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工。記錄
中國女工。記錄

此處收錄了女工權益與生活資訊平台--尖椒部落--在七年中發布的女工原創作品精選。她們通過作品展示了各自人生路途中的思考、心境、掙扎和探索,以及在彼此的經驗中獲得的啟發、連結和印證。 尖椒部落雖已退出歷史舞台,女工的創作卻不會止步。 完整網站內容請見: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715122223/http://www.jianjiaobuluo.com/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为何未能促进二代农民工向上流动【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么01】

长期以来,教育被视作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但是,一些研究表明,在户籍壁垒尚未被打破、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背景下,教育公平难以实现,不仅阻碍了农民工子女的上向流动,甚至促进了阶层固化的加剧。

对于教育与社会流动直接的关系目前研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有助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的差异是造成现代社会职业分工的基本机制。教育精英可以从中获取高收入和回报的职业。

      因此教育不但能促进个体向上流动,还能有助推动社会公平。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背后原因是因为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分布的不平等,由此导致不同社会阶级对子女教育资源的投入出现差异。如果无法使资源不对等的家庭子女拥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教育不但无法促进社会流动,反而会固化既有的社会结构。那么在二代农民工这个群体上,那种观点更切合现实情况?新一期的《中国季刊》里为我们带来了两篇相关的研究文章。

      第一篇文章来自复旦大学的熊易寒对上海生活的二代农民工的研究。

      透过对224个在一间公立学校和一间私办的农民工学校收集回来的样本分析,文章提供了不少有意思的发现。比如说数据显示公立学校学习的农民工子女更倾向拥抱“主流价值”(例如热爱学习),反之在私办农民工学校学习的则更容易出现“反学校文化”。数据还反映出学校数型的不同明显的影响到农民工子女对未来的预期。私办农民工学校由于受限于资源,在师资和硬件等方面较差。这使得在校的学生出现了一种“越长大越悲观”的状态。比如说小学五年级的受访学生样本中,38%计划初中毕业后继续学业, 26%则表示打算进入上海的技校。但到了初三年级,选择继续学业的迅速降至5.5%。与之相反的是选择技校的比例上升至56.4%。而类似的状态并没有出现在公立学校的农民工子女之中。熊易寒认为这可能和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资源差异和对主流教育价值的执行和灌输等因素有关。

      然而无论这些农民工子女选择上高中还是上技校,他们在未来都会遭遇到巨大的向上流动阻碍。

     假如是选择回户籍地上高中。

      城乡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异将直接降低他们未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这可以在同期《中国季刊》里另一篇由清华大学李宏彬团队发表的文章里得到证实。

      这篇文章对2003年六百二十万参加高校的学生背景和入学结果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影响入学结果的主要因素来自城乡差异。比如说农村学生入读四年制大学的机会比城市学生少五倍,入读211高校的机会少七倍,入读清华北大的机会少二十一倍。而且这种城乡差异对入学结果的影响即便考虑了区域和经济发展差异仍然没有改变。这意味着农民工子女借助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那么选择上技校呢?虽然只有来自上海的证据,但熊易寒认为技校只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项谋生的技能,亦无助他们竞争更有前景的职业。他们很可能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只能够继续成为“蓝领工人”。在同一个社会阶层里反复循环再生产。

      那么教育到底能否促进社会流动呢?结合两篇文章的发现,可以说两种观点都是对的。

      假如农民工子女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那么教育确实可能改变农民工子女的命运。正如李宏杉团队的发现所示,只要是城市户籍,贫穷非贫穷县的学生在入学结果上并无明显差异。相反,在目前存在户籍壁垒,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巨大的情况下,二代农民工要实现社会流动就变得异常困难。.

   正因为如此,两篇文章的作者均呼吁政府有责任加大教育投入,让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否则除了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外,还可能使低下阶层的子女产生社会疏离感,从而引发更多的越轨行为,造成社会的潜在不稳定。

本文为尖椒部落特约撰稿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本段文字:转载自中国女工权益与生活资讯平台——尖椒部落(jianjiaobuluo.com)

作者:杨鸣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是中国政策过程、公共纠纷的解决模式和公众参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