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話很多
Jennifer話很多

書外的文學是生活 narratives-of-daily.ghost.io

地下文選 | 陳思宏《鬼地方》中的《哈姆雷特》,經典間的對話

(编辑过)
書介選六篇、聊聊陳思宏的《鬼地方》
謝乾爹贊助!本期《地下》內容如下,
- 書介文選
- 《鬼地方》中的《哈姆雷特》,經典間的對話

📒書介文選

這次從4/16-5/31的「文學」標籤中,選了5篇書介,各別支持166 Like。

藉由書介,我們能知道更多守備範圍外的書,擇己所好,閱讀後,能與書介者討論,或寫一篇書評,讓作者寫下的文字,能在討論激盪中,更為立體。

是的,我应该去一趟台湾,那里保留着民国范儿(总是对1911-1945 这段时期的人和事有着别样的感情)。
前面提到的文字的力量,台湾的文学当然是不能不说的。龙应台、张曼娟、吴浊流、朱天心等台湾作家,都是宝藏。为此一点一点学看繁体书,学写繁体字,这样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还没来得及计划,桃子的《慢调台湾》已经带着我周游了台湾一圈。作为第一届赴台陆生,加上之前记者的经历,使她用别样的视角,将她生活了三年的台湾,完完整整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贝阿特丽丝在儿子宣布订婚结婚时便表示自己决不允许贝文进自己家门(书中写到,贝文与贝阿特丽丝年轻时的容貌非常相似,值得玩味),儿子的婚礼自己和丈夫也绝不参加,甚至连家里的风筝也不愿意再让儿子碰
毛姆在小说结尾借他人之口做了分析:赫伯特的自我和风筝产生了奇怪的认同,让他感觉从现实生活的千篇一律和单调乏味中逃离了出来。这种舒适规律生活中小小的“自由感”,既是让赫伯特上瘾的一瓶毒药,又是贝阿特丽丝驾驭自己儿子的一把利刃,也是贝文无法渗透的一堵屏障。
《餘地》的角色跟事件,很多是我會在句子上讀著讀著,就想快速跳出一些「判斷」、一些「解答」了,但在書裡並沒有這麼做,有時是描述上,有時是段落節奏上,好像在刻意踩一點煞車。
多角色故事裡,縱然有些是在客觀條件上更相近的,例如年紀、身份及行為,但其實少有機會真的「帶入」,或許這也是一種餘地。帶入的篇幅跟筆觸在故事裡是留給了誰,看到後來,很難不動容。
参加几个同专业学长姐组织的民国读书会,看的第一本就是他的《寻梦者》。这本书我查了大陆的读书平台,没找到,就连输入王西彦的名字,出来的结果也寥寥无几。
于是,我们得以窥见,成康农与赛男感情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性格上的不契合,其背后原因更加庞大且无奈——城市男性与农村女性,权力地位的差距仿佛从山顶到地底。
而至于成康农自己对“梦想”的看法,我认为,更是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味道,充满了殖民主义的凝视。
Kim Young-Ha的作品起承轉合非常扣人心弦。這本書主打的故事是一個連環殺手暮年竟然患上了老年癡呆癥,他在日記中翻找腦海中的蛛絲馬跡⋯⋯後面跟著的故事還包括丟失孩子的父母等等,每一個故事都有小巧的反轉,讀起來精練又帶著小緊張。我不會用他比海明威,我從來不喜歡海明威,更沒讀過。
如今韓國的文學讀得多了,電視劇也看得比以前多,很欣賞他們的創造力,至少,類似《魷魚遊戲》的作品再怎麼被批cliche也衝上了Netflix的榜單。還會接著讀翻譯過來的韓國文學、詩歌,繼續支持韓國文學、影視作品。沒有審查,讓我覺得離得更近了。
作為一位讀者,感受到最深刻的,或許還是其中濃厚的「寫實感」。包含用字遣詞、對於傳統農家及廟會文化的刻畫,作者厲害的地方在於,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會感覺到自己閱讀的是「記憶」。
唯一接近科幻的〈小雅〉,很難不特別引起讀者的注意。背景設定在未來,台灣社會將以科技產品「智慧人」,來幫助長照家庭照顧家中的年長者,但同時也因為被照護者的不當對待,衍生了混合「詐騙集團」與「工會」的神秘組織。在藉由科幻呈現長照社會議題的同時,〈小雅〉也展現出作者豐富的想像力與創作潛能。

