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畢業生
準畢業生

就讀中正大學的老屁股。 自己創了一個新網站,有興趣可以前往查看 realnewbie.com

大學應盡的責任:讓學生對未來不再迷茫

記得高三畢業的暑假,我每天都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有著各種期待。

期待能和個性好又漂亮的女生,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期待能夠結交一群青春熱血的夥伴,彼此認真學習並達成偉大的成就;期待能提升自己的學科專業程度,增加自己學術涵養。

更重要的是,期待大學能夠幫助我更了解自己,並且找到一個未來的工作目標。

雖然上大學後,前三項任務都已經在大三前順利達成,但是就只有「找到未來目標」這項任務仍無法完成,而這個問題花費我三年的時間,才開始有個比較明確的方向

在開入學沒多久,我就發現自己如果按照高中的求學方法,一定無法找到未來目標。因為在那時,我只需要專注在課本上的知識,就能夠幫助我考到理想的大學,並認識優秀的同學。

不過到了大學卻不一樣,以自己就讀的經濟系來說,經濟學主要的內容都是以理論為主,經濟學家都是在探討一個虛構的世界,若我只專注在經濟學的學科上,在未來一定很難找到工作,因為它沒有任何的實質生產力阿!


因此,我開始上網搜尋「大學教育的意義」,結果資料來源幾乎都是、「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等各種抽象的說法。

而在查詢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有股聲音被受社會大眾的推崇與肯定。

他們認為幫學生找到未來的方向,本來就不是教授們的義務。相反的,身為一位大學生需要自己去主動探索與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收相關資訊,這樣子才算是負責任的行為。

聽到這些意見後,絕對他們說的真有道理,身為一位大學生就應該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要總是想著要依靠他人。

同時我對於自己原先的想法自責不已,覺得自己真是太天真了,原來我不應該這麼只有單方面的接收學校老師的資訊,應該更積極、更主動的規畫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只是一直延續高中的學習方式,那麼到了畢業還迷茫的話,那一定是自作自受的結果,跟學校與教授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之後,為了展現自己的積極度,我開始學習毫無方向的胡亂學習各種技能。

別人說:「最近大數據真的很厲害,有機會一定要去學習」,我就去學習資工系的程式設計;別人說:「會計的未來發展很廣,能夠吃遍金融業各大工作」,我也去修習會計系的中級會計學、成本管理會計學。

別人說:「大學生一定要去參加商業競賽,增加自身歷練」,我立刻去參加學校舉辦的小型商業競賽,而且參加一次不夠,隔年再跟組員們參加全國性的商業競賽。

但是參加了這麼多的活動後,表面上看起來大學經歷豐富,但是實際上我就只是像無頭蒼蠅般,完全沒有方向與目標的在黑暗中探索。

所以如果你問我「有找到未來目標了嗎?」,我可以十分肯定的跟你說:絕對沒有!此外還更加的焦慮與迷茫。

就在我對未來充滿疑惑與絕望那時,因為一個莫名的契機,讓我發現了自己一直在找尋的事情,其實就是一個叫「職涯探索」或「職涯規劃」的東西。

此外,市面上還有許多相關的網路資源以及線上課程,讓所有人都能有系統的學習並規劃,並且從中更認識自己。

例如常見的百工日記、Xchange 計畫等等,都是在幫助大學生找到自己未來目標的活動。

也讓我覺得「原來搞了半天,有個這麼簡單又有系統的方法,能夠幫我找到未來目標,那學校如果在一開始就跟我們說,不是省掉很多麻煩嗎?


我覺得自己在探索未來路徑是比較幸運的人,因為能在很早就察覺大學課程中缺少了職涯規劃的部份,但是自己身旁就有比較不幸的例子。

我有一位朋友叫做小黃,他的大學生活就跟高中生活一樣單純簡單,每天就只做三件事情,分別是上課、讀書、玩電腦。

小黃上課從來不會遲到,考試成績雖然普通,但是課堂上的筆記與作業每次也都有準時交,他在學校唯一的樂趣就是待在宿舍玩電腦。這樣子的一位學生,雖然不能稱為優秀,但在高中老師眼裡也絕對符合一位認真學習的條件。

但是這種學習模式到了大學後,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讓他對未來越來越焦慮。

記得在大二時,我隨口詢問他:「你未來有甚麼打算嗎?」,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但我從他的動作明顯的感受到不自在,因此我也不方便繼續詢問。

