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塵
古塵

讀雨居書房主人|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語落成詩。【2022.04.07從Matters畢業,不再更新。留下12個月的寫作記錄之後,離開。】

韓劇《檢法男女》——細節裡的祕密才是故事的真面目

從《檢法男女》的鏡頭運作可以發覺韓國戲劇對於「鏡頭」的運用有獨特之處。就拍攝手法而言,韓國的運鏡手法介於歐美切換鏡頭的快頻率與日本停留畫面的慢敘事之間,並且景框頻繁著重在單一演員肩部以上畫面的表情描寫,不同於歐美和日本多採用上半身與兩人以上同框敘事的方式。

  2019年播映的韓劇《檢法男女》(Partners for Justice)是我相當喜歡且欣賞的電視劇,因為本劇內容著重在「細節」的觀察,從旁人看似不經意之處發現故事真面目的端倪,進而窺得真相的詮釋。這種獨立的觀察與不被他人認同的毅力,有如我在寫作的時遭遇到的困境——沒有人能夠理解為何我如此專注在「書寫」這件事,又為何對於故事的「細節」如此在乎而廢寢忘食地思索再思索。所以,我看到這部韓劇,獲得有非常大的鼓勵與認同感,因為我們的「態度」是一樣的。此外,從《檢法男女》還可以看出韓國戲劇在「鏡頭」、「劇本」、「意識形態」等等獨樹一格的風格與特色。

  首先,從《檢法男女》的鏡頭運作可以發覺韓國戲劇對於「鏡頭」的運用有獨特之處。就拍攝手法而言,韓國的運鏡手法介於歐美切換鏡頭的快頻率與日本停留畫面的慢敘事之間,並且景框頻繁著重在單一演員肩部以上畫面的表情描寫,不同於歐美和日本多採用上半身與兩人以上同框敘事的方式。這種節奏與畫面俐落的效果搭配起來,相當適合觀眾投入在演員的演技之中產生效應影響的反應,讓觀眾對於韓國戲劇演員的表情有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眼眶泛淚的畫面,更是被鏡頭放大的效果拉長了觀眾對於情緒積累的深邃想像。

  其次,觀察《檢法男女》的情節鋪陳,可以發現韓國戲劇對於敘事節奏的掌握十分出色,尤其是戲劇後半段營造「出人意料」的情節表現最為突出。這要歸功於「劇本」的編寫,讓戲劇前半段經營敘事的表面形象,將線索暗藏在人物關係與對話之內,最後才透過關鍵事件的觸發,掀開暗藏許久的故事真面目,讓觀眾重新回想生產真相的「線索」,製造「二次觀影」的深邃效果,不僅讓電影產生驚奇的高潮,更讓觀眾在敘事的落差中不知不覺深刻了情節的細節畫面,製造出層次感與反差性。

  再說,從《檢法男女》可以看到韓國戲劇最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就在凸顯「正義」是戲劇本質的責任。韓國的影視作品,時常可見到「批判社會」、「檢討政府」、「揭露不法」等等意識型態的大膽訴求,從不畏懼可能的打壓與警告,可以說是大辣辣地凸顯韓國真實政治與社會的群體意識與省思。這一點實在值得台灣戲劇反省,台灣最常見的戲劇演出是關於愛情與家庭糾紛的八卦劇碼,相關於政治社會責任與社會意識反思的相關演出通常都帶著含蓄的意味,在經濟資源的考量下,難以見到真正出重捶的批判,並且國民已有逃避現實真相的習慣,這是長期生活在身分曖昧不明的狀態下,引發的自我存在的疏離感與自卑性,導致「真相」不是台灣意識重視的意義與價值,而是在過程中尋找誘發樂趣的反應與偽善,成為台灣戲劇不得不面對的根源問題。

  綜觀以上,我如此喜愛《檢法男女》實在是有原因且彼此有深刻的連繫。我在文學創作的書寫裡,遇到的是與電視戲劇相似的環境與反應,同樣都在細節裡找出故事真面目的手法,營造真相的價值與意義的層次。所以,我對於韓國戲劇有深邃的感觸與悸動。特別要說明的是,韓國的演藝之所以能成就不凡的基業到世界各國都必須關注的程度,很重要的關鍵就在於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支援,讓韓國演藝可以發揮高度自由的空間去營造獨樹一格的本質與形象。這種方式,勝過大多數的外交手段,從內心根源處,認識與熱愛「韓國」這個國家。


2021.06.27 初稿,讀雨居書房
2021.06.27 首發,方格子
2021.08.24 分享,Matters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