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工。記錄
中國女工。記錄

此處收錄了女工權益與生活資訊平台--尖椒部落--在七年中發布的女工原創作品精選。她們通過作品展示了各自人生路途中的思考、心境、掙扎和探索,以及在彼此的經驗中獲得的啟發、連結和印證。 尖椒部落雖已退出歷史舞台,女工的創作卻不會止步。 完整網站內容請見: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715122223/http://www.jianjiaobuluo.com/

盘点各国养老政策:哪些人拥有养老的“资格”? 【退而不休,女者多劳03】

纵观全世界各国的养老政策,纷繁复杂,虽然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不一样,政策条款也各不相同,但是政策背后都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主流价值。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日本电影《家族之苦》,讲述一个三世同堂大家族的生活故事。

在东京的郊区,平田一家祖孙三代过着宁静祥和的日子。在公司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一家之主平田周造刚退休不久,准备好好享受退休后的惬意生活,平时没事就出去和朋友喝喝酒,打打高尔夫球。

在老伴平田富子生日这天, 周造问老伴想要什么礼物,谁知老伴竟然给了他一份《离婚申请书》,说:“如果你是真心想给我送礼物,就把离婚协议书给签了。”

整个大家族知道母亲要离婚,瞬间炸开了锅,并由此衍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图片来自尖椒部落,插画师:左丘

如果你不了解日本的政策背景,你可能会觉得非常惊讶,平田富子年龄这么大,这个时候选择离婚,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为什么妻子态度坚决地要离婚,而且选在丈夫刚退休的时候呢? 这背后和日本的养老政策非常相关。

“依附男性型”养老

根据日本的政策规定,日本男性在公司缴纳的养老金时,可以将配偶加进去,意味着丈夫交一份养老金便可以享受双人的待遇。退休之后,丈夫和妻子可以分别拿到养老金。

这使得已婚女性即使不出去工作,做全职家庭主妇,未来也可以稳定享受退休金养老,当然前提是夫妻双方还在婚姻关系中。

这一套法律政策的规定背后,显示了日本政府及主流社会对于男女的性别期待:即女性在结婚后应当辞去工作,安心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养家是丈夫的责任。

这种主流意识,使得日本很多已婚男性拒绝让妻子外出工作,认为妻子工作会让自己没面子。

这一政策固然时承认了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但也导致已婚女性极度依赖于自己的丈夫。因为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如果和丈夫离婚,又没法领退休金,未来的生活就会很艰难。

所以很多日本女性,即使和丈夫已经感情破裂,甚至遭受家暴,也很难有决心和勇气与丈夫离婚。

2007年,日本新实施的法律规定:如女性请求离婚,最高可要求获取男方公司退休金的一半。

在日本新法律出台之后,没有工作的日本家庭主妇离婚后的生活便有了一定保障。以前迫于生活压力逆来顺受的妻子们不再忍让,选择了离婚,由此还产生了流行词“熟年离婚”,即中老年夫妻选择离婚的现象。

此法律一出,日本的离婚率激增了6.1%,其中95%是女方提出。

电影中的妻子平田富子便是这其中的代表,在辛辛苦苦照顾了丈夫、儿子这一大家子半辈子后,终于等来了丈夫退休。富子也终于有时间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开始参加社区内的文学兴趣小组,和同龄好友们一起旅行,重拾自己年轻时有过的那些爱好,更是自己和闺蜜们一起去了挪威旅行,看到了一直期待的美丽极光。

事实上,对于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安排,日本的女性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反抗。有关数据表明,从1962年到2013年,日本女性首次结婚的年龄从24岁延至30.3岁,2013年结婚人数创二战后最低记录。

据分析,主要原因为女性担心婚后无法继续工作而要放弃自己的事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 日本婚育人数的降低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社会“少子化”、“老龄化”,养老压力剧增。

