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塵
古塵

讀雨居書房主人|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語落成詩。【2022.04.07從Matters畢業,不再更新。留下12個月的寫作記錄之後,離開。】

美劇評析:論「精神疾病」在《美國恐怖故事:庇護所》裡的多元表現

《美國恐怖故事:庇護所》(American Horror Story: Asylum)於2012年由美國FX有線電視頻道播出,共計十三集。關於「Asylum」有些會翻譯成「瘋人院」或是「療養所」,這些翻譯的名稱大多與社會認知的習慣有關……
前言:

  《美國恐怖故事:庇護所》(American Horror Story: Asylum)於2012年由美國FX有線電視頻道播出,共計十三集。關於「Asylum」有些會翻譯成「瘋人院」或是「療養所」,這些翻譯的名稱大多與社會認知的習慣有關。本文則採用「庇護所」的用詞,因為考量劇中隱含的恐怖意識著重在「精神疾病」的表現,並且,劇中將翻轉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理解,以及在「身分認同」的詮釋上也有一番嶄新的思考,因此,筆者選用「庇護所」較為符合本劇的主題意識。

  本文將書寫主軸置於「精神疾病」的「顯性」與「隱性」成分進行雙重探討,試圖將觀察視角聚焦在人性變化的本質上,交代《庇護所》(《美國恐怖故事:庇護所》的簡稱)意欲彰顯的「恐怖意識」如何有明確的指涉。

顯性的「精神疾病」:無法控制自我意識的罪犯

  在《庇護所》中以罪犯身分出現的,大多都是無法被社會認同的「精神疾病」患者。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意識像是活在另一個世界,腦海中可能出現幻覺、幻聽、人格分裂等表現,讓思考與判斷失去認知「正常」的準則。這種現象使得他們與社會上所謂的「正常人」有明顯的區別,特徵是無外力影響下產生明顯的行為失控。不過,這樣的分類是否過於粗糙,尤其在人類面對無法理解的事物面前,或說,暫時無法以科學解釋的現象面前,心理意識的變化往往是一種「觀看」視野的差距所造成的影響。因此,在《庇護所》裡的記者Lana Winters與加油站員工Kit Walker的角色,就是代表所謂「非精神病患」卻被關在「庇護所」中的反主題敘事的核心人物。藉由這兩人的遭遇,省思「庇護所」的存在意義。

  對於顯性「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庇護所」是一層保護,用以隔絕無法理解的對象,無論對內對外都是。

隱性的「精神疾病」:能控制自我意識,卻選擇無視在道德層面的鉗制

   在《庇護所》裡相對於精神疾病罪犯的對稱角色,就屬「醫療人員」與「神職人員」。醫療人員秉持專業精神與理性態度,理應成為「庇護所」中「正常人」的代表角色,但是在劇中卻是以瘋狂行徑反轉一般大眾的認知。一者企圖以非人性化的醫療治療為手段,為滿足自身的病態想法(理念),而遮蔽道德規範的界限,使得看似正向的人物,翻轉為負面的角色。一者以身分掩飾犯罪行徑,讓真像與假象同時在「庇護所」中慢慢敘事,最後才揭開現實的面具。

  同樣翻轉形象的還有神職人員,有被惡魔附身者,有貪圖慾念者,有自卑壓抑者,他們是「庇護所」的管理者,也都是各懷鬼胎的陰謀家。在此,《庇護所》想要傳達的訊息與信仰關係較小,主要闡述還是在人性的本質表現上。所謂的「精神疾病」可以包含的範圍應是相當廣泛,舉凡與心理層面或精神壓力相關的反應,只要超過道德良心的底線,都屬之。所以無關職業、階級等因素,每個人都隱含著可能「變態」的因子。如同大修女Judy Martin所飾演的角色之轉變。

  對於隱性「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庇護所」是一層保護色,用以遮掩瘋狂行為的工具。

結語:

  歸結以上,《庇護所》的「恐怖意識」就產生在「精神病罪犯」、「醫療人員」與「神職人員」的瘋狂行徑上。本劇提醒我們看職業或外表做為是否有「精神疾病」的依據是不準確的。對於「精神疾病」的理解與重視,是本劇暗藏的主題意識。雖然《庇護所》是陳述六○年代的故事,但其「精神疾病」的現象卻是到現代還是無解且感染力十足,科技越發達,越講求理工技術與資本利益,生活越是緊張而充滿算計,人類心理意識與精神狀態也跟著產生過多的焦慮、憂鬱和莫名恐懼,讓壓力在無形中改變人性的知性與智能,走向暴力化、集中化、無意識化的趨向。

題外話:

  《美國恐怖故事》每一季都有不同概念發想的「恐怖議題」,透過場景聚焦觀眾的視野,利用時空變化交代情節的生發關係。可惜的是,滲入過多的元素,使得畫面銜接與故事流暢度顯得破碎而失去深邃的印象,可能是導演企圖心過強,也可能是商業策略的影響,讓《美國恐怖故事》在議題發揮上顯得有氣無力,容易疲憊。


2021.05.06(初稿,讀雨居書房)
2021.05.06(首發,方格子)
2021.09.04(分享,Matters)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