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師的魔法手札
治療師的魔法手札

夢想當個動畫家,平常自稱創作者,實際上是個物理治療師。 Dreaming as an animator, living as a creator, working as a physiotherapist.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magicianpt945

《治療師的魔法手札》第一章 |魔法與它們的產地 〈上篇〉

所以,「物理治療都在幹嘛?」

只要是同行一定都對這個不陌生的問題有自己的答案。一般如果要介紹物理治療,直覺上通常都會從「核心3M」或是「四大領域」介紹起。我本來也是這麼認為,但太快切入專業似乎顯得有些生硬而違背了撰寫這系列文章的動機,所以我打算輕鬆起個頭。就讓我先從「出沒地點」(也就是執業場所)開始講起,畢竟講得再多專業,想像不出來也是有點可惜。

第一個地點最容易找到我們,可能是醫院復健科,也可能是診所,我姑且把它統稱為「治療室」。治療室規模有大有小,但核心的設備基本上大致相同。就如儀器三寶「電療」、「拉腰(拉脖子)」、「熱敷包」應該是做過復健的民眾對物理治療的第一印象 — — 也可能是唯一印象。事實上,治療室中有許多可用來進行運動治療的道具及設備:腳踏車、紅繩、平衡桿…等,說是寶庫也不為過。

比較無奈的是,健保體制下使治療師們必須在很有限的時間內治療大量的患者,再加上我們還必須經過醫師的會診、照會才能替患者治療。種種的限制讓我們在治療室只剩下「治標不治本」的儀器治療能選擇,被叫成「儀器操作員」真的是剛好而已。

聽起來很可笑吧?

然而,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可是遠不只於此,還請各位慢慢期待以後的篇章。

總之,醫院、診所中的治療室的確是我們最容易被發現的地點,而被當成唯一出沒地點也不能怪誰,因為大家需要復健都只往這裡找嘛。


文章看累的話,輕鬆一下吧

再來,會接觸到第二個地點 — — 「病房」的人可能就少了一半以上了。 從復健科、神內外、骨科的普通病房到加護病房、甚至是安寧病房,都可以見到我們。面對病房中的住院患者,我們雖然少了治療室中的道具,但相對地,病房中、甚至整個醫院環境都是患者可以運用的,電動床、走廊、樓梯,甚至是一面牆壁,端看治療師的創意及熟練度。

病房常見的物理治療包含了關節活動、呼吸訓練、功能訓練(如:轉移位、走路),或是出院前的衛教,甚至輔具評估及長期照護資源的串聯也是我們的責任之一。此外,病房中很需要整個醫療團隊的共同努力,包含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等,每個成員的觀察與溝通分享都可能改變面對病情的態度。看見患者的潛能與優勢並鼓勵,是我們可以做也必須做的。而身處於醫療的前線,病房也是我們最可能接觸到死亡的地方,相關的應對及心情又是另外的故事了,之後再跟各位分享。

其實物理治療師有時在病房中的治療時間,也就是「與患者相處」的時間,會比起醫師及護理師們來得更久。對於我自己而言,與患者及家屬「交心」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收穫的。從認識、同理到「視病猶親」,很多時候只要多了解一些患者的心情,帶來的成效往往不亞於復健本身。在這邊也要感謝在中山醫的實習時老師的教導,多虧了當時的經驗,讓床邊物理治療從曾經最擔心變成我最有收穫的領域。

介紹到此,我大膽猜測一半以上正在看這篇文章的讀者,心目中認知的物理治療已經差不多被我提點完了。若你正在好奇著〈下篇〉會介紹什麼的話,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 — 因為在那之前是〈中篇〉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