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識。書寫
書識。書寫

閱讀蘊含創意,觀察激發靈感;當創意碰上靈感,再透過文字進行記錄,將發揮出巨大的力量,一股能令世界變得更好的力量。

快速從疲勞中復原的訣竅

書名:《疲勞不過夜》

作者:裵英洙

譯者:邱香凝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相信大家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忙完一段日子後,覺得全身無力,大小病痛不斷。身體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忙着的時候,意志力左右了大腦對於疲倦的感覺,以便在關鍵時期不容易覺得疲累。等到戰鬥生活結束,意志力隨之瓦解,身體便向我們提出抗議。其實,這種漠視身體狀況、勉強工作,直至體力透支才去休息的生活習慣,很容易造成身體慢性疲勞,更甚是過勞致死。

是人都會累,這是無可避免的,但我們仍可藉由一些方法,鍛鍊出較不容易疲倦的身體,這就是本書探討的內容。作者裵英洙是一位醫生,同時身兼公司經營者及顧問工作,故對於如何在忙碌疲倦的生活中快速恢復活力有深刻的體會。書中以其自身經驗及醫生專業知識,告訴大家快速從疲勞中復原的訣竅。

本書先從醫學觀點出發,剖析疲倦的構造。疲倦分為三大類:肉體上的疲倦、精神上的疲倦、神經性的疲倦。想讓身體快速從疲勞中復原,首要任務是釐清自己的疲倦屬於哪一種,再對症下藥。每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身體和頭腦的疲倦程度,採取不同的消除疲勞方法。例如:輕微疲倦時,以做運動來減輕疲累;中等程度的疲倦,就安排和朋友聚餐;重度疲倦時,則需要充分的睡眠來補充體力。大家可以透過多方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復原方法。

此外,更重要一點是,要學會對疲倦保持敏感。雖然身體會聰明地透過發燒、感冒、頭痛、疲倦等訊號,警告我們健康進入危險狀態,但疲倦是當中最易被忽略的。作者說,對於一流工作人而言,真正需要的不是永不疲倦的身體,而是學會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並控制疲倦,讓身體回復最佳狀態,才能有好的工作表現。

為了維持良好表現,過度努力時,就應找時間補回來休息,這是必要的觀念。所以熬夜過後,若是可以的話,就變更隔天上午預定的工作計劃,盡量安排做不花腦力或不太需要專注力的工作,好讓腦袋有時間休息一下。

另一方面,善用策略性午睡,也是快速復原的方法之一。所謂策略性午睡,是指刻意在午飯後睡一會。即使不睏也要睡,這與前一晚是否睡眠不足無關。若然無法午睡,打個盹或躺下來歇息也可。午睡的作用是增進肌肉與內臟的血液循環,有助身體與大腦洗去疲憊,藉此提升下午的工作表現。需要注意的是,午睡要控制在下午三點前完成,否則晚上會難以入眠。而且不要睡超過三十分鐘,太長時間的午睡會讓大腦進入熟睡,就算醒來還是會有睡意,反而降低工作效率。書裡提到,下午兩點是睡意最強的時候,利用這段時間午睡效果最好。

除了睡眠,書內亦提出一系列飲食對策,其中談到一定要吃肉。或許有人抱持肉類對健康有害的想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肉類是最寶貴且效率最高的蛋白質來源。而且,吃肉能夠攝取到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特別是壓力大的時候,身體傾向消耗更多胺基酸,於是更需要以肉食補充精力。同時,搭配一旁的蔬菜都要一起吃,才是吃得聰明和健康的食肉方法。

疲倦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覺,同時也是肉眼看不見的麻煩對手,為了戰勝疲倦,應該學會將主觀的感覺以客觀的角度來傳譯。因此,作者提倡大家習慣寫“身體紀錄手冊”。在行事曆或手機裡簡單記錄每天的身體狀況,鍛鍊出個人對疲倦的敏銳感,避免過度疲勞。

誠如書中所說,工作鐵人無暇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疲倦上。與其拖着疲倦的身體勉強工作,倒不如學會一套快速從疲勞中復原的方法,才能長期保持良好工作表現,更上一層樓。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