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塵
古塵

讀雨居書房主人|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語落成詩。【2022.04.07從Matters畢業,不再更新。留下12個月的寫作記錄之後,離開。】

電影評析:淺談《天才柏金斯》裡「編輯」與「作家」的態度

《天才柏金斯》的英文片名採用「Genius」,中文翻譯為「天才」,實際上,依照這部傳記劇情片的性質而言,應是翻譯成「才能」較為適合。這部電影,主要闡述出版社「編輯」如何慧眼識英雄,在一堆文字海內覓尋到值得出版發行的「黑金」,以及「編輯」與「作者」之間的關係如何成就一本去蕪存菁的書籍的過程……

中文名稱:《天才柏金斯》
英文名稱:《Genius》
上映時間:2016年
國家名稱:美國
導演:麥可格蘭道吉
演員:柯林佛斯 / 裘德洛 / 妮可基嫚 / 蘿拉琳妮


  《天才柏金斯》的英文片名採用「Genius」,中文翻譯為「天才」,實際上,依照這部傳記劇情片的性質而言,應是翻譯成「才能」較為適合。這部電影,主要闡述出版社「編輯」如何慧眼識英雄,在一堆文字海內覓尋到值得出版發行的「黑金」(象徵墨水帶來的財富),以及「編輯」與「作者」之間的關係如何成就一本去蕪存菁的書籍的過程。

出版這件事,不該被動地順從市場價值的影響,應該反過來成為市場價值遵循的指標

  現今,出版變成一件相當容易的事情,甚至不太需要專業的編輯,也能替自己的作品謀得出版的機會。在這樣品質不一且五花八門的出版事業裡,真正具有「編輯」實力的人才,將會越來越失去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天才柏金斯》雖然也是以商業價值為取向,但是,仍可見到商業現象背後支撐的軸心還是在於作品的書寫品質,讓優質的作品與高商業價值畫上等號,這才是出版事業真正的核心目標——不是讓市場決定出版事業的方向,而是出版事業的商品引領整個市場乃至於整個社會意識教育的指引與養成。換句話說,出版書籍的考量在於「作品」本身的品質,而非迎合消費市場的喜好,「出版」應該利用作品的品質來養成社會教育與生活意識的正向成長與反思。我想這是屬於出版業界的社會責任,也是讀者應該自我省思「閱讀」這件事產生的相關影響,當雙方都能集中焦點在「品質」的訴求時,出版就不再是一件廉價的商品符號或娛樂產物。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編輯不僅要獨具慧眼,更要有掌握與協調的能力

  話說《天才柏金斯》將重點擺放在「編輯」與「作家」的身上,不過,顯然真正的描繪是出現在「編輯」的這項工作。在電影裡頭,觀眾可以看到原來「編輯」不僅是找出優質作品的媒介,更是產出優質作品的雕塑師。在編輯與作者的對話當中可以發現,對於作品內容的細節是需要思考再三的爭論過程,往往作家會陷入一種自我美好的盲點,編輯就會適時運用「旁觀者清」的視角進行裁切,讓作品本質發揮得更加銳利與直接。

  透過《天才柏金斯》的行動與思考,讓「編輯」這件事顯得一點都不簡單。首先,要說服原創作者修改甚至刪除文字,就必須花費一番苦心。其次,必須以讀者的角度閱讀得比作者還熟悉,無論是敘事架構或文字運用的安排,都有深邃的理解與問題釐清,方能解決字裡行間的「贅言」出現。所以,編輯與作者相同,是一份苦差事,不是藉著膚淺的眼光與態度,靠著一張命令口吻的言語,就能輕易生產出偉大的作品。「編輯」必須具備高度的專業能力,也必須要有深度的做人涵養,與作者同心協力共同出版一部曠世巨作為目標,這才是編輯的意義與價值。

懷才不遇是千里馬的哀傷,而千里馬的悲哀是自以為是的態度

  為何「懷才」就要有所遇,太多「懷才不遇」的例子在社會各個階層裡看到,因為「伯樂」沒有想像的那麼多。就算懷才有遇,也要看遇到的「伯樂」有沒有足夠的修養與能力發揮千里馬的價值。現今社會已被培養成「短視近利」的習慣,從國家教育到家庭觀念的傳承,時時刻刻受到商業化的訊息與需求影響,越來越注重即時的高效報酬值,以至於肯花費長期養成不朽意義與存在的信念被邊緣漠視化。因此,以出版而言,作品品質的越來越低俗與普遍化已成為隱憂,看看市場陳列的書籍,每本書籍的獨特性差別越來越小,相似度越來越高,就是被不斷提倡「人人都是作家」的理想概念逼迫書寫變得廉價。然而「作家」自身有沒有省思的能力也是關鍵。

  在《天才柏金斯》中可以看到作家的自私與自大,成名前後的差異往往令作家失去自我省思的判斷與更新,以至於「文人相輕」的態度,以及承受不住社會壓力而失去書寫的能力。作家的「自以為是」是出版事業最頭痛的現象,因為書籍出版不僅需要作家細膩的文筆,更需要編輯敏銳的心思,相互交織而成的成果才是真正出版書籍的內涵。因此,作家也必須「專業化」職業意識與社會責任,才能在「出版」事業發揮自我存在真正傳承的教育使命。

結語

  任何「藝術」的表現,並非是可以概括陳述的內容,也並非單靠個人就足以支撐整個「藝術」的象徵,從作者、讀者、作品、世界都是讓時間運作出意義與價值的齒輪要件。無論是作家或編輯,都是出版事業的重要零件,也是組成世界的成分之一,「態度」的養成是使其成長的關鍵。所以,「才能」是編輯與作家的成立條件,並非天生擁有,而要依賴努力與正確的態度,才能長久運作,在正向的軌道上,利用出版的功能,推動世界前行。


2021.06.17 初稿,讀雨居
2021.06.17 首發,方格子
2021.09.11 分享,Matters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