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a the Prophet
Lucia the Prophet

Vocus 創作者 蓋一平凡的8年級女子 • 兩貓之母 • 社會科學領域博士生 • 收容所長期志工 • 什麼心得都寫得出來的寫心得魔人。我用書寫記錄生活,你用文字閱讀我。

【花火對談── 文學輕鬆聊】X 任明信

世界在外面等著我們
───持續前往下一個遠方,安放心中美麗的石頭。

關鍵字:旅行

這是我第二次參與花火對談,如果說上次去是衝著講題,這次去就是衝著人(笑)。其實我過去並不是一個常讀詩的人,雖然我喜歡詩,也很容易被觸動,但那種經驗通常發生在課堂上,因為我不會主動去找詩來讀,要說為什麼的話,其實「窩不知道」,就當作這是我的人設好了──喜歡卻不主動尋求。

然而這樣的我,卻在經歷了朋友離世後不久,開始大量添購詩集,像是《鎮痛》、《比海還深的地方》、《冷的感覺》、《夜裡飛行》......等,我想真實的原因大概就是「鎮痛」吧,當你的人生突然像被隕石打到一樣,真的會很不知所措,只要有任何管道可以緩解那個毀滅的絕望,大概什麼事都會想試試看吧。

很妙的是,我當時並沒有買任明信的詩集,只是總在一些時刻突然被那些句子擊中。一切其實始於一枝筆。友人Y是我研究所時期很親密的朋友,我們共享了很多快樂與悲傷,因為離世的是共同朋友的緣故──後來的我們也分擔了同一份痛苦。某天,手機上跳出了她的訊息,點開一看是一支筆的照片,上面貼著她自己寫上的句子:「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她說,那是任明信的詩句,她很喜歡。那天之後這句就一直飄盪在我腦海,每當我想要怨嘆命運無情的時候,它就會浮出海面,告訴我沒有如果、沒有更好,那就是命運。

而最近的一次觸動,來自《去過靜慢的生活》

願你也愛自己的陰影,如光愛你。

在經歷了太多太多之後,其實我已經很明白,關於人生的那些陰暗角落,逃是沒用的,直面衝撞也是。我們都要去覺察、去接納,那才是真正能安放陰影的方式,所以當我偶然讀到了這首詩,那是一種很微妙的感受,好像突然發現在你不知道的時空,曾經有個人他也感覺很痛,但他在掙扎、載浮載沉或痊癒的過程中,找到了一個方向,而那個方向和你的一樣。

我很難解釋那是一種多大的安慰──有人的文字懂你。

後來那成為唯一我會在日常中反覆默唸的句子,當我身邊的人各自被不同的事情困擾的時候,我也會拿這句話去告訴別人:「很多事要過去,真的沒有什麼捷徑,像陽光從不會因為誰是個機八人就略過他,我們愛自己的時候,要連自己的陰影也愛著。」

這大概就是我與明信老師的「緣」吧。


再來,我們談談這次的主題──旅行。其實我一開始完全很直覺的認為這場要談的是實體移動的旅行,想不到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在談靈體...欸不是,是心靈上的旅行,讓我感到有些意外,不過對於意識漫遊的旅程還是有很深的共鳴。

以下節錄一些印象深刻的談話和大家分享。

粗體是兩位老師的談話內容,普通字體是我自己的感受。

PART1

達陽老師:「你一開始是受到什麼的召喚開始寫作的呢?背後的動力是什麼?」

明信老師:

