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卓
翹卓

// Cₕᵣᵢₛₜᵢₐₙ丨Bₗₒggₑᵣ,新手業餘作家一名。 //

〈重來的力量2〉

續寫前文:


前文提到我抽離了自己,不過在抽離之前,我是有跟導師反映我狀況的,只是,還是那樣子。


日復日,月復月,身心分離地上母會,帶週會,甚至帶敬拜。慢慢地成了「關上門,關了燈,兩個人」,開始分不清到底哪個是在教會真實的我,哪個是在教會虛假的我。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名乎其實,是「雙面人」。


我看似與團契同齡姊妹相交甚歡,可我其實並不覺得如是;我看似很用功事奉,可我其實只不過是「應酬」。


再後來,我真的不想了。覺得,這樣上教會越發得罪祢,越發浪費時間,越發毫無意義。好像就是不斷地勉強、壓迫、辛苦自己:你可以融入的!只是時間的問題!你要再努力就能融入了呀!


下一刻,我問自己:「我可否不要融入?這是時間的問題嗎?我不是已經很努力融入嗎?不是嗎?我可否不要在這裡融入?」


突然

我頓悟了

一件事情

就是

為何要限制自己留在這所教會裡?

為何一定要這所教會?

為何不能嘗試其他可能性?

為何要「框死」自己?


然後,我想了久,祈了久,跟閨密傾了久,決定嘗試擁抱其他可能性,對,就是嘗試其他教會。


不過就是有點草率。

不想去閨密的教會(因為我在群體裡會較依賴她),想要選擇週日團契(因為我較慣週日),但左看右看,找不著,「擱置」選擇的計劃。想打開Youtube看影片休息,怎料一開,我就看到某教會牧師講道片,有點興趣。


搜了網誌,沒找到團契時間,不死心;

去Facebook問他們,沒回覆,繼續不死心;打電話問他們,

便被「轉介」與他們的傳道電話聊天;

開始了我在新教會的信仰生活。


總的說,我是在YouTube裡找新的教會。

是有點「前所未聞」。


到現在,還在適應新教會的人、事、物、作風,感恩裡面的人也很包容亦很接納這個初來不久的新朋友。於我,在這裡,沒有了壓抑自己的環境與壓力,亦比從前舒服的相處,是難得的。


最終,決定了離開母會去新的教會。

因為發現,我所想的母會成了我所經歷的那樣。


在團契我的姊妹zoom小組裡,鼓起勇氣分享自己的病,除了導師有反應外,其他的沒一個在其中或其後有任何反應,就連比較熟的門訓時認識的姊妹也如是。


那刻,我不懂形容那種難受。

是心碎了的那種。


我理解亦體諒他們未必有相同經歷而未能給予適切的反應,亦理解在網絡裡較難給予即時的反應。


但從這事,

我看清了另一件事。

就是雖有彼此相交的時候,

但這裡的人,始終容不下我。

以至,

我說了我的狀況又如何;

我不說我的狀況又如何。


可能當我看清現實,便不再一廂情願地以為融不融入這個群體全是自己問題。


也或許,

這樣的離開,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只少,

我不後悔所作的選擇。


後記:

記念仍努力適應新環境新身份的自己,畢竟母會與我人生及家庭關係亦密切,所以需要時間消化、整理和沉澱,無論是當中的記憶還是所醞釀的情緒。


感恩不同人的接納和諒解,或許我無法做到立即很投入新的環境;或許我仍很抽離,但仍很謝謝每個尊重明白我決定的你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