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塵
古塵

讀雨居書房主人|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語落成詩。【2022.04.07從Matters畢業,不再更新。留下12個月的寫作記錄之後,離開。】

生活是一種學習,文學則是態度與實踐

發表於2016年的《有荷文學雜誌》第20期。

我是古塵,生活對我來說是花費一生去學習的過程,在這段經歷中,我選擇「文學」作為生命主軸的根基。在文學的世界裡,我是觀察者、詮釋者、鑑賞者、批判者,性格有著傳統的觀念,也有反叛的因子。所以我致力於文學理論的研究,在文學創作與鑑賞裡生活,從文字與文字間的縫隙中呼吸,把五感獻給意象,將心性情理化為作品的血肉骨。這就是我的生活態度、我的文學生命。

我寫現代詩,將現實世界意象化,以超越現實的手法探討意識的立體觀。現代詩不僅追求藝術構思的立體美學要素,更是詮釋不同角度面向思考的意識本質。因此,現代詩有豐富的創造性,根源於藝術性質的發揮與辯證。

我寫現代散文,彷若用放大鏡去觀察生活的細節,以主觀的視角描繪真實敘事的「形」與「意」,用意在記錄生命的軌跡,最後闡述生命體悟的本真。由於現代散文貼近生活,所以讀者閱讀的過程能吸收作者的經歷,以充實自我眼界的開闊與細膩。

我寫現代小說,透過人物塑造、場景特色、對話(或獨白)刻劃情節流動的畫面,將人生與社會的某種特質(或說病徵)以故事的型態吸引讀者融入,目的在演繹真相。真實並不代表真相,真相是暗藏在真實背後的原形。接露真相的存在,是現代小說最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對我而言,生活最重要的作為是實踐,如同文學的根源來自於實用的目的。文學不僅僅是藝術的表現方式之一,也不止於休閒娛樂的嗜好,它更多的作用在於實踐一種生活的態度──無論對創作者來說,還是對閱讀者而言。

我很慶幸在接觸文學的生命歷程裡,遇見許多和藹且富有理想的師長。例如,長期經營文學論壇網站的喜菡老師與蘇紹連老師,他們對於傳承教育保持始終如一的精神,提攜且帶領新生代的文學寫手有空間得以發揮各種文學上的可能。還有我在三十歲立定志向重返大學校園的時期,南華大學的李正治老師對我的期許與文學交流,是促成我堅定明確志向的關鍵人物,讓我在教育、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有進一步的體認與思考。其他還有很多師長與我分享他們的生命經驗與生活關懷,探討個人、社會與國家各種層面的本質與發展,對我來說,這些都是充實文學生活的養分和實踐的動力。我由衷感謝上天能讓自己遇見這麼多願意傳承教育理念、保持理想與熱情、肯捨己為人的無私奉獻、不計較輩分與學識深淺的交流和分享的師長。這是我的幸運,也是最珍貴的記憶。

當然,文學生活裡少不了詩友、文友的相互分享與激勵。透過作品交流,可以見識到更寬廣的世界與各種形式的抒發,這些都是審視自我與反省的學習,在書寫與閱讀中不斷積累,最後凝鍊在創作與鑑賞的獨有特色中,盡情展現。這是永不斷裂的過程,值得一生珍惜。

綜觀以上,我的文學生活是一種態度,在學習中前進,從思考裡蛻變。在這條路的盡頭,我會看見甚麼樣的風景,或是擁有多少的收藏,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我很快樂,深深沉醉在其中,享受生活文學的幸福。

備註:文章收錄於《有荷文學雜誌》第20期。作者:古塵。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