  • 國中時期因為生活很苦悶,加上升學壓力,和青春期會有一些戀愛的問題.....之類的,寫作對我來說是紓解心理的那些東西。
  • 對我而言,寫東西其實也是一樣的概念,當我的內心越不穩定的時候,我能用鍵盤傾倒出來的文字量就越多,有時候會突然有一種,好像非寫不可的感覺,就是現在、此刻,我一定要寫下來才能平息心裡那一股躁動。體內的黑炎龍又不聽使喚了(住手XDD)
  • 另一種紓壓的方式就是閱讀,那時候特別喜歡看金庸的小說。
  • 其實不管是閱讀還是看電影,都像是旅行,帶你暫時脫離現實,它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帶你經歷不同的人生,你可以在故事裡體驗各式各樣的事情,只要你入戲夠深,有時候你看完電影之後走出來,已經是另一個你了。
  • 我對電影最高的評價是「洗滌」,有的電影厲害在.....它把你殺了也就算了,在你死了之後還把你救活。
  • 這段也深有同感,不過我從大學就養成了奇怪的習慣──學期間不敢看影集和電影,因為我是那種必須一鼓作氣追完的人,我很擔心自己一旦看下去會被吸住,讓我花太多時間在上面,後來不知不覺就變成一個只敢在寒暑假追劇的怪咖,但我後來抓到一個折衷的方式,就是看週更漫畫。週更漫畫就算追再多部,大概每天也只需要花1~2小時,這種限制讓我十分安心(笑)。看漫畫對我來說就很像短暫的進入別的時空,沉浸在別人的故事裡面,能讓我暫時忘記現實裡的紛擾。

PART2.1

達陽老師:「你認為讓你旅行的動力是什麼?像是一些駐村計畫之類的。」

明信老師:「我覺得對我來說旅行有不同的階段,最初的旅行其實是比較像是一種逃離,就是會有那種時候,會覺得該離開這個地方了,去哪裡都好;而後來的的旅行更像是一種前往,我開始比較抱著一種朝聖的心態,比較常去親近大自然,或者去看海。」

  • 朋友自殺過世的事情,讓我覺得就是「時候到了」,知道自己當下該離開那裡。
  • 在講這段的時候明信老師數度哽咽,那個停頓好讓人揪心,一方面我本來就有奇怪的吸情緒屬性(看到別人眼中有淚光、聲音帶哭腔,馬上我眼前就會模糊......),另一方面也想到自己失去朋友的事情,那種感覺就像是我吸到的悲傷和我自己的悲傷在共鳴吧,當下也突然止不住淚水。
  • 我也有那種強烈意識到自己該離開的時候,活在失去朋友的城市裡,曾經連鞋底接觸地面都感到疼痛,分不清是這塊土地被我踩痛了,還是那每一步的反作用力刺痛了我,我好想逃,真的好想。
  • 旅行不一定要真的移動,心靈上的移動也是一種旅行,像是看一場電影、一本小說,甚至認識一個新的人,那都可以是你的旅行。
  • 閱讀、觀影的體驗,可以帶我們進行一場脫離現實的旅行,而認識人,我覺得是一種更貼近現實的旅行,當你認識一些離生活圈非常遙遠的人,其實他們完全可以把新世界帶到你面前,最近總這麼認為。

PART2.2

達陽老師:「讓我想到曾教授的事情,以前和研究所的同儕見面都在互相傷害,互相問『最近有沒有在寫作啊?』、『什麼時候出書?』,只有老師總是會關心我們最近好不好,但在那些當下其實都沒想過要珍惜。」

達陽老師:「後來有一次老師邀我回東華分享,老師在走廊上走到一半突然說『今天的雲真是美。』拿出手機拍了幾張,總覺得他真的隨時都保持對世界的關注和熱情。分享結束後一起吃了很高級的餐廳,聊一些很高深的文學,然後就此道別,想不到六天後在一場講座上,接到了老師過世的消息。那個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時候到了』,所後來我辭掉了正職,專注在文學上。」

達陽老師:「其實老師走的那時候,我曾經非常憤怒,跟明信講了一些比較激烈的話,大概是『天公伯真是瞎了眼,那麼好的一個人......』,那時候明信安慰我說:『也許他原本的時間並沒有那麼長。』」

