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塵
古塵

讀雨居書房主人|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語落成詩。【2022.04.07從Matters畢業,不再更新。留下12個月的寫作記錄之後,離開。】

如果沒有「張學友」,我就不會在文學的路上堅持走下去

在某本雜誌還是新聞裡看到:「聽說,張學友在演唱會結束後會說一段話:『只要還有一個人願意聽我唱歌,我就會繼續唱下去。』」當下,我深受感動,因為我正走在人生的低潮,也是面對寫作上的不如意之時,這句話對我激發出很強大的鼓勵,這是張學友音樂中的「弦外之音」。我因此決定,無論在怎樣艱苦的環境,只要還有一個人願意閱讀我的文章,我就要繼續寫作下去。
音樂,陪伴我走過童年、青春歲月,至今仍是最麻吉的生活摯友。

  幼年時期,音樂是進入夢鄉最佳的催化劑。聽說,我在哭鬧的時候,只要聽到音樂的旋律,自動就會安靜,然後慢慢沉入五線譜織好的網中安睡。不知道是否經常被灌以音樂的教育,使得我在節奏上很有自己的一套步調,並且學習任何樂器都能很快掌握原理,對於樂譜時常演奏出令人驚豔的風格。

  年輕的時候,我最喜歡動感的歌曲,可以盡情的蹦蹦跳跳,在激情高昂的氣氛中,發洩生活所有的鬱悶與限制。我像是一個好動的音符,在日子的黑白鍵上肆意彈奏,描繪出一張張超現實的景色,我成為無須理解的存在。音樂,帶給我自由,引領我自在,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成為我的精神支柱。

  大學時期,因為選擇的科系是文學系,所以選擇的音樂較為抒情。在寫作時,抒情音樂像是一種靈感的召喚術,很容易將書寫的情境營造出來,使得字裡行間的情節悄悄滲入情感的投入,讓寫作成為一種救贖與分享。

聽說,張學友在演唱會結束後會說一段話:「只要還有一個人願意聽我唱歌,我就會繼續唱下去。」

  我喜歡張學友的歌聲,喜歡張學友賦予音樂深邃的層次。在某本雜誌還是新聞裡看到:「聽說,張學友在演唱會結束後會說一段話:『只要還有一個人願意聽我唱歌,我就會繼續唱下去。』」當下,我深受感動,因為我正走在人生的低潮,也是面對寫作上的不如意之時,這句話對我激發出很強大的鼓勵,這是張學友音樂中的「弦外之音」。我因此決定,無論在怎樣艱苦的環境,只要還有一個人願意閱讀我的文章,我就要繼續寫作下去。

  我覺得寫作就如同在五線譜的音階上掛起音符的樣子,文句是一段樂章,在意象的旋律中顯示文字的藝術與美感,讓閱讀者在閱讀時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回饋於記憶,在畫面敘事的回聲裡,體悟感動的時刻。如果,用收音機聽廣播音樂,更有感觸,因為下一首歌曲往往出乎你的意料,從喇叭震盪過來在耳窩拍岸的是驚喜,也是往日的沉溺。

  我與音樂,已是分不開的合作關係,同在創作的這條路上攜手前進,分享愛與被愛的能量,傳遞幸福的種子。每位歌手,每首樂章,每個音符,都是我一生最忠實的夥伴。

題外話

  若是純音樂,鋼琴我學過六年,其實不太懂得真正的音髓。受《長假》裡頭木村拓哉彈奏的畫面與情節影響,我對於蕭邦的鋼琴曲有比較喜愛的傾向。

  另外,我也喜歡薩克斯風的音色,很成熟又穩重,有如史恩康納萊味道的紳士浪漫。長笛的悠遠音色很適合展現天空或奔馳於草原的那種情境。

  最後,我要推薦非常喜愛的小提琴演奏《如果愛有天意》(或譯《緣起不滅》),每次聽眼眶都會泛淚。

2021.05.15 初稿,讀雨居書房
2021.05.15 首發,方格子
2021.08.16 分享,Matters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