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橋
心橋

文字工作者,中英語譯者。愛騎腳踏車遊走於城市。關注華語世界的語言與文化交流議題,也熱衷於城市設計與動物權益的討論。

《回家好難:寫給故鄉的33個字詞》讀後感

早前買了這本書,發現出乎意料地好看。由於是33篇關於不同字詞的散文篇章,閱讀前已預料文章之間的連繫不會太多,特別是因為寫到生活逸事,甚至會有點瑣碎。不過,揭示瑣碎事情的意義絕對也是一種學問。

書寫在林蔚昀舉家從波蘭搬「回」(或「來」)台灣一年多的時間。由於她生於台灣,大家都覺得她回台灣後應該很容易適應。可是,離開了台灣十幾年,曾住過在英國和波蘭的她,卻疑惑到底什麼才算是「鄉」?每個人都只可以有一個鄉嗎?離開了台灣那麼多年,其實在本地生活的許多事情她都需要從零學習,那麼她說得上是標準的台灣人嗎?書的主調為作者日常生活的小故事,但不乏對家、鄉、甚至地域文化的內、外等對立觀念進行反思和提問。

一如預期,書的上半部分傾向輕鬆和瑣碎,正因如此,你不會預料到中後部分居然會有些較為沉重的文章。例如有一篇提到作者在台灣坐月子的經歷,看得我有點心痛,縱使知道文章之間不一定存在關連,也禁不住再追看兩篇。可是,別誤會,文章一點也不煽情。林蔚昀不過是用淡然的文字平白地把現實寫出來。事實是,要顧自己,顧自己建立的家,還要顧自己和丈夫原生家庭的家,用再淺白的文字也難以遮掩那現實的挑戰性和殘酷度,更別談他們一家四口的生活橫跨了台灣與波蘭兩個國家了。

書裡的分享有點「小丸子」式的生活感,寫的是女生獨立的經歷,外遊生活,當波蘭媽媽和台灣媽媽等的日常故事。可我其實是看到最後才真正著迷:讀到後記,才了解目錄分的四大標題「移鄉、議鄉、依鄉、倚鄉」其波蘭字詞都是作者新創的,依據波蘭文字的語素(morpheme)拼湊組成,過程不無邏輯,非常有趣。

這樣創新字的另一意義亦是回應全書的主旨:不論是在哪國也好,國家的概念使我們劃分了「本地人」和「外來人」,也預設這兩組人有同一的特徵和經驗。其實即使是「本地人」,生活經驗也可以很不一樣,累積的看法也可以很不同。倘若一個文化有太多標準答案,就會排除了很多生活的可能性,也會令不同的人生活壓力提升,以致即使大家同於本地生活,有時亦難以互相理解。所謂講求文化多元,除了要求對外來文化包容和認識,其實更著重身處同一地方的人彼此溝通與理解,以及大家對生活存在多種可能性有所認知。

如果你也喜歡出國感受外地生活,並時常叩問什麼才算是「家」,又或自己應該是屬於哪裡的人,那麼你應該會喜歡這本書。此外,如果你是不怕獨立會到處走的女生,你應該更會對作者跨越文化地擔當不同女性社會角色的分享有所共鳴。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