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
kay

宇宙住民。宅宅。非典型香港人。 星際探險中。 書評 | 畫評 | 隨筆 | 小說 | 繩縛

試著持續更新的我。向晚的黃昏和青春的終結

今早突然在找去冰島的方法,看到有Au-Pair互惠生計劃,年齡限制是18-25歲。要是重讀公開試那年懂得去一個人闖闖就好了。如今保守估計今年年尾畢業,寄望明年疫情穩定然後生日左右的時候出發,也許能經歷到冰島的冬與夏吧。

在工作的IT公司努力敲著鍵盤,那是一個只要手在鍵盤上一直移動就沒有人起疑的世界。

對面的是新來的全職實習生,今天第一日入職就進了Zoom meeting開會呢;旁邊坐著認識了五六年的朋友兼上司(雖說是上司,可是公司並沒有明確的階級概念呢)一間有貓的房就這樣被鍵盤聲填滿了。或許一直以來理想的公司就是這樣吧,同事互助互愛、有喝酒和洗澡的空間、有鋼琴也有貓。在敲鍵盤的時候天色從赤紅變得暗淡,時間並不會等人呢。

在這家公司已經工作半年了,從無所適從變成從容;看著第一個有份測試的programme終於從staging變成beta,能出公海了,真的很感動。也是這個project出生了才能自豪地跟朋友說:這邊的bug是我回報的哦。可是大概跟朋友炫耀並不是這份工作的滿足感所在,真正的滿足在於從仿似完美的系統裡面挖出一個個小蟲、好好整理梳理原因然後寫報告、再等待下一次更新的時候看看工程師解決了沒。大概高中的時候電腦科的主修會選擇programming也是因為喜歡解難、喜歡沙盤推演、喜歡algorithm寫完沒bug的感覺。還記得那時會跟鄰座同學鬥快,我總是比她慢一點完成第一次output,可是十之八九都是無error的。年輕的時候總是因為這樣小小的勝利而感到自豪呢。

高中畢業前校本評核的報告裡面引了一句工程師之間的玩笑:你或許有智慧寫一個programme,可是你不會有足夠的智慧去debug。因為那時的功課就是自己不夠一小時內寫完了,可是卡了在output跟預期不同的問題,在課堂上摸魚、上了好一陣子Facebook,怎樣想也想不出原因,才不好意思地舉起手問老師。結果原來只是counter的初始數值填錯了w就這樣卡多了一小時,真笨。可是這個經驗就是印證了在編程世界裡「第三者」的重要性。從古早的「小鴨除錯法」到現在的「初音/高達除錯法」,其實都是自己從程式抽離,假設自己要跟毫無相關知識的人解釋自己的code,從而找到邏輯不順的地方。

嘛雖然真的很喜歡電腦、可是好像從自己的青春說遠了。高中的時候選修科選了電腦、中國文學、化學,是全級只有一個的組合,那時候跟自己說笑,說大概自己的高中在讀語言學吧。然後因為化學老師教學風格不適合而退修了、沒考那科公開試而導致選修科分數不夠(中國文學臨考前沒好好溫習而不合格._.)最後去了讀視覺研究(讀藝術史和美學理論的)。可是如今半隻腳進了自己夢想的行業、進了業界頂尖的公司工作真的很開心呢,同事也對自己很友善、買回來的飲品和食物也會分給我吃,工作環境又有貓。要是小時候的自己看到如今的自己,應該會覺得很自豪吧。

工作的時候來湊熱鬧的貓w

進去了二十幾歲的歲月,知識以外得到的更多是迷失。眼見世界紛擾和一直在崩潰邊緣,自己力量又不強,更不用說積蓄長期沒法大幅增加、沒有社會流動性之類的大問題。難怪世界九十年代開始有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2019開始中國有躺平學,全世界的年青人都過著低物欲低消耗的生活。高物欲的我,也是拼了命在控制自己對於物質的欲望和消費,努力在克己。或許自己到老也不會有放肆花錢的日子可以過,可是勤儉節約也沒有什麼壞處吧。畢竟中學時代的自己都是每天午餐吃港幣七元的淨米線、就只為了買喜歡的專輯和書那樣撐過來的。

好了,明天又要繼續上班,去喝一杯手工啤犒賞自己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