无所知,搞不清楚显影定影到底要买几种药剂,也不明白网上卖的整套的药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好不容易买了胶卷(差点买成120的),拍完之后又不知道去哪儿冲洗。在附近的冲印店问了一圈,只有一家承接胶卷冲印,店家说:“我们也是送到中环去洗,如果你着急可以自己去中环”。直到我们上了地铁,才查到一家即日可取的店。匆匆赶过去以后,发现只有彩色负片才能那么快,黑白得要一周。好在店里有黑白的药粉卖,我不得不举着手机在店里站了半小时,搞明白了那些药都是什么作用。买完又去买装药液的瓶子。因为那些药都要求一次配完一包,每包都是3.8升的量,实在是没有那么大的容器。后来看到别人diy的视频才意识到,去超市里买大瓶矿泉水,买椟还珠不就得了。

买来的药粉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又过了几回后,突然想起来我的lomo旧梦,holga 120终于重见天日。

第一卷胶卷 上海GP3 100

装片就折腾了好一会儿。120和135虽然都是一卷塑料片缠在轴上的结构,但120外面没有金属罐,取而代之的是胶卷被一层不透明的纸带裹着,起挡光作用。之前我用的相机有自动上片系统,只需要把胶卷拉出合适的长度,扣上后盖就会自动卷到第一张的位置。每拍完一张也会自动卷到下一张。一卷结束会将胶卷全部收回金属罐里。相比之下holga就原始多了:手动上片,也没有倒带。全靠自己转动右边的轴,把拍过的胶片卷到右边。

holga的胶卷仓

那怎么才知道转到了呢?就要从相机后背这个透明的窗口看胶卷背面的纸带:开始,结束,中间每一张,都会有对应的文字。要注意的是120胶卷不只有一种分割方法(照片越大自然张数越少),纸带上一般也印有多行编号,对应8张、12张、16张。

后背的视窗

比较贴心的是,这款胶片在末尾设计了贴纸。当它被完全卷到最右边的时候,贴纸会随着滚动被揭开并且贴在纸带上。拍摄完成打开后背的时候胶卷不会散开。

Rollei Superpan 200

用徕卡老法师的话说,我应该是傻瓜相机用太多了。拿着既没有自动对焦也没有自动测光的holga,这一卷真是拍得惨不忍睹。

虽然洗的时候push了,但最后从水里拎出来几乎是一卷透明塑料片,只有开了闪光灯的几张好一点。一方面是因为在傍晚到夜间拍的,环境光配上f/8的光圈和1/125的快门实在是不够ISO200用。另外我怀疑有几张是拍了忘记卷片或者卷多了一次(还是要保持拍了就卷的习惯),还有几张可能拍的时候不小心滑到了B门。

谁知道冲洗时出的乱子更多。

因为冲洗罐里面上胶片的轴是可调高度的,我一直以为它兼容120胶卷。然而当我稀释好了显影液,准备好了计时器,只欠东风,要上卷的时候,突然发现虽然轴确实兼容,但罐子只够一卷135的高度(35mm)。120要高出半卷(56mm),罐子扣不上。

再去买罐子肯定超过24小时了,显影液要重新配,实在是不甘心。好在最后天才发明家用消毒湿巾盒改造了一个临时冲洗罐,就靠着它关着灯拉着帘仍然漏着光的伪暗室里把胶卷洗了。但因为在盖子下面加装了一个挡光的塑料舌片,我第一次倒显影液的时候哗啦啦流出去大半。摇的时候总感觉液面没有没过胶片。过了10分钟我终于忍不住又出去配了一瓶(未经调温的)显影液加进来。整个显影环节非常混乱。

天才发明家给我做的一次性冲洗罐

以至于最后当我看到胶片,首先是长舒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有图案。

背纸上的图案都曝光出来了(有点疑惑)

不过我的扫描仪只支持135的尺寸,我也没有翻拍胶片的工具。现在只能是扫个局部或者拍个大概。

天才发明家拍的我

这算是16张里最清楚的一张了,基本合焦,闪光灯下人也够亮。可以看到照片的下半部有暗斑,应该是开始冲洗的时候在液面上面,显影不充分所致。

我拍的天才发明家

Low-tech的Holga,在我看来也蛮好玩的。好像是另外一种趣味。也许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在构图立意用光上提高拍照水平(太难了或者是我太懒了)。但其他简单的事情现在的相机都能自己做。而Holga把对焦、测光这些任务还给了拍摄者,一下把我拉回了焦都对不准的原点。那么我现在又可以先去学习照相的基础了。从拍不清楚到拍清楚,是不是比从拍清楚到拍好容易一点?

之后可能会再买一台旁轴,就是有点犹豫是135的还是120(比如6x6)的。

在胶片这件事情上,最大的后悔就是没有早点开始。当年我是那么地想要拍、冲胶卷,甚至在家里换房子的时候,想要在卫生间里做一个暗室。但我始终都没有努力地去推动这件事情,我可能没有去问过卖家,也没有和父母讨论,我都怀疑自己没有去搜索引擎上找答案。我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其实从哪里开始都可以,甚至把一卷胶片全部拽出来都可以。但在我反复去尝试自己觉得应该是对的思路,把胶卷放在一边的槽里往另一侧的轴上卷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其他的可能(比如我需要两块海绵上下固定胶卷),也没有寻求其他的替代方案(比如换一台相机)。

我总是这样,擅长延迟满足。这一延迟,就是十年。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