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
羅越

日文譯者、撰稿人,自稱“日劇愛好家”。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職日本時尚雜誌《with》、《美的BITEKI》中文版編輯。每週更新,歡迎追蹤。Notion頁面➡️ https://luoyue.notion.site/adabf4a190044417b01f803edf92b7b4

Roam Research三大神器篇之大綱縮進——Outliner編輯利弊、Indent意義何在,探索Roam筆記革命的原點!

在推特上瀏覽新用戶對Roam Research(下文簡稱Roam或RR)的評價,以下兩種句式最為常見:

  • 剛開始用Roam,被震驚到了,它顛覆了我原來的想法(言下之意太棒了,已加入5年Believer合約);
  • 剛開始用Roam,不懂哪裡好,不就是個大綱編輯器嗎(言下之意太貴了,Obsidian至少免費)。

我想,每個人的生活狀態、實際需求各不相同,對一款產品有不同的判斷無可厚非。即便被認為能夠「普度眾生」的佛法,多少也得「被度者」自身帶點「慧根」才能發揮效力。

Roam同樣如此,大多數人第1次接觸RR,通常會認定它不過又是款新出的「筆記APP」而已,能有多大差別?「Daily Notes每日頁面」空空如也,到底該怎麼寫、寫什麼才好?大綱編輯軟件又不是什麼新鮮事,為什麼不繼續用WorkFlowy呢?又或者,壓根不瞭解、不習慣大綱編輯的也大有人在……

本文試圖回答以上這些疑問,從大綱與縮進入手,分析Roam的底層架構及核心價值。同時,本文也是「三大神器篇」的第一部分,後續的兩篇也請持續鎖定,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場由RR掀起的筆記革命。




什麼是大綱編輯?

說實話,身為WorkFlowy的用戶,我一度也以為Roam是WorkFlowy的模仿者,是又一款主打大綱編輯的筆記APP。

所謂大綱編輯(Outliner Editor或Outliner Processor)是一種撰寫、編輯文字的方式,不同於以Office-Word為代表的傳統編輯軟件,大綱編輯更強調文章的層級架構。需要撰寫長文的作家、撰稿人、論文寫作者在實際動筆前,通常會言簡意賅地列出文章的大綱,便於理順段落的前後關係,有針對性地充實細節與論據。許多試圖替代Office-Word、以文字創作為賣點的APP(例如Ulysses)都引入了大綱編輯這一概念。

不難發現,Outliner大綱編輯與傳統文字編輯軟件出發點截然不同,因此兩者之間並不存在替代關係。大綱編輯軟件更接近純文字版的腦圖(Mindmap),幫助用戶理清思路;傳統文字編輯軟件則是出版行為的一環,是寫作者與閱讀者之間的橋梁。

因此,有些人(例如Obsidian用戶)試圖以「大綱編輯不適合寫文章」之類的論點批評Roam顯然難以成立。大綱編輯不是萬能的,它有擅長的領域,也有相較其他工具並不出彩、甚至軟肋的地方。Roam從一開始就準確定位在「Note-taking筆記應用」,如果你有發表文字作品的需要,搭配Office-Word、Ulysses、Bear等軟件進行編輯即可,靈感的收集、大綱的羅列與觀點輸出、文章編輯本來就是互不干涉、無法替代的環節。

對於大綱編輯軟件的褒貶由來已久,例如WorkFlowy初期也遭遇過鬆散、不實用等批評,另一些人則對它推崇備至。紅極一時的「Bullet Journal子彈手帳」本質上也運用了大綱編輯的基本理念。那麼大綱編輯有什麼特點,為什麼說大綱編輯更適合用來記筆記呢?

大綱編輯的特點與優勢?

1)去蕪存菁

首先,發表文章、出版作品並不是多麼普遍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在實際生活場景中,許多人離開校園、職場後,根本不需要使用Office-Word之類的軟件。Evernote、Google-Keep等APP填補了這一真空,滿足用戶隨手記錄的需求。大綱編輯先天帶有「精簡DNA「是更優秀的隨手記錄工具,如果說Evernote以頁面為單位,Google-Keep以便條紙為單位,那麼Roam等大綱編輯APP則以條目為單位,更適合記錄短小的靈感,一個詞、一串數字、一條金句。

其次,在語文教育潛移默化的長期影響下,我們在書寫時往往會下意識地加入修飾成分。長期使用Roam後,我發現大綱編輯能夠起到去蕪存菁的效果,幫助我們減少不必要的修飾、連接詞,更清晰、直接地表達所思所想。這恐怕就是自然語言值得從編程語言中借鑒的東西吧。

2)可伸縮性

在視覺上,大綱編輯的一大特點是,每段文字都以一個小圓點開始。當我們打開Roam,每段文字的層級關係是一目瞭然的。對一段文字進行縮進(按下Tab鍵),可使這段文字成為上一段的「子段落」,小圓點左側多出一個三角形,代表可對該段落進行收放。不同於Office-Word等一覽無遺的傳統編輯軟件,段落收放自如的大綱編輯使文檔具備了可伸縮性。

可伸縮性的優勢還構成了大綱編輯獨有的專注模式。單擊段落之前的小圓點能夠進入Focus專注模式,跳出原本的上下文關係,只對這一段及其下屬段落進行編輯,讓思維專注在一個點,不被其他信息干擾。許多文章編輯APP也把專注模式(也被稱為Zen禪或打字機模式)作為賣點之一,但通常停留在設計元素、視覺效果方面的優化。

3)邏輯清晰

大綱編輯通過縮進還能達到理順邏輯的目的,這包括以下兩個層面:

幫助用戶理清思路。我一直把大綱編輯比作純文字版的腦圖,腦圖是頭腦風暴的首選,這種方式訴諸視覺,幫助我們由大到小拆解問題。當你能夠理順思路,把大問題拆分成小問題,那麼距離解決問題也就不遠了。

為段落本身確立邏輯關係。容易被忽略的是,縮進代表段落之間的邏輯關係,在Roam的數據庫中,任意兩段文字可以是從屬關係、平級關係,也可以互不相關。例如,當一段文字被打上「重要」標籤,它所包含的子段落也會自動歸為「重要」(即便子段落並沒有被打上「重要」標籤)。




以Outliner作為底層架構的Roam繼承了大綱編輯的利與弊:去蕪存菁,更清晰地用文字表達思維;充分利用可伸縮性,在需要專注的段落間靈活切換;理順思路,確立段落之間的邏輯關係。實際上,Roam之所以與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不謀而合,很大程度源自於大綱編輯的DNA,相關內容請參考我之前發表的另一篇文章,已在下方關聯。

不同於WorkFlowy等傳統大綱編輯APP,Roam進一步挖掘出大綱編輯的潛力,讓段落能夠被引用、嵌入、篩選,請繼續關注「三大神器系列」的第二篇。

~未完待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