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塵
古塵

讀雨居書房主人|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語落成詩。【2022.04.07從Matters畢業,不再更新。留下12個月的寫作記錄之後,離開。】

我的閱讀習慣、環境選擇與時間安排

關於閱讀,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習慣吧?有的人喜歡聽著音樂看書,有的人覺得下雨天閱讀才浪漫,有的人習慣睡前看書,有的人愛在咖啡廳擺閱讀的姿勢卻不看書。許多閱讀的方程式在生活中運算,製造愉悅,製造氣質,製造被看的感覺……

  關於閱讀,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習慣吧?有的人喜歡聽著音樂看書,有的人覺得下雨天閱讀才浪漫,有的人習慣睡前看書,有的人愛在咖啡廳擺閱讀的姿勢卻不看書。許多閱讀的方程式在生活中運算,製造愉悅,製造氣質,製造被看的感覺。這是因為「閱讀」可以有很多層面得以詮釋,不只是看書,也是觀察的解讀,根據每個人性格的不同展現出自我專屬的方式。方法沒有標準,肯定有的人愛某些習性,肯定這些習性也會有的人不愛。總之,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節奏,那就無須理會他人的想法與反應。記得,閱讀的快樂,是屬於「私我的幸福」。

  如果針對「讀書方式的習慣」而言,就我自己來說,我的閱讀肯定要花四遍:

  • 第一次快速式閱讀:判斷內容是否符合我的期待。依照個人喜愛淘汰不適合的作品。
  • 第二次系統式再讀:既然內容符合我的期待,那就開始針對結構與敘事分類開始拆解並找尋因果關係與根源探索。特別要注意內部與外緣都要有所了解。對於內容當下的時代背景,與書寫當下的時空背景,都要交相觀察。一般所謂導讀或書評的層次大概落在這樣的水平,因為是寫出自己的閱讀紀錄以及分享給他人先行閱讀之用。
  • 第三次歸納式細讀:彙整條件,確立敘事主軸,將主題意識拉出來觀看,利用文字線索交相聯繫彼此之間的建構關係,最終形成概念與哲學的思考,回饋於自身的省思與改進,或是從中再發現問題,再去尋求問題的解答。這種概念式的結果是相當客觀的描述,重點不在如何描繪書籍內容與感想,而是直接將書籍的思想融會到自己的客觀視野之中,形成真正作品與世界的對話。進行研究的論文探討就落在這樣的表現之中。
  • 第四次省思式重讀:將閱讀的思考與實踐,擱置一段時間,讓腦中的思維醞釀書中內容的細節,可能花幾個月的時間,或是幾年的光陰,甚至是十多年的歲月,才開始重讀作品,屆時將會有不同的心境去解讀當初設想的答案與思考。這是相當私我的領域,是屬於自我心靈成長的凝視與回聲。這才是真正的評析層次,需要時間醞釀才會出現。

  如果針對「閱讀環境」的選擇而言,就我自己來說,有兩種極端的場景(這與我的性格:AB型,雙重人格有關)可以讓我專心在讀書這件事:

  • 狹小封閉的空間:大概類似網咖獨立包廂的那種感覺,對我來說,最有安全感。在這樣壓迫感十足的環境內,我能享受到完完全全的自由與自我,這是我能夠掌控的大小,是我能夠擴展想像力的工具。對我而言,施加的壓力越強,我回饋的力道就越蠻悍。所以,在這樣的空間裡「閱讀」與「寫作」都能發揮很有效率的作用。
  • 吵雜喧囂的周遭:我對於周遭的吵鬧喧囂比較無感,即使在閱讀或寫作的當下,附近有工地在鑽地施工或是敲打的聲音都不太會使我煩躁,反倒讓我更加的專注於閱讀這件事。甚至,我覺得越吵鬧的環境越能讓我冷靜,並且還能從中找到有趣的想法或寫作的題材。

  如果針對「閱讀時間」而言,以我過去的經驗來說,晚上到隔天早晨六、七點是最棒的時機,因為「夜深人靜」有一種特別容易營造「孤獨感」,此時「閱讀」像是一種陪伴的方式。後來因為年紀越來越豐厚,漸漸吃不消熬夜的習慣,往往熬夜過後就是補眠十二小時上的疲憊感,愈累積越缺乏效率,長期來說,很損耗精力,連帶閱讀的舒服感都被影響。所以,現在已經很少採用「熬夜」的閱讀時間,除非,實在是睡不著,偶而為之,還能享受點浪漫的氣味。

  話說回來,現在養成的閱讀時間,大概是起床之後到午餐之前的這段時間,我自己親身實踐過後發現是閱讀最有效率的時刻。當然,下午或晚間閱讀也各有優勢:午後閱讀邏輯性強系統彙整快速,晚間閱讀則是有助思考與加強記憶。我之所以選擇早晨閱讀,是因為自己還要分配寫作的時間與繪畫放鬆和運動紓壓的安排,所以,經過幾次調整,才發現早晨是最適合我個人養成閱讀習慣的時刻。

  一個人要是能夠培養出一種「興趣」就是一件值得稱為「幸福」的事情。而我能夠以「閱讀」當作是自己的興趣與責任,更是感到幸福無比。現在回想起小時候其實不愛讀書,每次都是考試前隨意翻一翻,考好考壞也不太有羞恥心或期待。我想自己小時候一定很茫然很害怕,要不然就是神經太大條到什麼都無所謂,才會沒有目標也沒有快樂。現在,好像閱讀是還以前欠的債,越是不想做的事情,命運越愛捉弄你去面對,說好聽的是「考驗」,說難聽的是「折磨」,而我現在體會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快樂」。如果人生再來一次,我肯定還是會在書海裡冒險,當一回寫作時代的海賊王。你呢?是否也正在書海裡尋覓你的「ONE PIECE」!


2021.07.06 初稿,讀雨居
2021.07.06 首發,方格子
2021.09.28 分享,馬特市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