  • 聽到這邊真的覺得,關於生命的事情,其實好像帶給人的衝擊和感受是很類似的,或許就像心理學上的「悲傷五階段」,巨大的衝擊過後我們總是必須體驗某些東西。
  • 想起失去朋友的前一天,我們還一起參加研討會,在會議上無聊的發呆,我也總是忘不掉那天她在筆記本上畫畫的樣子。
  • 一開始我也好生氣,我覺得憑什麼?兇手憑什麼奪人性命?那麼單純、善良的一個人,為什麼要讓她遇到這種事?可是後來啊,也漸漸的明白,有些事就是沒為什麼,對人類來說接受這件事是困難的,既然有結果怎麼可能沒有原因?!但後來的我接受了,假設很多理解範圍之外的事情可能有原因,但既然無法理解,執著原因其實就只是讓自己痛苦而已。不如就接受吧,那樣我們才能活下去。

PART2.3

明信老師:「本來覺得駐村差不多要結束了,但後來就比較順著直覺,像是球來就打那樣,因為總是會有奇妙的緣分讓它延續下去,現在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地意識到『所有的離開好像都是為了回來』。」

  • 「想要試著活進其他地方。」其實每一次旅行,好像就是為了找一個地方好好待著,像是縮時攝影那樣,把一個地方的一切好好紀錄在腦海,之後不管在哪裡,當我閉上眼我就能夠再回來。
  • 幾年前那個想逃離這裡的我,大概很難想像我現在還在這裡吧。最後我留下來繼續升學,我還是生活在這個充滿傷痛的城市,甚至依然每天待在那一棟建築裡面。明明那時候那麼想逃,也短暫的逃離過,最後卻還是留下了,弔詭的是這裡甚至不是我的故鄉。
  • 我自己也還不太清楚為什麼,但我和這個城市的連結一直持續在深化,有時候我感覺我好像屬於這裡,就是那麼奇怪。或許我和土地之間有某一些隱性的連結,又或者我還有什麼執著,所以我在這裡成了地縛靈般的存在。

最後的Q&A部分


Q:許多作家的靈感來源是痛苦,兩位會覺得痛苦的時候寫出來的東西比較好嗎?

林:痛苦的時候確實會更有意願書寫,但會不會比較好就不一定。

任:同意達陽的看法,痛苦的時候比較會產生一種一定要講出來的慾望,但我認為有時候寫作是被某種美「擄獲」,不同的狀態下其實那個美是不同的,「只要甘心在這個當下」就會看到很多美的事情。

Q:關於旅行,兩位比較喜歡有旅伴還是獨自旅行?

林:我覺得那是不同的感受,我一開始比較喜歡自己去,因為要寫作的話有其他人在會有很多干擾,不過後來熟人都知道我出去晚上都需要有寫作時間,就比較沒有影響。

林:記得有一次很克難的把茶几搬到廁所在那邊寫東西,我爸起來上廁所就看到唯一的光源裡有一個人在那邊打字,大家有看過神隱少女吧?我覺得我爸大概就像看到一個鍋爐爺爺在那裡很忙。

任:我覺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跟不同人出去感受也不一樣,但如果目標是寫作的話我還是比較常一個人去,有時候我在一個地方會感覺自己可以變成一棵樹,可是在有的地方又感覺自己變成一隻狗,在那裡跑來跑去。


第一次見到真的明信老師覺得超級感動(迷妹內心澎湃),但實在沒有勇氣當面和老師說:「謝謝你的詩陪我度過好多艱難的時刻。」所以就在這邊小聲說吧~

第二次來還是覺得達陽老師率性的講話方式真的很可愛XD,認真中總是夾帶著一些很有親和力的murmur。在Instagram分享限時動態的時候意外被達陽老師回覆,覺得很驚喜,BUT......老師:「我的陽是這個陽喔。」XDDD

對不起RRRRR我真是失禮,下次一定不會打錯QAQ。

在花火對談裡最常想到的句子大概就是「以文會友」吧,作家寫出作品,而作品又是一部份的作家,有時候會想,或許眼前的並不只是作者與作者之間的火花,還有作品與作品間的花火,和著參與者的感動,一起在南方盛放。

很感謝有這樣的活動一直存在。


有興趣參加看這裡:

我們的南方:擦亮花火文學計畫

點這裡支持花火小誌:

讓文學從南方盛放!《花火小誌》獨立出版,點亮創作的火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