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國輝
譚國輝

藍天白雲黃太陽 http://www.kohwaiyoung.com

回荡在童年的叫卖声 01

如果人生是一场戏,那么每个人都是演员。这出戏全世界都在看,所以我们必得自重。

在5、60年代的八打灵旧区,路上汽车很少,人们听到的声音,与现代城市充斥着汽车引擎和工地施工的吵杂声完全不同,方圆几里之内的动静皆清晰可辨。

每天天微亮,21路居民在阵阵鸟鸣中迎接新的一天。这时,“咻”一声,一份《南洋商报》会准确无误地飞到母亲刚打开的大门前。然后,居民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路上出现了各种人们活动的声音。

午后,小贩开始出动了。这些贩卖不同小吃和服务的贩子,循着自己的节奏,穿行于大街小巷,用各种声音向居民宣告着自己的到来,像一支各司其职的交响乐团。

属于鱿鱼蕹菜小贩的,是脚车铃声。随着“铃铃铃”旋律响起,一个蹬着三轮车的中年男子,会与他的鱿鱼蕹菜、酸姜、腌芒果和水果罗惹等小吃,出现在路口。他喜欢在遮阳草帽上别一根彩色羽毛,十足山寨英国绅士。他的三轮车是街头小贩中最有特色也最具争议的——前面贴满了全裸的金发女人照片。他经常轻佻地指着照片,向男性客人开黄腔,即使对方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男孩,而女人通常会一边骂他“咸湿佬”,一边忍不住掏钱出来买,因为他的鱿鱼蕹菜实在很好吃。

一路“叮叮叮”响着过来的,则是丁丁糖小贩。小孩子经常围在他身边,仰着头,垂涎三尺地看他表演如何用小铁锤和铁片敲出一小块丁丁糖,或用一根柴枝一层一层卷上浓浓的麦芽糖酱。

像学校上课铃声的“啷啷啷”,是卖冰淇淋的“ice cream佬”。为了存钱买冰淇淋,小孩子很勤于出席镇上的丧礼,因为通常“破地狱”仪式结束后,地上会留下烧得焦黑的1分硬币。我们把这些大人认为不吉利的硬币收集起来,就可以去换一杯玉米雪糕或柠檬冰棒。Ice cream佬和咸湿佬是两个最受小孩欢迎的小贩。

Ice cream佬很有生意头脑,他设计了一个幸运轮盘挂在冰箱外让孩子转。轮盘的底部是木板,上面绕一圈写着1或2或3,每个数字上面钉一支钢钉,轮盘中间装上弹弓,要买的孩子先转轮盘,中间的弹弓若碰到2的钢钉就买一送一,碰到3则买一送二。我的整个童年从未有人转到3——ice cream佬在轮盘上做了手脚,钉在3的钢钉是比较短的,不可能会碰到。等我发现时,童年却早就远去了。

发出“pon pon”声的是“煎蕊(cendol)佬”,是个印度人。有人要买,他就会从脚踏车前的架子里变出手动搅冰器、冰块、煎蕊、红豆、玉米、糖浆等琳琅满目的材料。但他的“专科”是冰球。冰球用跟煎蕊一样磨得细细的碎冰,小贩把一大坨碎冰用手掌捏紧实,淋上玫瑰糖浆,加上几颗红豆。然后,这颗冰球会从小贩搅过冰、找完钱的手,传到刚刚爬完树、捡完石头的孩子手上。没有一个孩子觉得有必要先洗手。大家就站在日头底下稀里呼噜舔着冰。冰球很快融成粉红色的水,沾得每个人满手都是。

当外头远远传来吹箫声,我们知道是阉鸡佬来了。管箫显然只是他一个道具,以增加自己在芸芸街头小贩中的辨识度,因为我从来没听过他吹出一段完整的曲子。阉鸡佬顾名思义,就是帮公鸡阉割。从前很多人家会在后院养鸡鸭。小公鸡长到一个时候,母亲就会请阉鸡佬把小公鸡的睾丸割除。阉鸡性情比较温驯,活动力减低,可以节省饲料成本,且肉质会变多变软。小公鸡完成阉割,再养几个月,就是过年的桌上佳肴了。

很少人是拉开嗓门叫卖的,卖鹰嘴豆的印度人是其中少数。他的摊子是一张四方桌,上面一格格摆满了各种印度零食。他没有任何运输工具,但他必须不断移动以招徕客人,于是他把桌子顶在头上,用双手握着其中两支桌角,沿街叫卖:“Kacang putih(鹰嘴豆)! Kacang putih!”

另一个到处问“Potong? (要剪吗?)”的是“飞发佬”(理发师)。这也是印度人的专属行业。他们拎着木箱,男孩子要剪发,就拿张凳子坐在门口等。飞发佬手法干净利落,一次六毛钱。

Roti(面包)佬是唯一换过叫卖声的小贩,我跟他们一起经历了从脚车铃变成摩托笛声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车头缠着头巾的“阿差”(来自印度北方旁遮普(Punjab)的锡克族),以及身后挂得满溢、随着车子颠簸摇晃的面包蛋糕。邻近城镇所有卖面包的“阿差”都住在21路上、叶家的左隔壁。他们批来的面包,每天都在这个Roti佬大本营里,堆积成一座小山。

到了晚上,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又换了另一批人。

夜晚的pon pon声属于“给鬼追”,他卖的是咖哩辣沙和清汤,通常在晚饭后出现。这时,想吃宵夜的21路居民会拿着碗或“夹篮”(二到三层叠起的便当盒)等他。我怀疑他的内心其实住着一个赛车手。因为他总是能够把满载汤水的三轮车蹬得飞快,在路上呼啸而过,叫都叫不来……这是他花名“给鬼追”的由来。

“你踩那么快干嘛?给鬼追啊?”群姐每次好不容易把他截停,就会连声抱怨。

“赶时间啊!”给鬼追总是如此回答。接着,他把咖哩面递给群姐,又快速地蹬着三轮车,消失在21路的尽头。

直到这时,21路的一天,才在一场虫鸣协奏曲中结束。

待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