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鐘琪
林鐘琪

「漩渦裏的人,有責任說出漩渦的樣子。」

在內地的新聞學課堂上如何看待新聞自由?

前幾天在Global Journalism這門課上不知不覺聊到了新聞自由的話題。主講的是一位投身學術界的前全職新聞工作者,在國有新聞機構、外媒都工作過。以下內容部分是老師的分享,部分是同學的insight。不敢說很全面,但是對於理解國內新聞環境或許還是有幫助的。

首先老師是定義了當下國內新聞的語境和機制。它承受著很大的political pressure,並且置身於一個泛娛樂化的言論環境之中。political pressure不僅僅表現在新聞發表本身會受到相關部門的直接干預,也表現在新聞機構對於新聞的自我審查,這種自我審查往往會拉低新聞的尺度。娛樂化的新聞環境是指中國的新聞受眾更多地從社交媒體之類的平台去獲取新聞,而非通過專門的新聞網頁、app或是紙質讀物。這意味著他們要求一種更迅捷、更簡單輕鬆的新聞閱讀體驗。這從受眾的角度一定程度地削減了重大公眾事件的報道意義,也在某些方面拒斥內容翔實、論證清晰的報道。因為它們太「長」了。

然後是說,我們講新聞自由的同時需要伴隨著對公民素養的要求。假如說受眾並不具有公民素養,過多的信息反而會成為一種干擾,甚至引發混亂。但我覺得新聞自由和公民素養是很難界定誰先誰後的。有一個詞叫well-informed citizen。假如說沒有新聞自由,其實就很難保證受眾獲得的是全面可靠的信息,這本身就是對公民權利的侵犯,也無利於公民素養的培養。不是說我們的經濟發展到哪個階段人民就會自動擁有了公民素養的,假如沒有長期的對公民素質的尊重和教育,是不會像遊戲一樣走到下一關就會解鎖新技能的。

接下來是我認為比較有趣的一點。之前老師分享過「新聞的話語權/主導權在誰手裡」這個問題。在北美新聞的話語權在商業新聞機構的手裡,在北歐在較為獨立的新聞行業協會手裡,而在南歐新聞機構往往與各個政黨聯繫緊密。這後兩者確實是很棒的知識層面的補充,因為我自己長期以來習慣和認同的是北美新聞的模式,現在覺得北歐的模式也很新穎、很有效率。而且南歐的情況稍微弱化了我對國內新聞模式的stereotype,雖然南歐與中國的政黨制度非常不同。

向來人們好像都覺得,it’s much easier to agree on companies than governments。新聞是這樣,數據也是這樣。人們在使用app時往往會很自然地認可它對我們信息的收集權限,甚至很少人會去讀過這些內容的條款具體是什麼樣的。但假如說這項要求直接來自於政府,就會很直接地與「監視」聯繫起來,人們就會警惕得多。而美國的情況是,政府往往不會出現在個人數據收集的前線,卻是商業公司背後的信息受益者。這種關係假如不通過wiki解密等事件的曝光,是很難被美國普通民眾意識到的。

其間還有提到China mode的問題。我記得曾經有西方媒體曾經稱中國模式為以經濟為唯一重點並以個人權利為犧牲的模式,其中不乏有對工人權益、言論自由等等的表述。而課上老師也提到另一方面,歐洲的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的決議進程有時會十分拖沓和浪費資源。中國模式下的經濟增長是否健康以及可持續,個人權利為此的犧牲是否值得?西方民主制度下為什麼民眾對此的驕傲感和認同感越來越低,身而為人的尊嚴和對現狀提出改變的可能性是不是在制度正義的情況下就必然存在呢?這些都是我覺得困惑和模糊的方面。

最後是關於新聞審查。老師說過很多關於regulation的必要性的話,也講出了全球關於misinformation等方面共同的擔憂。我當然也認同,在中國的輿論環境中misinformation的威脅是非常有害的。但為什麼我們的regulation沒有帶給我們一個更好的新聞環境,以及為受眾帶來更高質量的新聞內容呢?我覺得misinformation是新聞審查的下限,但爭議性往往存在於新聞審查的上限。我長期付費訂閱的媒體是華爾街日報和端傳媒,之前一段時間訂閱的是紐約時報和金融時報。有一些很珍貴的traits是存在於我們新聞審查的上限以上,是大部分國內媒體並不具有的。第一,coverage。盡可能給出完整的事件的全貌和細節,而不因為立場去取捨。第二,accuracy。給出具體的引用源鏈接和數據來源,並且承認調查中不確切和不科學的地方。第三,readability。對複雜現象和名詞的解釋,對過去類似事件的鏈接和追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新聞事件本身。我自己不是讀新聞學的,只是從一個受眾的角度去比較閱讀體驗。我不知道這些traits是不是所謂的journalism ethics的一部分,但我能感受到它的decency,這是很讓人感動的。而新聞審查對新聞內容和記者本身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拒絕了這種decency。

除去新聞審查,還有比較遺憾的一點是國內缺乏付費訂閱機制的新聞媒體,大部分媒體還是為了流量和廣告去做向下適應的嘗試。在這堂課上的小調查中,願意為更高質量的新聞付費的同學已經過半。雖然這個小調查並沒有多大代表性,但相關的市場調研和平台開發在我看來還是挺有前景的。

A good newspaper, I suppose, is a nation talking to itself” – Arthur Miller, 1961.

鐘琪 於北大

2019.7.4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