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翔萬里
風翔萬里

住在海港山城,患有文化、歷史和藝術上癮的單身大齡女子,分享生活體驗與個人觀點

15元的鐵道小旅行—瑞芳老街尋幽

(编辑过)

今天,我想來點隱藏版瑞芳

前幾日難得一個晴朗秋日,看著基隆秋冬難得萬里無雲的湛藍天空,忍不住一時興起跟老媽說,我們今天去瑞芳走走吧!

瑞芳是新北市的觀光金雞母,整個大瑞芳地區包含瑞芳市區、九份、金瓜石、猴硐、鼻頭角、三貂嶺、深澳、瑞濱,包山包海的坐擁台灣東北角的諸多重要觀光資產,是國內外遊客必定到訪的北部觀光熱區。

隱藏版瑞芳小旅行,咱們就此走起吧!

瑞芳地名來由

「瑞芳」舊稱「柑仔瀨」,由於清朝陸路交通不便,往來台北全靠基隆河水路運送,使現在的柑坪里 (內瑞芳、柑仔瀨)逐漸成為台北往返於噶瑪蘭的必經之地。

在當時基隆河柑仔瀨渡口附近,有一間由陳登及賴世兩人合開的雜貨店,名為「瑞芳」,是前往山區或往返噶瑪蘭中途,礦工及旅人的補給所,由於往來者眾,常不約而同或口頭相約說去「瑞芳」,或從「瑞芳」回來,久而久之「瑞芳」便成為地名了。

瑞芳舊市街看門道

旅客來到瑞芳,大部份都是路過,急於前往下一個景點或是目的地,然而知曉老瑞芳之美的人並不多,我甚至看過有遊客遊記寫道明明已走進瑞芳街,卻不知道逛什麼、看什麼,走沒幾分鐘就轉往前站市集吃喝,讓人感歎真是入寶山而不自知啊!如果他知道瑞芳本地的故事和歷史,怎麼可以不去走走舊街呢?那才是真正的瑞芳故事啊!

暖暖到瑞芳只有兩站,行車時間約10分鐘,車資15元,半天的15元鐡道小旅行。(借用了劉克襄老師作品標題)

此次路線大致是:

瑞芳美食廣場—瑞芳火車站地下道—舊瑞芳火車站(後站)—瑞芳街—瑞芳旅社—石讓咖啡—保雲芋圓—木寸解憂書店—返家

考量同行長輩體力,活動範圍都在火車站週邊,步行距離都很短,也沒有多走到逢甲路上去看看其他老屋,就只好擇日再訪了。


瑞芳美食廣場

瑞芳美食廣場

下火車出了前站,稍微逛了一下瑞芳市仔,母女兩人最後在2018年重新整修後,環境舒適乾淨的瑞芳美食廣場用餐,瑞芳火車站正對面的美食廣場成立已有50餘年,前身是瑞芳第二市場飲食部,這邊的小吃攤位許多都是經營二、三代的老攤,各種中西式小吃、熱炒、甜品任君選擇,基本上無雷,物價明顯可以感受比台北和基隆便宜。

瑞芳的著名小吃有:胡椒餅、龍鳳腿、肉羹、蚵仔煎、台式壽司、傳統豆花、油泡麻糬、古早味紅茶等。我們當日的午餐是太極殿的台式小吃全餐(140元):太極麵(炒麵+炒米粉雙拼)、肉圓、綜合湯(魚丸、貢丸、魷魚漿羹)、魯肉飯。另外還買了紅茶伯的古早味紅茶冰和平日限定販售的鮮奶茶搭配,非常滿足又高CP值的一餐。(吃太飽)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民生街35巷2號

瑞芳火車站地下道(站外連通道)

瑞芳火車站的月台地下連通道經常會有老照片展示,今年(2020)正逢瑞芳車站建站百年,瑞芳高工師生利用百年地下道空間,展出許多瑞芳高工、瑞芳老街的老照片,將過去風華再度呈現給來往遊客,讓更多人知道瑞芳的往昔故事。

瑞芳段基隆河景
土地公廟慶中秋
瑞芳神社
1930年代瑞芳高工學生上測量課
瑞芳街舊景-輕便車道穿越路面
保雲芋圓創始人蔡林保雲

舊瑞芳驛(後站)

日治時期的瑞芳驛

大正8年(1919年)5月,宜蘭線鐵路八堵至瑞芳間開通(時稱「瑞芳線」),瑞芳驛於大正10年(1921年)完工,加上採礦興起,私營的基隆輕便道三爪子線也匯集於此,使瑞芳驛區域形成礦業聚落,自此瑞芳的發展重心移到瑞芳驛週邊,在地人稱此區域為「外瑞芳」。

原瑞芳神社石燈籠重組於瑞芳驛

最初的瑞芳驛是木造站房,玄關大門在現今的後站;民國43年(1954)5月整修落成後的站房,改為瑞芳前站,瑞芳驛則改為瑞芳後站。後站旁的石燈籠,為日治時瑞芳神社的文物,經過各方協調、資助、重組,2015年才在舊瑞芳驛(後站)再現。

