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忠
林泉忠

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法學博士,現任香港大學香港亞太研究中心研究員、武漢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香港《明報》(筆陣)主筆。歷任歷任日本國立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准教授、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兼任准教授、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富爾布賴特學者、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兼任副教授。

兩次東京奧運對日本與世界的啟示

儘管與其他後進的國家和地區相比,日本國民的民主素養與自我管理能力仍走在亞洲前列,然而,倘若與北美及西歐、北歐國家相比,人權意識與平等多元等普世價值在日本社會的滲透,顯然仍有許多值得努力與改善的空間。
圖片來源:https://www.sportsroad.hk/archives/152864

東京—— 一座亞洲乃至世界值得驕傲的城市。

如今的東京仍是引領亞洲時代潮流的國際大都會,也是迄今唯一曾經辦過兩次奧運的亞洲城市(北京則繼主辦2008年夏季奧運後,明年將主辦冬季奧運)。正因為世人對東京別具一格的傾羨與推崇,也自然對日本這個亞洲第一個先進國家,乃至於戰後崛起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有更高的期許與要求。

1964東奧——再起日本影響世界

睽違57年後,東京迎來了第二個舉辦奧運會的機遇,然而無論對日本,還是對世界而言,東京前後兩次奧運所彰顯的意義卻截然不同。

1964年的第一次東京奧運,象徵着經歷了戰敗的日本在戰後的重新崛起。這不啻為日本首次舉辦奧運,也是首次在非西方(包括澳紐)國家舉辦,其背景則是戰後日本經濟迎來了讓歐美先進國家刮目相看的超速發展。從1955至1973年的高速成長期,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GNP)平均每年成長15%,即使是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來看,也高達10%。與同期的歐美先進國家年均GNP成長率6%至9%相比較,該時期的日本經濟如何傲視同群,不言而喻。

1960年代的日本,不僅僅作為首個亞洲國家於1964年10月成功舉辦了一屆讓世人刮目相看的奧運,標誌着日本經濟起飛,且成功擠進世界經濟強國之列的歷史性指標,也是一個接一個。當年同月1日,作為當年東奧獻禮的日本高速鐵路系統新幹線開始通車營運,為全世界第一個投入商業營運的高鐵系統。為人所知的第一條路線正是連結東京與大阪兩大城市之間的東海道新幹線。

戰後日本的經濟在許多領域的發展,已達到與先走一步的歐美並駕齊驅甚至成功超越的水準。汽車是戰後日本影響世界的最重要產業之一,豐田汽車於1960年11月設立豐田中央研究所,帶動了日本汽車的技術革新,刺激了包括大發、本田、鈴木、三菱、五十鈴等不同著名品牌的日本汽車廠商的良性競爭,並各自成功地在國際汽車市場嶄露頭角,甚至將許多歐美品牌毫不留情地比了下去。

家用電器是另一個日本在戰後成功打垮歐美品牌的產業。1960年東芝第一台國產彩色電視機(21型D-WE)面世,同年9月NHK(日本放送協會)、日本電視、朝日電視等8家電視公司同時開始彩色電視廣播。如今索尼(Sony)、樂聲(Panasonic)、日立(Hitachi)、東芝(Toshiba)等仍是在國際市場佔比排名較高的家電品牌。

日本動漫是戰後席捲全球的日本最重要的文化產業,也仍是當今論及立於世界頂端的日本文化軟實力無法繞過的領域。為日漫走向世界奠定基礎的,也是1960年代。第一套廣泛流行的日本動畫連續劇,正是1963年手塚治虫的《小飛俠阿童木》(台灣譯作《原子小金剛》)。宮崎駿也是在這一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並以此為起點,成為日後在日本動漫界叱咤風雲的代表人物之一。

換言之,東京首次主辦奧運的1964年前後,正是日本經濟崛起,並逐漸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年代。當年日本的成就,受到世人的高度推崇,哈佛大學傅高義教授那本成為世界暢銷書的《日本第一》,講述的正是戰後日本的成功故事。這些故事背後的制度、管理方式與企業文化還成為許多國家追求發展所模仿的對象。1980年代起,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又譯馬哈蒂爾)主政馬來西亞,所推動的「東望政策」(Look East Policy)的重點,也是主張學習日本的成功經驗。

2020東奧——日本還能影響世界嗎?

如果說第一次東京奧運舉辦的1960年代,是日本崛起並正面影響世界的光輝年代,那麼第二次東京奧運(雖延遲了一年舉行,仍稱2020東京奧運)的當下,日本又將為21世紀的世界帶來什麼影響?

1964年即第一次東奧的那一年,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馬丁主張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式,來爭取非裔美國人的基本權利,而成為影響世界的人類追求人權與進步的象徵。

換言之,當年日本在戰後重新和平崛起之際,在引領世界前進的西方,已邁進進一步追求人權進步與尊重多元等普世價值的年代,其影響延續至今。誠然,這些西方推崇的普世價值,歷經戰後美國所主導的憲政改革與民主發展,日本也早已將「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奉為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金科玉律。儘管與其他後進的國家和地區相比,日本國民的民主素養與自我管理能力仍走在亞洲前列,然而,倘若與北美及西歐、北歐國家相比,人權意識與平等多元等普世價值在日本社會的滲透,顯然仍有許多值得努力與改善的空間。

日本社會這些方面的不足,也反映在今年東奧籌備過程中的諸多醜聞事件上,為2020東奧所欲彰顯的和平與多元的積極精神蒙上陰影。這些涉及可能違反奧運精神的事件,僅今年就此起彼伏、目不暇給。

2月,時任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在發表涉嫌歧視女性的言論後被迫辭職。森喜朗曾表示,「女人話太多」,倘有女性組委會成員與會,開會「所花的時間就會很長」。

3月,東奧開、閉幕禮創意總監佐佐木宏,因提議讓「大碼」女笑星渡邊直美扮演「奧運豬」,被輿論批為對當事人及肥胖人士的不尊重。佐佐木宏本人在道歉後辭職。

進入東奧開幕的7月,東奧開幕禮作曲負責人之一、音樂家小山田圭吾,因過去在接受雜誌專訪時自曝於學生時代曾霸凌他人的言論,引發社會關注,小山田圭吾就此於19日引咎辭職。

不止於此,本屆開幕禮演出的導演小林賢太郎,因20多年前一則搞笑短劇視頻片段中,以猶太人大屠殺作為笑料之一表演,引發國際輿論批評。該傳言曝光後,儘管當事人後悔表示「明白自己當年愚蠢的用詞是錯誤的」,仍被組委會於開幕禮舉行的前一天斷然解僱。對小林賢太郎過往的「錯誤」,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表示,該視頻戲弄了「痛苦的史實」,日本首相菅義偉則稱,小林的言論「令人憤怒且不可接受」。

僅東奧的籌備過程,主辦方涉及可能違反尊重人權與社會多元等奧運精神與價值的醜聞就一個接一個,折射出作為「亞洲成熟民主國家」的日本在捍衛「普世價值」,並作為後進亞洲民主國家與地區的榜樣,確實仍有許多有待努力與提升的空間。值得欣慰的是,東京方面對這些錯誤尚能及時處理,並在奧運會開幕之前快刀斬亂麻地亡羊補牢,免於讓這些不應輕視的醜聞玷污了開幕禮所要傳達的全球疫情下「情同與共」的積極願望。

此次東奧開幕禮,儘管沒有觀眾的歡呼,然而首創男女選手共同舉旗入場,突顯主辦方在彰顯平等與團結的奧運精神方面確實花了一些工夫。除此之外,「東奧2020」對日本以及對世界而言,還有哪些積極意義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