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塵
古塵

讀雨居書房主人|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語落成詩。【2022.04.07從Matters畢業,不再更新。留下12個月的寫作記錄之後,離開。】

馬特宇宙共建計劃51|來自流浪詩星的遺稿與故事

馬特宇宙流傳著一段流浪詩星的加密訊息,經過解密後,原來是一首圖像詩稿,訴說詩星的歷史與變化。

              詩詩
             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我我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詩詩
             詩詩詩詩
              詩詩

故事 故事 故事 故事 故事 故事 故事 故事 故事 故事 故事 故事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假人 真人 假人 真人 假人 真人 假人 真人 假人 真人 假人 真人
星 星 星 星 星 星 星 星 星 星 星
公轉 自轉 公轉 自轉 公轉 自轉 公轉 自轉 公轉 自轉 公轉 自轉
善 惡 善 惡 善 惡 善 惡 善 惡 善
丘丘乒丘丘乓丘丘丘乒丘丘丘丘丘乓丘丘丘乒丘丘丘丘丘乓丘丘丘丘乒丘丘乓丘
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

解密者:馬特宇宙流傳著一段流浪詩星的加密訊息,經過解密後,原來是一首圖像詩稿,訴說流浪詩星的「組成元素」和「內戰歷史變化」。

【原圖】怕原格式跑掉,所以另外標示圖像詩原圖:上方星球樣貌組成元素下方內戰歷史記載的刻印。

流浪詩星
流浪詩星內戰歷史


[備註]根據馬特宇宙的規則,星體可以自爆(星球所有者主動銷毀)。我立即浮現出圖象詩的畫面,並且聯想馬雅預言復活島文字各種未解之謎的石碑等。然後靈感指向地球曾發出兩次實體訊息給外太空(如下圖)、一次無線電訊息(如下圖)。因此,我也利用如此方式,表現我的馬特宇宙專屬的星球故事與想像。希望喜愛推理的外星神秘學、符號學、語言學、考古學的文友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解碼的樂趣。當做紀實星體的碎片資料,解構文字象徵的故事。我的意識漂流在馬特宇宙的邊陲,像是脫離體感時間後的星體碎片,等待知己。

航海家金唱片(Voyager Golden Records)——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阿雷西博訊息(英語:Arecibo Message)——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關於「去中心」,馬特宇宙可能成為下一個被自轉鐘操控的世界,只是時間名稱(自轉鐘)可能稱為「體感時間(公轉鐘)」,其作用與原來沒有不同,原因就在「去中心」的理念沒有達成。若要人產生百分之百自治的理想是不可能的,因為最大的困難出在「人性」,所以只有靠引導性的環境產生兩成控制,剩下八成仰賴慣性成長,才有可能達到理想。

所謂「去中心」不是靜態的名詞,而是動態的運動過程,從由「人」生發「議題」開始,進行深淺「討論」,最後廢除「人」的存在,獨留「議題」的現象與歷史。因為去中心的「中心」根源就在人的身上,只要人還在,去中心就無法完成。因此,人必須在製造議題之後自滅,讓議題永存,讓討論無限開展

換句話說,「匿名」是去中心化的條件,雖然喪失「探究作者背景」的討論樂趣,卻能強化對於議題深度的影響與討論延伸。因此,良好的狀態是發表人每月由系統自動更換帳號名稱,議題與討論存留一個月後,置入永存空間,若有意將話題延伸,再生發新的議題用以進階深化與討論。如此循環。不再有自轉鐘的熱門精華追蹤等干擾,只有關注「議題標籤」或「相關連結」

因此,馬特宇宙和LIKECOIN的創作有價是有重大瑕疵的安排,在美好話術的理念裡,沒有實現公平公正的過程,讓深度議題或創作淪為另一場討好讀者的遊戲,必須迎合讀者的喜好去書寫,而非針對現實或想像世界提出自己的獨特觀點或敘事,美其名稱為「共鳴」,實際上卻有如狗血言情肥皂劇,對於創作者和讀者兩方面都是相互拉低水平鑑識的作為。如同早年文盲佔大多數的年代,女性深受迫害,傳統思維造就悲劇,唯有在知識提高之後,才能尊重並顯露出女性的價值與自我意識的抬頭。還有同性意識、性權利等。所以,透過議題討論提高創作和閱讀的水平,讓人民意識往更高的視野開展,才能凝聚共識,抵抗任何迎面而來的「暴政」,這才是生發一切的最終真相。

最後,謝謝馬特市,提供無私的寫作環境讓創作人得以有發揮的空間,光是沒有廣告這一點這別令人讚賞。開創空間不容易,要使其內部耐震抗壓又要有質感,不隨民意製造風向而兩邊倒更是令人佩服。我也以其體驗感受回饋給官方,雖然我自知人微言輕,仍希望盡一些自己的分享為這片寫作場域帶來正面的建設。再次感謝。

2021.11.15 初稿,讀雨居
2021.12.01 首發,馬特市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