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男孩
鯨魚男孩

人類田野考察;

世界所有的對話都是文學

(编辑过)
晚上一個朋友丟來了一個問題,什麼是文學?又,什麼是哲學?乘著一杯自家製莫吉托的酒勁,我開始了不負責任的思想漫遊。

我很喜歡從字義上去想問題,在這個喜歡把結論搬到最前面的年代,我很珍重在自主的思想世界裏緩慢踱步的機會。

然而,文學,單純從字義去理解,就只是「文字的學問」而已,字義本身並沒有很好地闡述文學的內涵。所以文學到底是什麼呢?

我想了一陣,給出我的理解:文學,就是意象的塑造。

具體來說,當文字並非作為一種「轉述」,而是闡述自身的時候,即為文學。聽起來很複雜對吧,什麼謂之「轉述」?首先我們回頭看看,什麼是我們很自然會視為「文學以外」?教科書、統計年報、黃頁,字典,新聞。

這些便是我所謂的「轉述」,在上述這些例子,文字雖然「存在」,卻並非在「闡述自身」,他們更像是負責傳送訊息的哨兵,只為了讓你掌握某種跟自身毫無瓜葛的資訊而存在。這些文字,沒有創造新的論點、新的觀點、新的世界。

所以,區分文學和非文學的第一點,在於能否從文字窺探到作者的靈魂(闡述自身)。上述的例子,顯然不能做到這一點。(新聞從某種意義上其實並非不可能,但新聞從本質上追求作者的缺席,因此「不容許」這種窺探。它的「可以」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侷限。)

朋友的拷問持續:那麼,文學和哲學的分別是什麼?

想要區分「哲學」和「文學」,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答案,「文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哲學」的一種延伸,但兩者的分別還是有的,這就回到了我對文學給下的最初定義:「意象」的塑造。

我說「哲學」跟「文學」的分野沒有絕對答案,是因為「哲學」跟「文學」都完全符合「窺探作者靈魂」的這個條件:而哲學不但符合,甚至可謂是完美的符合。畢竟說到底,哲學就是某個人對世界運行法則的理解。如果文學有什麼終極的存在意義,那大概和哲學也是一樣,兩者的分別,就僅僅是「意象」的構成。

最經典的文學,西方有雙城記,秘密莊園、簡愛;東方有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藝。文學最明顯的特質,是故事性,那些不存在的國度、情節、人物,即為意象。所謂的「故事」又是什麼?故事的本質就是世界的構建,而這個世界之所以有幸存在,無非是為了宣洩作者靈魂深處的某種想法;作者在洩露自己靈魂的過程中,添加了各種的合成物,讓它變得容易讀、或者更容易被消化。

嗯,也為了所謂的,更接近「美學」。

美學又是什麼呢?「美學」是烙印在我們基因,由「神」贈與的某種特質,某種促使我們會被鮮花和初生嬰兒所感動,存在於我們「之前」的,定義我們的某種物事,而文學就是在「窺探作者靈魂」的前提下,嘗試同時達到「美學」的一種體現,一種在探討本質同時,喚醒「人性」的體裁。哲學和文學的分別,在於前者引導我們窺探「神」,後者卻容許我們成為神的代理:我們反覆詮釋身邊的萬物,二次創造了世界。

文學容許作者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好讓他能更好地進入相比「哲學」更「微觀」的探討,這也是文學有趣的地方,他可以探討愛情裡的一個眼神,一個牽手,一個接吻,往人性的深處無限挖掘,相反,哲學更似是一個無限上挖的過程:人的存在意義、世界運行的法則。文學更「意象化」,哲學更「符號化」。

把電影的對白摳出來看,誰能否定它的文學性呢。如果文學的本質,就是為了窺探作者靈魂,以及創造無止境的比喻,那麼作為最勞師動眾的意象,世間存在的一切對白,則都是一場文學盛筵。

NO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