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小城
纪小城

【女权史上的今天】2月18日:Audre Lorde 的生日

奥德丽·罗德(Audre Lorde)

1934年2月18日,是美国诗人、黑人女同性恋女权主义活动家奥德丽·罗德(Audre Lorde)的生日。

罗德致力于挑战美国白人女权运动中的种族主义问题和黑人运动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她的“差异理论”(theory of difference)和“交叉性理论”(intersectionality)已成为当代女权主义的重要思想。

在1984年发表的《年龄,种族,阶级和性别:重新定义“差异”的妇女》(Age, Race, Class and Sex: Women Redefining Difference)这篇文章中,罗德从美国女性群体内部、黑人群体内部和黑人女性群体内部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她的思想。

罗德指出,白人女性在反抗压迫时往往只注重她们作为女性的身份,而忽视了不同人群在种族、性向、阶级和年龄上存在的差异。其中,对阶级身份的麻木阻碍了美国女权运动朝着更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方向发展,例如,诗歌是最底层人群在最琐碎的时间里也能完成的艺术表达形式,可以成为大量穷人、工人阶级、非白人的发声渠道,却因“不够严肃”而遭到女权杂志的排斥。

在黑人群体内部,罗德又指出,黑人女性遭受双重压迫,既包括种族主义的压迫,也包括性别歧视的压迫。后者中的压迫一方也包括黑人男性,甚至黑人男性在外因种族主义遭受压迫后,还会以暴力的形式在家庭内部发泄出来。而黑人女性面临的一大困境是,她们必须要证明自己对于性别歧视的反抗并非出于种族歧视,以避免瓦解黑人社群的力量。

甚至在黑人女性群体内部,同性恋女性还会受到来自异性恋女性的压迫。异性恋黑人女性会倾向于轻视同性恋黑人女性的存在和成就,这一方面来自于黑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男性霸权思维,认为女性一旦拥有独立见解就是“同性恋”;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现实层面的恐惧,担心女性公开主张不再依赖于男性会改变现有的社会关系。

罗德还指出,种族主义是认为一个种族先天优越于另一个种族;性别歧视是认为一种性别先天优越于另一种性别,而年龄歧视、异性恋主义、精英主义、阶级优越论等等也都是同样的逻辑,都是人们脑子里积重难返的思维定式。人们常常将与自己有差异的人看作是危险的他者,甚至以“团结”的名义来对对方进行“同化”。

罗德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公正的社会,首先就要去除头脑中的压迫者思维,不要忽视甚至歪曲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而应该正视、尊重并理解人们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

罗德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加勒比移民家庭。她出生时的名字是 Audrey Lorde。还是孩子的时候,她就自己把名字改成了 Audre Lorde,因为喜欢两个“e”结尾的对称性。她也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诗歌产生兴趣,大约12岁就开始写诗,高中时就在杂志上发表诗作。

1954年,20岁的罗德在墨西哥国立大学度过了关键性的一年,她在自我认同上确定了作为女同性恋和诗人的身份。回到纽约后,她积极参与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的同性恋活动,并从哥伦比亚获得图书馆学硕士学位。

此后几年,罗德辗转美国多所学校任教,并坚持写作,还创办或加入了多个女权组织和新闻机构,包括联合创立了女权团体 Kitchen-Table:Women of Color Press;加入非盈利组织女性新闻自由研究所(WIFP);协助在南非建立了姐妹互助会(Sisters in Support of Sisters)等。

1984年,罗德远赴德国,到西柏林的柏林自由大学做访问教授,并对当时兴起的非洲德国人运动(Afro-German movement)起到了重要影响。她的这段经历被拍成纪录片《Audre Lorde: The Berlin Years 1984-1992》,于2012年上映。

1992年11月17日,罗德在加勒比海上的圣克罗伊岛(Saint Croix)因患肝癌去世,终年58岁。

搬运/翻译/编辑/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udre_Lorde

https://www.colorado.edu/odece/sites/default/files/attached-files/rba09-sb4converted_8.pdf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udre_lorde.jpg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