“投资收益型”养老

相对日本性别区别明确的养老政策,大多数国家的养老政策则更符合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投资收益逻辑,即工作期间交得多,退休后就领得多。

在美国、德国和英国这几个发达国家更加明显。

美国的养老责任由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共同承担。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在职人员把工资所得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障税”上缴给政府,用于发放给已退休者、残疾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在职者退休之后便可以从社会保障制度中享有相应的福利。

在职人员退休后获得社会保障福利的多少视其工作时间长短、缴纳社保税数额以及退休年龄而定。但提前退休者的福利额,将适当扣减。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三部分,后两者又被称为“补充养老保险”。

法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缴费,费率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企业养老保险采取“直接支付原则”,即职工在工作期间积攒了多少企业养老保险,退休后他就能得到相应数额的养老金。

英国则施行的是“以房养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房产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每月取得贷款作为养老金,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直至去世或搬进养老院后用该住房归还贷款。据调查,大约有20%左右50岁以上的老年人打算采用这种方式。

另一种方式就是出售大房,换购小房,用差价款养老。此外,还有老人将房产出售后,搬到其他物价水平较低的国家去养老。

这种“投资收益”逻辑的养老政策,看起来似乎合理,但是也意味着如果你是非正式就业人员或贫困人士,那么你也很有可能无法缴纳养老保险金,从而无法领取或者只能领取极低的养老金。 特色“二元制”养老 中国的养老制度是二元制的,农村养老政策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完全不一样。

新中国成立后即制定了相关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基本保障了城镇居民退休后的养老问题。而农村居民是没有相关政策的,这也和当时计划经济时代,农业支援工业,资源向城市倾斜的历史背景有关。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进行的一系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是针对城镇企业职工,从原先的企业一方负担社会保险费用,逐步变为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再到90年代企业、个人、国家三方负担。

事实上,不断变革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有关,但是也使得一批90年代下岗的国企职工因无法自行支付养老保险 ,而变成无社会保险群体。

与此对应,我国农村依然是由家庭承担了养老的主要责任,这也是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兴起的根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城市打工,传统家庭养老无法满足农村老人的照料需求,因此产生了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老人自杀等悲剧事件屡见不鲜。

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险制度正式全面的建立,比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要晚很久,而且发展缓慢。

1992年,民政部正式出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但是由于缺乏政府资金支持,养老金待遇低,实际上变成了储蓄性质,施行了几年后便宣告搁浅。

200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才正式启动,但是由于“新农保”保障水平低,相比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强制性缴费,“新农保”属于自愿参保,个人缴费和集体配套补助都不具有强制性等等问题,“新农保”目前来看还很难满足其农民养老的需求。

改革开放四十年,第一批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打工者都在面临着养老问题。由于早期我国关于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政策不健全,很多打工者早早来到城市工作,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但是很多都未缴纳社保。

近几年,有相关政策出台,允许打工者补缴养老保险,但是由于一次性交付金额太大,超出打工者承受范围,很多人也只得放弃。而且很多大龄女工因为找工难,工作都是非正式就业,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途径缴纳社保。

没有养老保险,“退休”二字于她们来说也就毫无意义。 纵观全世界各国的养老政策,纷繁复杂,虽然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不一样,政策条款也各不相同,但是政策背后都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主流价值。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始终贯彻以投资收益为原则的养老政策,日本则在投资收益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养老保险制度,而处于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国,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养老保险制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并出现城乡二元分隔的养老制度。

当人们在讨论退休年龄延长合不合理,缴纳社保能不能保障老了能领到养老金时,广大大龄打工者,更多时候连缴纳社保的机会都没有,更谈何退休呢?

注:本文中涉及各国得养老政策条例经网络资料整理而得,如有错误,烦请指正。

请尊重原创,保护版权 本文为尖椒部落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本段文字:转载自中国女工权益与生活资讯平台——尖椒部落(jianjiaobuluo.com)。并保留以下作者信息: 
作者:兵工厂。无名小卒一枚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