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雅
曉雅

【今天2:00pm,在線問答】我們為什麼會為了電影吵架?!

我和身在西雅圖的@柴路得通了一個有關「電影」的電話,興奮到失了眠。剛好前天香港金像獎提名出爐,怎麼說呢,有人稱之為「又是一場勉強自己的頒獎遊戲」,對港產片有情意結的朋友而言,如果你們還關注過近幾年金像獎評選情況的話,這句評價不會離題太遠吧。

創立於1981年的金像獎,評選機制十分注重「港產港味」,只是隨著大陸和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金像優勢變障礙。過於本土化的質疑長期存在,入圍名單一公布就能把結果猜個八九不離十。而香港電影日益凋敝,影人北上,產量減少,金像獎的關注度和質量也逐年下降,金像的沒落幾乎成為了香港電影沒落的直觀縮影。有關「香港電影已死」的悲觀論調並不新鮮,但它折射了一些什麼問題?

在大陸有一句挺見真心的玩笑話:我們欠XXX一張電影票。這位XXX往往總是90年代以來在華語影史上最受推崇的香港導演或演員,比如周星馳,比如王家衛。90年代大陸電影市場滯後,大多數人對於看電影的記憶不是在電影院裏,而是在一張一張租賃來的錄像帶和盜版光碟上。

就像上一週我們反思非虛構寫作像瞎眼般缺乏問題意識一樣,面對當下的香港電影,我們也很想問,為什麽香港有一幫在各個類型影片裏游刃有餘的導演,如今卻一窩蜂拍中輕量級的愛情片?

望過台灣,金馬獎應該是「華人電影界」塑形最完整的電影節,權威性和影響力在逐年增強,要做到克服觀眾粉絲的輿論干擾,拒絕政府審查的內容干擾,排除商業資本的市場干擾,還要克制本土保護的情緒干擾絕非易事,金馬現在面臨的問題有哪些呢?

今天(2月9日)下午2:00,Matters請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研究電影、視覺文化史與記憶研究@柴路得跟大家聊聊電影。柴路得所在的大學日前剛成立北美第一個Taiwan studies,不止包括電影,是在國際關係/區域研究學院裏與其他國別研究並置的項目。台灣的朋友或對此有興趣。(因時差關係,這次問答活動並未循往日例行時間,請各位諒解)

如果不遙遠地看電影節的成敗得失的話,電影,或者紀錄片對於一般觀眾最直觀的感受而言,給予的除了觀賞過程所投射的情緒,恐怕還有因個人堅定的批判或讚美而引發的混戰。為什麼觀眾願意為了電影吵架,站隊?從意識形態到倫理,各個小細節都有可能撩動觀影的神經。

也可以藉此機會,聽各位講講你的「個人觀影史」。一個人是如何與電影相遇的?相遇電影的方式會影響你怎麼看待這部電影。和誰看,在哪裡看,多少人看?在電影院看,還是電腦上看?看前看後做了什麼功課嗎?都會影響對一部電影的評價。

此外,還可以聊聊電影和政治的關係。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普世性的問題該如何處理?如何通過電影定義政治正確。

感謝電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