到了大三,那是一個同學們紛紛開始要決定自己的未來方向時期,趁著某次與他吃飯,我又問他:「你畢業後要讀研究所還是找工作?」他表現出十分迷茫的表情,只是隨口回了一句:「考研究所吧,再看看」

轉眼到大四上學期,我可以明顯感覺到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況變的很差,趁著某堂下課我跑到他旁邊,稍微關心他說:「你研究所準備的如何?」他情緒激動的回答我:「我不要讀研究所!我一點也不想研究這些學術領域的東西」

在後續的聊天過程中,我才理解由於他對於自身未來的迷茫,導致他跟家庭成員有過一些衝突,自己也產生了很嚴重的焦慮感,目前每周都有定期去學校輔導室尋求專業治療。

聽完他的故事,我開始思考難道小黃這位朋友,就是所謂的不積極不主動的同學嗎?他會造成今天這種情況,全部都是他自作自受嗎?


根據勞動部 108 年的資料統計,青年求職困難的原因中,有高達 25% 的人是因為「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

這表示當學生在和社會銜接的過程,其實出現了很大的中間斷層。每 4 位畢業生當中就有 1 位是對未來迷茫的狀態。

當然,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些人一定是不夠積極不夠上進,他們就是因為沒有好好把握大學四年的時間,才會導致畢業後仍然還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想法。

但是換個角度想,我們花了很多心力與話題討論身為學生應該負起的責任,卻很少思考教授、大學機構應該對學生盡到的責任。

在大學校園裡,有許多重要的教育內容都被「自主學習」這個理由所忽略掉了。

例如很多大學課程,許多教授認為團隊合作很重要,因此要求大家進行分組報告。

但是他們在分組前,卻沒有教過我們「如何與團隊成員溝通」、「如何有效率的開會討論」、「如何進行任務分配」,只有簡單的說一句:「這些東西你們自己去學,不應該是我的教學範圍」

這導致分組報告成為許多大學生的噩夢,許多同學不僅沒有因此學習團隊合作,反而更加堅信只有自己獨自行動才能確保一切安好。

我相信自主學習是學習的最佳心態與方法,因為它擺脫了國、高中的被動學習,對於知識的認識與理解能夠有更深層的體悟。

但是據研究指出,一個組織裡只有 10% 的人是屬於積極學習者,更多的人是屬於需要指引與教導的被動學習者(60%)以及拒絕學習者(30%)。

因此顯而易見的事,當現今大學的教育把「職涯探索」這項十分重要的教育內容,只有列為自主學習的範圍中,就必然會產生勞動部這樣的統計結果。


身為一位就讀中正大學的學生,由於其地理環境的限制,更是加劇了學生們進行職涯探索的困難度。

少數主動積極的同學,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在交通往來上,只為了聽一場演講或是參加一份實習計畫。

更多的人選擇向環境妥協,將自己對未來的煩惱藏在心底,假裝一切都不存在,乖乖地待在中正安逸的校園環境中。

作為一位大四的準畢業生,也曾經是在職涯探索道路的迷途羔羊,我想起史蒂芬‧柯維這位管理學大師的一句話,他說:

看看責任(Responsibility)這個字,回應(Response)與能力(ability),也就是選擇你回應的能力 。

在反思自己過去四年的大學生活後,我覺得既然自己已經有了一定的能力與經驗,那我就應該去主動地去承擔這份承認。

因此,我與其他工作夥伴一起參與了第一屆「引想人」職涯探索活動,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讓中正的學弟妹都能夠有系統的找尋各自未來的目標,彌補高中與大學之間的職涯探索漏洞。


在大學校園裡,有的學生十分積極進取,願意為了自己的未來拚盡一切,參加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活動與競賽,也有同學選擇平靜的讀書過日子,待在大學安逸的環境中。

我覺得這兩種人的生活模式都沒有好壞與對錯,但令我覺得十分可惜的是,有些個性積極的同學會帶著一股自身的優越感去鄙視後者,覺得後者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甚至會在對方陷入迷茫的困境時,嘲笑並諷刺這是他們應得的結局。

我認為每個人都一定曾有過對未來的迷惘期,若是身為一位有能力的人,就應該主動地去拉他一把,而不是選擇忽視甚至嘲諷對方,因為只有當你把力量用在幫助他人與回饋社會上,才能真正的展現出「善良」的本質。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學弟妹,如果遇到對未來迷茫的同學,可以盡自己的一份力氣,適當的推他一把,或是幫助「引想人」這個活動繼續舉辦下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