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雲
一雲

香港資安新創聯合創辦人兼總軟件架構師,前蘋果電腦高級工程師,關注科技與人的關係。推特 @edwincheese

去中心化也不一定要區塊鏈

自從區塊鏈興起,很多人把「去中心化」和區塊鏈劃上等號,認為去中心化就必需是「上鏈」,或者以為使用了區塊鏈就是去中心化。其實,去中心化一詞,早在互聯網初期已經存在,不是新概念。Tim Berners Lee 在 1989 年的論文中提出world wide web的概念,當中也有提及 non-centralisation。去中心化,也不一定需要區塊鏈。

我們用「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一詞來形容不依賴單一組件(包括個人或機構)指揮,各部件能夠互相連繫和獨立運作的系統。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對系統分類的圖譜,說明一個系統有多依從個別元件。任何系統都需要有一定的更新和修正,多鬆散也好,就如 TCP/IP 標準,也有一個像 IETF 的 standards body,區塊鏈系統也不例外(順帶一提,很多區塊鏈網絡的governance比IETF還中心化)。我們談論去中心化時,從來不是以一個絕對的標準來衡量。

去中心化的圖譜上,有很多種不同的系統設計和技術,對應不同的應用場合,也有不同的優缺點。使用那一種去中心化系統設計,取決於應用的技術需要。Bitcoin 的突破,在於它提出區塊鏈的設計,在公開的網絡上達成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以解決作為去中心化電子貨幣面對的 double-spend 問題。對於非貨幣的應用,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卻未必有用,它們面對的問題,更多時候是可靠、高效的資料儲存與搜尋,以及更好的用戶體驗。

區塊鏈只是去中心化的其中一種技術,就情況而言,甚至未必是最去中心化的方式。今天區塊鏈去中心化的討論,大多著眼於去除中間人 (intermediary)。可是,正如大家的討論,中間人的存在,很多時候可以增加系統效益。這意味去中心化不切實際嗎?在有沒有中間人之間,其實還有另一個進路,我們可以大概分類為 decentralization by competition,在中間人的角色引入競爭。在系統設計上著手,把中心化協調的功能開放,讓用戶在不同的中間人中自由選擇,而且參與者應該無需得到批准也能加入競逐。理想的話,還要把轉移的成本減低,例如讓用戶的資料和社交圈輕易攜帶到另一個平台。這種進路,在中間人的效益優勢和避免權力集中之間取一個平衡。其中一個實作的方法為 federated system,例如,近來興起的開源 microblogging 平台 Mastodon 就是屬於這種概念。

不過,無論是那一種方法,去中心化也不是容易的事。既然這一條路並不易走,那麼是否應該以中心化的方式來把 idea 試驗一下?要驗證一個 idea 是否符合實際用戶需要,建立中心化系統固然比較快捷。不過,既然要把平台中心化,使用區塊鏈來建平台 token 就變得沒有意義。對一般用戶而言,信用卡支付遠比加密貨幣簡單和習慣,亦更容易做到良好的用戶體驗。即使要用加密貨幣,比較多人接受的如 Bitcoin,也會有較好的配套,要整合到平台亦較容易。或者,純粹以平台 token 作為用戶評分的話,使用區塊鏈反而會增加用戶體驗的 friction。而去中心化系統,有需要使用限定數量的代幣在節點之間作價值轉移,或者要作為 reputation system 以增加不良行為的成本的去中心化系統,這樣的情況,在區塊鏈發行 utility token 才有意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