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單
約拿單

周遊中東及亞洲地區主持領導培訓。全球唯一可以用英語、國語或廣東話主講不同測評工具(MBTI®, FIRO®, LEA, SPA)的認證培訓,代表 The Myers Briggs Company® 及 Management Research Group 在大中華地區開辦國際認證班。

剖析MBTI®的類型互動概念(一)天才少女 Isabel Myers

Isabel Myers(右)與她的母親 Katharine Briggs

MBTI®的精髓在於類型互動,這也是榮格性格類型理論的核心。我嘗試用兩篇文章來解釋這個複雜的概念。

MBTI®由Katharine Briggs 及她的女兒Isabel Myers 開發,特別是Isabel Myers 的下半生都奉獻給MBTI®研究工作,她雖然沒有受過正統的心理學教育,但得到一些專家的協助。其實有一些研究 MBTI®的人相信Myers是「資優」(Gifted)的。

在所有正版的MBTI®第二步報告,封面都印有兩個作者的名字:Jean Kummerow 及 Naomi Quenk,我有緣跟兩位大師都碰過面。Quenk 的年紀比較大(今年應該84歲了),大約六、七年前在一個研討會上與她同桌午膳。席間有人問起幾本當年很暢銷、有關內向性格優勢的書,她非常不以為然,因為從性格類型的角度分析,書中的概念是錯的。她的意思是,性格類型的重點是類型互動,而非四個二分法維度。這也成為我現在判斷一個MBTI®認證老師專業水平的方法 – 老師是否能解釋類型互動及生活的應用?從榮格複雜的類型互動發展成淺顯易明的MBTI®二分法,這要歸功我們的天才,Isabel Myers。

榮格所謂的性格傾向,是指我們對心智功能的運用是有一個先後的偏好,而這個偏好是與生俱來,只不過年幼時並不明顯。隨著成長,我們很自然會較多用最偏好的功能,成為我們的「主導功能」。然後,我們對功能的優先態度逐漸形成不同的性格類型。榮格的概念是複雜的,因為他提的是一個立體概念。功能可分成認知與判斷,各自又分成兩種傾向(認知可以是實感或直覺;判斷又分成思考與情感),每個功能的使用上還分成對外偏好或對內偏好,形成一個三維的模型。我嘗試用一個實例說明各種功能的分別。

我的鄰居是一家小吃店的東主,店開在家附近。最近因為疫症蔓延,生意大受打擊。根據性格類型理論,當我們遇上壓力時,我們自然反應是首先運用主導功能。不同功能的行為是什麼?

Se(外向實感):到處打聽政府的資助、其他小店的業務狀況

Si(內向實感):回憶以前的經驗(例如2003年SARS 期間的對策)

Ne(外向直覺):找朋友、其他同業聊天,與大家互動以求良策

Ni(內向直覺):推測疫情的發展及對應方式

Te(外向思考):立即實施開源節流,例如找業主談租金減免

Ti(內向思考):分析損益及現金流,盤算事情的緩急輕重

Fe(外向情感):主動關心員工及一些鄰居(顧客)的狀況

Fi(內向情感):對一些企業、政府無情的政策反感、擔心對家人、員工的影響

我的鄰居說上述的她都會做。沒錯!我們都會使用八種功能,事實上,一個好的決策需要運用所有功能。只不過,不同類型的人有一個不同的順序使用,當我們壓力增加,很容易會過度使用主導功能,成為我們的弱點。例如,我的主導是內向直覺,優勢是前瞻思維,對抽象及未知感興趣,但過度使用便忽略了實際的行動,工作停留在規劃並沒有執行。

Isabel Myers 當然明白榮格的三維模型,但她的目標是設計一個工具,讓我們可以很容易自我覺察性格偏好及應用於生活上。她就憑空想像,加了一個維度 – 判斷J與認知P – 讓我們知道對外偏好的是那一個功能,好比用一把鑰匙,打開榮格的立體模型,最後變成一個簡單的平面。

我們今天看MBTI®的四個二分法,有人覺得很簡單。但試想像一下,回到上世紀四十年代,讀完榮格將近六百頁的「性格類型」,然後歸納出一個讓普羅大眾都懂的概念,還要把一個複雜、立體的模型打開,憑空加上一個維度,製成一個測評工具。

Isabel Myers 是個天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