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識。書寫
書識。書寫

閱讀蘊含創意,觀察激發靈感;當創意碰上靈感,再透過文字進行記錄,將發揮出巨大的力量,一股能令世界變得更好的力量。

趣談屍體的第二人生

(编辑过)

書名:《不過是具屍體》

作者:瑪莉.羅曲

譯者:林君文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8月


瑪莉.羅曲是一位瘋狂搞怪的科普作家,總是以科學角度搭配幽默的文筆探討鮮為人觸碰的議題。出版過質疑鬼怪靈魂的《活見鬼》、解答性愛問題的《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趣談人類上太空的《打包去火星》,以及軍事上爆笑研究的《不為人知的敵人》等科普讀物。這本《不過是具屍體》是其一系列趣怪著作中最暢銷的一本,讓讀者一窺人死後留下的軀體會何去何從,從中揭露屍體千奇百怪的貢獻。

書內先由醫學解剖說起,作者走訪醫學院的解剖室,參觀醫學生利用“大體老師”練習拉皮、隆鼻的整形手術。時下愈來愈多人願意在離世後捐出遺體予醫學院作教學和醫學研究用途。但在過去缺乏“大體老師”的年代,外科醫生要練習開刀,只能靠動手術期間利用病患進行練習。手術發展初期就是如此,醫生的開刀技藝僅能在手術室裡傳授。實習醫生觀察經驗老到的醫生動刀幾次後,才有資格親身上陣。

今天解剖室內的醫學生對“大體老師”心懷敬意。然而歷史告訴我們,過去醫學界為對人類進行解剖研究,曾做出諸多極端無禮、敗德的行為。解剖學之父赫羅非勒斯(Herophilus)對科學研究的狂熱,壓過他作為人類應有的同情心和常識,據說他至少對六百名囚犯實施活體解剖。利用死刑犯的屍體作解剖的傳統行之久遠,並在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臻於鼎盛,那時為醫學生設立的私人解剖學院在英國及蘇格蘭盛極一時。但當學院愈設愈多、屍體的數目卻沒有改變時,解剖學家面臨長期貨源短缺的危機。為解決屍體短缺的問題,英國和早期美國解剖學院的教師可謂出盡法寶,他們不惜解剖自己親人的屍體,或僱人溜進墓園盜屍,甚至鼓勵學生夜襲墓園,為課堂教學提供屍體,以此代替現金繳付學費。更離譜的是,十九世紀的英國有解剖學家為了醫學研究而默許謀殺的惡行,向專門把旅客變成“大體老師”的旅館收購新鮮被殺的屍體。

回顧過解剖學昔日的黑暗歲月後,在接續的章節裡,作者又帶讀者考察田納西大學人類學研究中心、韋恩州立大學衝擊研究所等機構,了解屍體如何被有效運用。當中包括:被用作觀察屍體的腐爛過程,讓法醫學家可藉由屍體的腐爛程度,推斷死亡時間協助警方破案;對屍體進行汽車撞擊實驗,從中可改良車內的安全設備;用來進行軍方的槍擊實驗,測試防彈衣的功效;用於墜機研究,以找出飛機失事的主因;另亦有作運動傷害研究,以及眾所周知的器官移植等。

除了以科學角度揭露屍體在不同領域作出的種種貢獻外,書內亦有探討人文關懷的內容。從作者走訪過程中,逐一訪問每位與屍體共事的研究者如何做到心理上的調適(大部分被訪者的應對之道是將屍體物化,以減低面對時的心理排斥與壓力),到探討靈魂的中心是腦還是心臟(還有另一說法是肝),以及關注各種下葬方式跟環保的關聯,其中便介紹了瑞典殯葬業者試圖推行的新穎生態埋葬法(將人體冰凍後再弄碎,繼而變成有機堆肥回歸大自然)。以上千奇百趣的內容都旨在告訴讀者,屍體不只是屍體。人死後,遺留下來的軀體還能過第二人生,造福人群,由此鼓勵大眾捐出遺體,發揮臭皮囊的剩餘價值。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