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鴞
玉鴞

同人寫手 偶有短篇,有時會發些書的讀後感

《我們能說好多次再見》讀後感

ISBN:9789571356457

這本書的主題是一名醫生到了癌末的人生觀與不放棄的求生意志。

書名的意義是:這不會是最後一次。代表抵抗疾病的決心和樂觀。
透過這本書對讀者和聽眾們說再見,對可能迎來生命的終結做出覺悟,同時仍不放棄活下去的可能。
「這一聲再見,我深深相信將不是最後一次,我們能說好多次再見。」


節錄一段作者與朋友的對話:

「三個月後還能看到你嗎?」「我不知道」
訣別令人悲傷,不過如果不悲傷更可怕。如果三個月後我們再度相遇,我願意帶著一樣的歡喜與悲傷再說一次再見。
現在,我寧可把握機會,跟我所愛的人道聲再見。


本書分為兩部,第一部是作者的腦癌復發,進行手術以及尋找各種方法進行治療的過程,結果並不樂觀。
作者身為一個醫生同時也是患者,以兩者的角度說明內心的想法,在書中寫下親人的陪伴帶給自己的安心、入夜之後對黑暗不理性的恐懼。或許有些事,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的。

第二部是作者對自己過去幾年生活的反思
作者曾寫過《自然就會抗癌》,強調身體有自我治癒的機制,只靠醫院的療法是不夠的,有其他方式能幫助自己。那麼作者在得腦癌後一度康復,又於18年後復發,而且非常嚴重,這是否代表作者提倡的療法是無效的呢?作者表示否定。

回顧自己過去幾年的生活,為了宣導這些有幫助的事而持續奔波,到不同國家演講,他承認自己沒有完全遵照書上的方式過生活,導致現在的後果。不過他不覺得後悔,因為這是他確實想做的事,就算給他個機會回到四年前,他還是會做出一樣的決定。
「比起現在這樣勞累到癌症復發,我更害怕自己一事無成的活到老。」
只是對於不能陪伴家人走下去、看著小孩長大感到遺憾。

作者提到在過去工作的時候,聽過很多瀕死搶救回來的病患說過,他們看到一條走道,盡頭有道白光,正準備走過去時被已逝的親友擋下,才「不得已」地折返。不分宗教和年齡層,似乎都看到了類似的景象。

據說那是種非常幸福的感覺,甚至這些病患在往後的治療都不再害怕死亡,而是愉快的預期死亡的到來。

雖然如此,這本書的目的不是教人怎麼死,而是怎麼在懷抱希望地活下去的同時,接受總有一天死亡將至的這個事實,坦然面對一切。

對我來說作者寫下了以前不曾接觸的觀點和想法,值得參考。


小孩跌倒了因為傷口的痛楚開始哇哇大哭,媽媽安慰一下,輕輕的吹口氣說道「痛痛飛走囉」。雖然對傷口本身沒效,但是幫助小孩的情緒穩定,間接地產生效果。

疾病也是一樣的,患者不分小孩或是大人,就算家人朋友不懂醫學,他們的陪伴仍能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讓患者的情緒更正向、有更強的求生意志,最終對康復產生莫大的幫助。

甚至並非疾病,當遭遇某些生活上的困難時,知道有人願意陪伴、幫助自己,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喜悅的事了吧。


以上,推薦這本書,幫助了解另一種人生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