瑞芳神社原址座落位於現今瑞芳高工校園南側,建立於昭和11年(1936),僅存世9年。戰後除了政治因素, 也因為臨近市區,而被改建為學校教室。除了石燈以外,神社尚有兩尊狛犬,現置於瑞芳龍巖宮前。

瑞芳老街

黃昏的瑞芳老街

1938年,日人在今前站實施都市計畫,建構出小型棋盤式街坊,稱「新街」,後站市集則稱「舊街」;早期舊街瑞芳街和逢甲路週邊,酒家、茶間、旅館、食堂、商號林立,非常繁榮熱鬧,此外公路局瑞芳站是設在後站逢甲路口,直到1984年才遷至前站。

瑞芳老街的老屋

瑞芳老街因為沒落,整條街區還保留許多不同風格的老屋,除了仿巴洛克立面的商號、西洋式樓仔厝、閩南式平房、毛氈屋、紅磚拱廊等等,也有六、七O年代樣式的現代建築留存,比如街上最顯目的瑞芳民眾服務社,通風採光的水泥花磚樣式,常見於台灣1960年代的建物。

有著空心水泥磚造型外牆的瑞芳民眾服務社

瑞芳老街有打鐵巷、貨運巷、長壽巷、不見天巷等數條穿屋窄巷,這是東北角常見的街道形式,也是早期社會人情味濃厚的張顯,可以大方讓鄰里從自家私有區域穿梭借過,在現今重視自主權和個人隱私的社會,已經很難以再現。

社區活動中心大樓下方有一條延伸的長巷

現在基隆、瑞芳市區,還能經常找到這樣像通往另一個未知世界的秘密通道(笑),大部份遊客或許是害怕迷路,或許不懂得或不敢輕易嚐試鑽巷子,下次不妨鼓起勇氣一探,或許可以體會一下穿屋巷後「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光景。

地址:新北市瑞芳路逢甲路、瑞芳街一帶

瑞芳旅社

已停業的瑞芳旅社

瑞芳旅社是瑞芳街上著名的建築物,造型古樸簡單,過去曾是瑞芳第一大旅社,然而現今已是外牆斑駁、冷清寂寥,前次來訪正逢淒清冷雨,更覺得老屋十分孤寂淒涼。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瑞芳街81號

石讓咖啡

石讓咖啡

瑞芳旅社隔壁就是石讓咖啡,咖啡廳踏頗有老派音樂酒吧氛圍,除了咖啡也結合音樂教學,店裡布置許多樂器和音樂相關裝飾,享用店裡主打的手沖藝妓咖啡+手工布丁,聽著悠揚的樂音,有此閒情雅緻,夫復何求!

各種樂器和音樂裝飾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瑞芳街93號

保雲芋圓

保雲芋圓

人們去九份往往都會吃上一碗芋圓,但芋圓其實是住瑞芳的蔡林保雲阿嬤(創始人)研發出來的喔。蔡林保雲於1938年嫁到瑞芳,幫忙婆家經營雜貨店,起初在店門口賣梅子清冰供路人解渴,後來擺起刨冰攤,並研發出芋圓,是這項國民小吃的發明者。

保雲芋圓門口點著大紅色燈籠,看板風格復古,裝潢佈置也充滿舊日時光氛圍,店裡除了各式甜湯、豆花,也有販售台式關東煮,在溼溼冷冷的東北角來碗溫暖的關東煮配上甜蜜的芋圓紅豆湯,是絕配的至高享受。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瑞芳街6號

新村芳書院/木寸解憂書店

木寸解憂書店

回家前繞到貨運巷的新村芳書院旁的木寸解憂書店,到訪日其實沒有對外開放,只是剛巧因為空間裡剛進行完一場直播,所以並沒有鎖上,和巧遇的書院山長施岑宜小聊了一會,才得知書店本季的活動及預定開放日應該都已執行完畢,下季開放時間未定,一般會與活動配合一起進行,所以請密切注意新村芳書院的活動預告吧!

木寸解憂書店一景
木寸解憂書店一景

新村芳書院仍持續進行每週二導讀、周三冥想、周四茶席活動。其他手作繪畫課程為預約制。或者可以入住一晚好事學田,來一場靜心找回自我的心靈之旅喔!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瑞芳街37號


尾聲

瑞芳街尾段

夕陽西下,瑞芳高工的孩子們走下瑞芳街尾的小山坡,放學下課的喜悅,為平日寂寥的老街帶來片刻青少年們的歡快笑語,店家LED霓虹點亮了,瑞芳老街又安安靜靜的度過了一天。

如果你還沒來過瑞芳街,不妨找一天特意來晃晃,這像凝結在四十年前的老街,沒有人氣景區的車馬喧囂、人馬雜沓,但還有許多未經雕琢的瑞芳故事期待你來發現喔!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