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識。書寫
書識。書寫

閱讀蘊含創意,觀察激發靈感;當創意碰上靈感,再透過文字進行記錄,將發揮出巨大的力量,一股能令世界變得更好的力量。

用畫圖來解決問題

書名:《餐巾紙的背後》

作者:丹.羅姆

譯者:韓文正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丹.羅姆(Dan Roam)是美國視覺化思考專家,他創辦了Digital Roam Inc.,靠着一枝筆、一張餐巾紙(或白板),教Google、eBay、沃爾瑪等不同行業著名企業運用視覺化思考,解決經營上的各式問題。在《餐巾紙的背後》裡,他深入淺出、一步一步向讀者講解和傳授視覺化思考的有趣秘笈,讓大家發現視覺圖像的強大力量。


羅姆說,在人類的感官中,視力算是最發達的一種,不過,我們往往忽視了這個天賦能力而劃地自限。他指出,只要我們善用已有的視覺工具,便可利用一枝筆,加上一點想像力,在隨手拿來的一張餐巾紙上,快速地發掘問題、了解問題、解決問題,清晰地向別人說明我們的發現,以圖像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這種展示效果甚至強過Excel試算表或PowerPoint簡報。


一聽到要圖解問題,許多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說自己不會畫圖。對此,羅姆強調,用畫圖來解決問題,根本不需要有繪畫天份或基礎,只要你會畫圓圈、方格、箭頭、火柴人等圖案就已經足夠。大部分人之所以不習慣以畫圖解決問題,原因之一在於對自己的畫圖能力沒信心。基於這種普遍的成見,阻礙了許多人運用視覺來思考。然而,換個角度想,畫圖靠的是觀察力而非繪畫能力,而觀察力就是來自於“看"的本領。所以,要掌握視覺化思考,重點並非在於怎樣畫得更漂亮,而是要學會怎樣更會“看"事物。

書中提到,人類觀看事物的方式離不開六個W:誰/甚麼(Who & What)、多少(How much)、何時(When)、何處(Where)、如何(How)及為何(Why)。學會用圖像表達這六個W,便能將難題拆解,逐個擊破。


在開始畫圖前,先了解視覺化思考的運作原理及過程。我們除需要用眼去“看"外,還要用上“心中的眼睛"(即想像力),並需以手眼並用來進行整個過程。通過“觀看、觀察、設想、展示"這四個步驟,就可以將看似複雜的資訊,化為簡單的圖案。所謂“觀看"是指蒐集初步資訊,大致了解狀況;“觀察"則是篩選相關資訊,選擇重要的部分再將之歸類;“設想"亦即想像,也就是要用心中的眼睛解構和重建資訊,看看能得出甚麼效果;最後“展示"是指手眼並用,以最適當的視覺框架把想法畫在紙上,展示給別人看。


書中,羅姆提出一套幫助我們打開心中眼睛的思考方法,稱之為SQVID,它由下列五個元素組成:簡單(Simple)/精細;質(Quality)/量;想法(Vision)/做法;個別(Individual)/比較;變化(Delta)/現狀。每個元素都有其對應的另一端,換言之,SQVID就好比一台等化器,讓大家在面對問題時可以拿來自問,嘗試將問題調整到各元素的兩端,強迫腦袋去想像各式各樣的可能,刺激我們去思考和分析想要表達的內容,從而確定圖像的用意,選出合適的圖像呈現給別人,達致有效順暢的溝通過程。


本書結尾,羅姆以一張瑞士軍刀圖(見下圖)將全書概念串連起來,簡而精地總結出視覺化思考的運作技巧。這張圖正好告訴我們,在視覺流程與思考工具彼此配合下,視覺化思考的能力就有如一把瑞士軍刀,備有各式刀具應付各種疑難雜症,讓我們在面對任何複雜問題時,都能夠迎刃而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