📒《鬼地方》中的《哈姆雷特》,經典間的對話

有一種文學遊戲,是讀出作品中的致敬對象,並讀出它們之間的化學作用。

文學經典總讓人覺得高不可攀,說起珍奧古斯丁,英國文豪,作品想必很難懂?看過《BJ單身日記》的人肯定不覺得這電影晦澀,它正是Fielding根據《傲慢與偏見》劇情發展的喜劇專欄,編寫成小說,接棒珍奧古斯丁一針見血的幽默。

莎士比亞同是英國文豪,十六、十七世紀的英文文言文確實困難,劇情可一點不難,灑狗血的好看。《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亞評價最高的喜劇之一,這可能讓人誤會《第十二夜》都是些看不懂的高級哏,其實不然,不管哪個年紀看《足球尤物》都能捧腹大笑,它的劇情與轉折正取材自《第十二夜》。甚至,我們能把Wilde的劇場作品《不可兒戲》到Wilder的好萊塢電影《熱情如火》,到受《熱情如火》啟發的《小姐好白》看成《第十二夜》開端的喜劇族譜。

《哈姆雷特》是《鬼地方》致敬的經典。

故事開始於丹麥國王猝死,國王弟弟自行宣布繼承王位,並迎娶原皇后。王子哈姆雷特當然很難過,父親才死,叔叔強行上位,母親又立刻改嫁叔叔,那時聽聞守衛說城堡有鬼魂出現,直覺父親死因不單純,必有冤,前去追查。沒想到鬼魂告訴哈姆雷特,自己是被叔叔毒死的,要王子替自己復仇。哈姆雷特不確定鬼魂是否是父親,只能找方法試探叔叔,方法中最精采的是,王子讓劇團演一齣戲,邀請叔叔觀賞,戲演到國王被弟弟毒害時,叔叔反應激烈,讓哈姆雷特確信鬼魂即是父親,繼續報仇之路。最後,王子成功用毒劍殺死叔叔,自己和母親也被叔叔準備的毒酒殺害。

莎士比亞的鬼告訴主角真相,陳思宏的鬼讓真相隨風。

" 記憶是我存在、傳遞的介質,透過我的記憶,與他人的記憶,我得以「在」,在此,在場,在這,在那......我能隨時找到介質,堆滿祕密的暗處就是最好的介質,溫暖潮濕,因此我一直都在「在」。"

《鬼地方》中,父親陳天山的鬼魂以一段獨白出場。他與丹麥國王一樣,心中藏有秘密,不同的是,這個秘密陳天山的老婆知道,商業夥伴知道,一位鄰居知道,二女兒淑麗知道,唯獨本書主角,小兒子陳天宏不知道。藏有秘密的父親,心有所屬的母親,從德國返家的主角小兒子,明顯是從《哈姆雷特》發展的設定,更因為永靖的民間信仰,如此的立體而確立。我認為,《哈》不只是他家族故事的載體,需要對照閱讀,才能了解陳思宏的意圖。

在《哈》中,王子驗證了秘密,復仇成功,如願死去,《鬼》不一樣,小兒子不知道爸爸為何不跟王家繼續生意往來,以為是自己害死了菁仔欉,這個家族,鬼魂存在於回憶,存在於秘密,沒有真相,沒有復仇。還記得《哈》裡頭有一齣劇中劇嗎?《鬼》也有,小兒子在德國殺了愛人後,曾經想過自殺,入獄後,也想過自殺,直到監獄跟劇團合作,上演《哈姆雷特》,小兒子演的正是那位王子,愛人的母親遮遮掩掩的到現場觀賞,劇後,兩人沒有相認,卻認出彼此,哭得淅瀝嘩啦,這算和解嗎?不知道,如同從未與小兒子相認的鬼魂們,我們不知道活著的人是否與記憶和解,卻與王子不同,有活下去的勇氣。


❤地下文學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地下文學

Jennifer話很多

來自馬來西亞、中國、台灣的安叄、 Chin、 Jennifer、寧想白、Shawn,在Matters相遇,受《後綴》假掰文青誌啟發,期待能在地下文學寫出更自信的作品,與更多讀者見面。 🌿 https://mirror.xyz/undlit.eth 🌿

057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